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丁涛 《现代中医药》2011,31(2):22-23
目的观察加减乌梅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84例合格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加减乌梅汤煎剂,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分别进行安全性观察和疗效性观察,4W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5.91%、82.50%和7.50%、82.50%,两种治疗方法总有效率相当,但中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乌梅汤是治疗寒热错杂证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的方药。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实为本虚标实之病,然常表现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的病机特点。治宜遵"标本兼顾"原则,酌情运用寒热并用法。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寒热药物并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从清上温下、温通并行、平调阴阳3个方面分析其在该病治疗中的运用策略,提示寒热并用是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适宜治疗手段,只要辨证准确即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梅丸加减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3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属寒热错杂型患者,选用乌梅丸加减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和肠黏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治愈率30.0%,有效率90.0%,临床各主要症状积分和肠黏膜病变积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寒热并用兼以局部用药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的疗效。方法 内服甘草泻心汤合四神丸辨证加减 ,并以中药方浓煎加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锡类散保留灌肠 ,每日 2次 ,7d为 1个疗程 ,平均治疗 6 .5个疗程。结果 治愈 17例 ,显效 2 5例 ,好转 8例 ,总有效率 83%。结论 寒热并用兼以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论治内科难治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有着独特优势,黄德铨教授吸取前贤之验方,以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拟立仙桔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高忠英教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乌梅丸的组方特点和加减用药的规律,将高忠英教授对乌梅丸的独特见解和临床新用进行了总结.高忠英教授借鉴仲景乌梅丸的寒热并用法,在乌梅丸原方基础上灵活选用更切合临床的药物加减,用以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临床经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20,(1):74-77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脾胃失调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调理脾胃。以重症肌无力、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三则医案为例,介绍以脾胃为中心论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经验。脾主四肢肌肉,重症肌无力从脾胃论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汤、当归补血汤等加减;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与脾胃相关,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与脾肾相关,临床可用独活寄生汤、麻杏薏甘汤、身痛逐瘀汤加减。  相似文献   

8.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至今病机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与感染、变态反应、精神应激、酶失调和保护物质缺乏有关。中医学则认为脾虚为其发病之本,湿热多为发病之标,血瘀为局部病理变化,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点,其发病与肝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选用张仲景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经典方—乌梅丸及四逆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辨治,并结合现代制剂工艺,研制出“结炎康”用于临床,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蔡春江主任医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分析其病因病机以湿热毒邪为主,脾虚与湿热共存。以扶正祛邪、寒热兼顾为治疗原则,常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加减。从善用风药、不忘芳香、久病通络、适时固涩、内外兼顾5个方面介绍了其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辨证治疗,从而体现中医中药之独到之处。方法:辨证施治,采用葛根岑连汤、桃仁承气汤、血君子汤、四神丸等加减。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中药治疗有效率高达92.5%。提示: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无毒、有效且防止复发,很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属临床多发且难治疾病之一,病情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癌变风险。本文旨在探析闫雪洁教授基于“寒热并用”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及用药特色。闫雪洁教授认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为溃疡性结肠炎重要病机,临证常见湿热、热毒、瘀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损伤肠络而成。病久伤及脾肾,正虚邪恋致病情迁延难愈。临床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之征象,强调活动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治以寒热并用、虚实兼顾为基本准则,临证讲求分期论治、辨察体质、调气和血、调和阴阳。突出统顾寒热虚实,兼顾气血、体质,结合西医诊治优势,以求标本兼治,减少病情反复,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用方精当,化裁灵巧,效如桴鼓,为今后临床辨证治疗本病提供经验总结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刚 《中医研究》2005,18(10):46-48
目的:观察结肠康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5名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结肠康内服并联合中药灌肠,对照组仅以结肠康内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结肠康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显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点,其发病与肝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选用张仲景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症的经典方—乌梅丸及四逆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结合现代制剂工艺,研制出结炎康用于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为进一步探索其机理,我们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医认为UC发病之本为脾胃虚弱,病理产物包括湿热、瘀血、热毒等,日久则脾肾渐损,肠腑湿热,终成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病,临证时当以寒热并用法治之,可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主要论述寒热并用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痛泻药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58例分湿热下注,脾胃虚弱,脾肾阳虚三型,以痛泻药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5例,有效18例,无效5例。[结论]痛泻药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标:观察黄连解毒汤,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30例分为活动期、恢复期两类,分别以黄连解毒汤,痛泻要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8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黄连解毒汤,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沈波 《光明中医》2014,(9):1895-1896
目的观察山前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的8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使用加减山前汤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84%,总有效率98%。结论山前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7例寒热错杂证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乌梅丸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TNF-α、IL-8、大肠杆菌含量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 IL-4、IL-10、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含量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 44%明显高于对照组71. 70%(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平衡肠道菌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福仁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是浙江省名老中医.长期从事消化系统及中医肾病等疾病的诊治与研究,尤其擅长治疗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肾炎等疾病.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应用自拟溃结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经验总结如下. 1 一方统证,随证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王师自拟"溃结方",以健脾温中清肠、和血行气化滞为基本方法,临床中随证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0.
黄土汤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颖  王中良 《陕西中医》2004,25(1):15-16
目的 :观察《金匮要略》黄土汤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黄土汤原方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 0 0例。结果 ,总有效率 98%。提示 :本方法有温肾健脾 ,养血止血 ,调节免疫 ,固肠止泻 ,行气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