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桐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出油率为指标,通过对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效果的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桐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h。通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桐油与市售的压榨桐油折光指数、碘值以及酸值等指标的测定,表明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桐油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槟榔生物碱萃取量为主要考查指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槟榔生物碱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时间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槟榔生物碱的影响显著,萃取压力和时间与槟榔生物碱萃取量成正比关系,但对其影响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萃取压力为60MPa,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90min.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槟榔萃取物中槟榔碱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槟榔生物碱萃取量平均为5884.64μg/g,所得萃取物中槟榔碱的百分含量平均为29.77%.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萃取溶剂的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有低温处理、能有效地萃取易挥发物质,无氧化变质,对人体无害,稳定安全等优点。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生姜萃取的工艺条件,结合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物料粒度等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变化的实验方法,得出生姜萃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2~20Mpa,温度35~40℃,二氧化碳流量15L/h,时间2h。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芫荽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芫荽籽油中萃取压力、二氧化碳流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芫荽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得出萃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二氧化碳流量30 L/h、萃取时间180 min、萃取温度42℃,芫荽籽油萃取率大于12%.对所得的芫荽籽油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薏苡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  邵伟  熊泽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4):101-103
本文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薏苡中的薏苡仁油, 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原料颗粒直径及CO2流体流量对萃取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薏苡仁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2℃,物料粒度30目,萃取时间3h,CO2流体流量10㎏/h.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孜然油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孜然油.研究了原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二氧化碳流量等因素在不同萃取时间下对孜然油萃取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孜然油的适宜工艺参数为萃取时间2.0h、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温度40℃、原料粉碎度40目、CO2流量25kg/h,分离压力6MPa,分离温度50℃.在此条件下,孜然油提取率达到13.56%.  相似文献   

7.
以平和琯溪蜜柚柚皮为原材料,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皮精油。根据BOX(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确定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二氧化碳流量对精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柚皮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为59.97℃、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时间为150 min、二氧化碳流量为15 L/h,在此萃取条件下,柚皮香精油的萃取出油率为5.62%。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分别讨论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二氧化碳流量对小麦胚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小麦胚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为3h、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30MPa、CO2流量8L/h,出油率为10.5%。  相似文献   

9.
研究考察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菠萝皮多酚的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试验研究菠萝皮多酚超临界二氧化碳水萃取菠萝皮中多酚工艺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压力,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温度,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时间,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液固比值4个因素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响应面分析优化,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压力为23 MPa,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温度为54℃,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时间为1.90 h,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液固比值为45 mL/g,在此条件下得到最高的理论得率为60.76 mg/g;采用上述最优提取条件进行菠萝皮多酚的提取试验,实际测得菠萝皮多酚得率为61.12 mg/g,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比无显著差别;菠萝皮多酚清除羟自由基的试验表明其对·OH的抗氧化能力优于VC和柠檬酸。该工艺试验研究验证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的高效、节能的优势,这为菠萝皮多酚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萃取温度为40℃时,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压力(20~30MPa)和萃取时间(1~4h)对蛋黄粉中胆固醇脱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为30Mpa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蛋黄粉中胆固醇的选择性脱除作用效果最佳。从蛋黄粉成分在萃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来看,萃取时间不改变萃取压力对胆固醇的选择性;但是,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胆固醇的脱除率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刘同举  闵江  李淑芬 《食品科学》2010,31(14):145-147
对超临界CO2 萃取甘肃产党参中脂溶性成分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收膏率和总皂苷元得率为指标考察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党参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380~250μm的党参,在压力30MPa、温度65℃、二氧化碳流速2L/min 条件下萃取时间2h,得到收膏率为1.11%,总皂苷元得率为2.23‰。用超临界CO2 萃取党参中脂溶性成分可行。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槟榔生物碱苹取量为主要考查指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槟榔生物碱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苹取温度、苹取压力和时间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超临界流体苹取槟榔生物碱的影响显著,革取压力和时间与槟榔生物碱萃取量成正比关系,但对其影响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最佳草取工艺:超,临界萃取压力为60MPa,苹取温度为60℃,革取时间为90min。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槟榔萃取物中槟榔碱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槟榔生物碱萃取量平均为5884.64μg/g,所得苹取物中槟榔碱的百分含量平均为29.77%。  相似文献   

13.
利用石榴果酒加工废料石榴籽为原料,运用响应面法对石榴籽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根据BOX(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确定原料粉碎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石榴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粉碎粒度为50目,萃取温度53.19℃,萃取时间83.59 min,萃取压力29.32 MPa,在此萃取条件下,石榴籽油的萃取出油率为21.09%。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夏枯草叶中的熊果酸,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熊果酸含量。通过正交试验L9(34)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夏枯草叶熊果酸超临界CO2萃取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携带剂>萃取压力。最佳参数为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MPa,携带剂甲醇:乙醇=1:1,萃取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芫荽籽油中萃取压力、二氧化碳流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芫荽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利用二次响应曲面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佳萃取率和相应工艺条件,以及关于萃取率的近似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鲍志杰  王玉  于殿宇 《食品科学》2010,31(10):30-34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黑加仑籽油,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响应因素,黑加仑籽油出油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 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各工艺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黑加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38℃、萃取时间180min,在此条件下,黑加仑籽油出油率达到14%,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菊苣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紫锥菊主要有效成分苣酸的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萃取过程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夹带剂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菊苣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菊苣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做为夹带剂,萃取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2h,CO2流量25kg·h-1。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所得的菊苣酸具有提取率高、产品的纯好、流程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萃取温度为40℃是,超临二氧化碳的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蛋黄粉中胆固醇脱险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为30Mpa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蛋黄粉中胆固醇的选择脱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该文报道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提取大蒜油的相关因素,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油适宜工艺参数组合:即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5℃,萃取时间为240 m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FE提取大蒜油得率达0.446%。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大蒜油呈淡黄褐色,半透明状,略有流动性,呈有新鲜大蒜风味。  相似文献   

20.
汤卫东  朱海涛 《食品科学》2004,25(6):133-136
以山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二氧化碳泵频率、萃取时间等因素对油树脂萃取得油率的影响,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