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接受阿替普酶药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后两组24 h mRS差评分及90 d mRS差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为(26.22±1.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13±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3,P<0.001);观察组溶栓治疗后24 h mRS差评分及90 d mRS差评分分别为(2.93±1.23)分、(2.94±1.1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后,不仅可改善认知功能,且患者临床上的预后情况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AIS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AIS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给予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常规剂量组给予0.9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常规剂量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治疗有效率(92.00%)与常规剂量组(90.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5.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31-3733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m R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用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颅内出血性和非颅内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均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韦成开 《系统医学》2021,(3):62-64,70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醒脑静注射液+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研究年限,择取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随机中心化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5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hs-CRP、TNF-α、PS、IL-1、IL-6、IL-...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具有溶栓适应征的100例AI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各50例,2组患者分别给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3个月随访期间对患者的受累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14 d,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2组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发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动脉溶栓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2种方法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
李雪燕  王英 《全科护理》2016,(31):3283-3284
[目的]总结使用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使用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完成后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随访,评估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发生口腔出血并发症2例,牙龈出血并发症2例,尿道出血并发症1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1例,1例气道出血,1例角结膜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所有出现不良反应并发症的病人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好转。3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随访,与刚完成溶栓治疗后相比较,97例病人NIHSS评分降低,4例病人NIHSS评分无明显改变,3例病人NIHSS评分稍有增加。[结论]使用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护理干预后能及时地处理病人在溶栓后出现的出血、肌力变化等不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远期治疗效果,有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及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联合组和常规组各69例。常规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于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症介质指标(IL-6、hs-CRP)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20%(65/69)较常规组81.16%(56/69)高(P<0.05);治疗14 d联合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常规组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14 d联合组血清IL-6、hs-CRP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单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管储备功能、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屏气指数(BHI)、平均血流速度(MFV)均较治疗前高,搏动指数(PI)、s100B、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尿激酶,急性脑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脑血管储备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张柳 《妇幼护理》2024,4(9):2145-2147+2151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88例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受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汉密尔顿抑郁、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史丽圆  庄妍  孙远贞 《全科护理》2014,12(8):713-714
正急性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健康,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危害[1]。急性脑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超早期恢复脑梗死区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从而改善病人的病情和预后[2],而溶栓疗法是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3]。我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冠状动脉总再通率:观察组82.6%,对照组50.0%;患者在发病后6h内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观察组89.3%,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5周病死率:观察组6.5%,对照组9.6%。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临床疗效好,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更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监测自动换血的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pH值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监测患儿换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外周动静脉自动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530.7&;#177;85.6μmol/L、230.8&;#177;93.1μmol/L,换血前后间接胆红素分别为465.3&;#177;55.8μmol/L、220.6&;#177;65.2μmol/L,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56.5%、52.6%。换血前后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振元  杨雪华 《临床荟萃》2020,35(2):144-147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4小时内出血并发症和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科在时间窗内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0例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不良嗜好、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分析溶栓后出血并发症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溶栓患者中发生系统和颅内出血41例,出血率为20.5%(41/200),脑内出血转换率仅为1.5%(3/200)。包括牙龈出血21例、舌部出血9例、舌部+牙龈出血2例、皮下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3例、泌尿道出血1例、梗死灶内出血2例、舌部+梗死灶内出血1例、脑室内出血1例;所有出血患者中无严重致残、致死病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是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出血转换率非常低,心房颤动是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但治疗要个体化。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或出血性,其中85%的脑卒中是缺血性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一线药物,阿替普酶是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属于二代溶栓药物,两者联合使用可同时发挥增强抗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溶解颅内血栓等作用,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本次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溶栓后24 h头颅CT检查结果有无HT分为HT组和非HT组。评估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史、吸烟史、发病到治疗时间、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溶栓后2 h平均收缩压(MSP)、平均舒张压(MDP)、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析影响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患者分为HT组15例,非HT组105例,HT率为12.5%。HT组心房颤动的比例显著高于非HT组(P<0.05);溶栓后2 h,HT组的MSP、MDP、NIHSS、FIB高于非HT组(P<0.05);心房颤动、溶栓后2 h MSP和NIHSS评分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后HT的危险因素。结论:静脉输注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T;心房颤动、溶栓后2 h MSP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