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究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ASO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ASOM患者10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另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及分泌物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无效率为29.4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平均气导阈值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听力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分泌物中IL-6、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治疗ASOM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耳听力,并有效降低患耳分泌物中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宣肺通窍汤结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宣肺通窍汤结合微波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宣肺通窍汤结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聪通窍汤联合耳聋左慈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聪通窍汤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耳聋左慈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耳闭、听力下降、头晕眼花、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CRP、PCT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聪通窍汤联合耳聋左慈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宣肺通窍汤结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宣肺通窍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耳塞及耳鸣等症状消失时间(6.26±2.36)d、中耳黏膜水肿消退时间(7.68±1.68)d、听力恢复时间(9.36±2.18)d显著低于对照组(10.26±1.97、9.28±2.03、12.37±1.6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略高于对照组(8.33%),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用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治疗,有助于尽快缓解临床症状,并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临床应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聪通窍汤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并探讨其对鼓室导抗图、血清及分泌物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聪通窍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证候积分和纯音听阈水平、鼓室导抗图、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干扰素-γ(INF-γ)和分泌物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显效率7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 77%(P0. 05);两组各证候积分和纯音听阈均明显降低(P0. 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鼓室导抗图A型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IL-4、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INF-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聪通窍汤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鼓室导抗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赵淑萍 《陕西中医》2019,(7):954-956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宣肺平嗽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风邪犯肺证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CVA风邪犯肺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敷贴联合口服宣肺平嗽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对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TGF-β1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_4~+及CD_4~+/CD_8~+升高,CD_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_4~+及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7%与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敷贴联合宣肺平嗽汤治疗CVA风邪犯肺证患儿,可促进患儿的免疫平衡状态的恢复,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儿咳嗽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朱红 《山西中医》2013,29(8):18-19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汤联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加微波疗法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周亚平 《新中医》2019,51(7):193-195
目的:观察通窍耳聋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SO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耳聋汤,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5.68%,观察组9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耳鸣消失时间、黏膜愈合时间、积液消失时间及听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PCT、CRP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PCT、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窍耳聋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SOM能缩短听力恢复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君子合小建中汤对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单接受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四君子合小建中汤,对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合小建中汤可减轻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也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四妙散加味辨治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24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则加用四逆散合四妙散加味而成的汤剂内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比较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促炎因子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机体免疫力相关的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升高明显,而CD_8~+水平则较对照组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四妙散加味辨治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明显的抗炎作用及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前4个周期均采用恩度联合XELOX方案治疗,后4个周期,对照组采用恩度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观察组采用恩度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两组均继续治疗4周期。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的亚群(CD_4~+、CD_8~+、CD_4~+/CD_8~+)的比例,及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卡式评分(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无进展生存期(RFS)及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及CR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CD_4~+及CD_4~+/CD_8~+均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SP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及其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0.5年和1年PFS率J及OS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度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大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宣肺运脾固本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4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组(48例)、B组(50例)和C组(45例),A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宣肺运脾固本汤。治疗10 d,观察三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及TNF-α)、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的差异。结果:(1)三组临床控制率不完全相同(P0.05),两两比较显示:A组临床控制率与B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7),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A组B组≈C组。(2)治疗后,三组IL-6、IL-8、CRP及TNF-α比较不完全相同(P0.05),SNK-Q检验显示:三组IL-6、IL-8、CRP、TNF-α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CD_3~+、CD_4~+、CD_8~+及CD_4~+/CD_8~+比较不完全相同(P0.05),SNK-Q检验显示:三组CD_3~+、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运脾固本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作用应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聪耳通窍汤联合耳聋左慈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十堰市太和医院诊治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片、利巴韦林片、吉诺通胶囊、氯雷他定片口服,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滴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聪耳通窍汤及耳聋左慈丸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PCT)水平,比较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耳闭、听力下降、手足心热、头晕眼花积分和血清CRP、TNF-α、IL-6、PCT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聪耳通窍汤联合耳聋左慈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咽化结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慢性咽炎随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清咽化结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细胞亚群指标[CD_3~+、CD_4~+、CD_8~+、CD_4~+/CD_8~+]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半年记录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89%(48/54)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40/54),咽部痒痛、咽部干燥、咽部灼热、咽部异物、咽部黏膜充血、咳嗽中医症候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IL-2水平、CD_3~+、CD_4~+、CD_4~+/CD_8~+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25.93%(14/54)显著低于对照组46.30%(25/5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咽化结汤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力,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广泛推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CD_4~+/CD_8~+水平的影响,旨在为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观察患者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CD_3~+、CD_4~+、CD_8~+和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总IgE)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的IL-4、TNF-α和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7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3.54%和9.57%,两组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可显著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外周血CD_4~+/CD_8~+水平,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加二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及HSP27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OLP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杞菊地黄汤加二仙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中IL-1、TGF-α、IFN-γ表达含量变化和CD_4~+、CD_8~+和CD_4~+/CD_8~+细胞指标和HSP27表达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1、TGF-α、IFN-γ表达水平及细胞免疫指标CD_4~+和CD_4~+/CD_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P27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1年内复发率(23.91%)显著低于对照组(43.4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菊地黄汤加二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免疫,缓解炎症反应,促进糜烂愈合,其疗效要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黄丹虹  刘相圻 《陕西中医》2019,(11):1541-1544
目的:探讨清气化痰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对重症肺炎(SP)患者疗效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SP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观察组予以清气化痰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均治疗7 d。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前、治疗7 d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_4~+、CD_8~+、CD_4~+/CD_8~+)水平、肺部感染情况评分(CPI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总有效率90.57%高于对照组71.70%(P<0.05);观察组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CPIS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清气化痰汤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提升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炎性因子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FOLFOX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1 d。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D_3~+、CD_4~+、CD_8~+、CD_4~+/CD_8~+,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IL-8水平,纪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D_3~+、CD_4~+提高,观察组两者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CD_8~+下降,CD_4~+/CD_8~+升高;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 0. 05),观察组两者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可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免疫抑制状态;降低炎症因子含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仙汤联合优甲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淀区中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48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优甲乐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二仙汤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4%(χ~2=4.812,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946~4.839,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升高,而CD8~+、CD16~+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二仙汤联合优甲乐有助于提高甲状腺激素减退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戊己清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夹瘀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3月~2019年0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湿热夹瘀型IBS-D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戊己清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5-羟色胺(5-HT)、胃动素(MOT)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8、TNF-α、5-HT、MO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己清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夹瘀型IBS-D效果显著,能够缓解胃肠道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