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角膜移植手术是对角膜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虽然角膜因其无血管,无淋巴管的特性,属于相对免疫赦免区,但仍不能避免免疫排斥这一器官移植所面对的困扰。尤其是一些大植片,片中心或有新生血管形成的角膜病患者,仍属于高危移植类型。很多患者因为排斥而不得不更换植片,但多次角膜移植又会引发更严重的排斥,而且供体来源稀缺,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各国的研究者都很重视对药物防治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目前,很多临床研究证明,抗排斥的一线用药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等,还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同时还有许多副作用。因此,探讨新型的免疫抑制剂等新抗排斥药物,联合用药的方法已成为眼科角膜病医生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背景:颈淋巴结是角膜的引流区淋巴结。角膜移植后,抗原提呈细胞随着房水经由脉络膜巩膜外途径引流至颈淋巴结而诱发角膜免疫排斥反应。 目的:观察在碱烧伤的角膜植床上行角膜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现象,认识颈淋巴结切除抑制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的效应。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材料:实验于2005-05/2007-02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完成(眼科学国家重点试验室。实验室编号2006DA105054)。选用SD大鼠104只, Wistar大鼠40只,均为雄性,鼠龄1~2个月,均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所用的白细胞介素2 和干扰素γ ELISA试剂盒由美国Biource International公司提供。实验过程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在眼科研究使用动物的ARVO声明。 方法:以SD鼠为受体,Wistar鼠为供体,所有受体大鼠均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受体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行正常角膜移植;B组为颈淋巴结切除组:正常大鼠切除双侧颈淋巴结;碱烧伤后角膜移植组:角膜碱烧伤后21 d时行角膜移植;碱烧伤后角膜移植合并颈淋巴结切除组:角膜碱烧伤后立即行双侧颈淋巴结切除,21 d后再行角膜移植;每组20只。应用ELISA法检测角膜移植后各组植片中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蛋白的表达,记录角膜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并比较各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其余24只受体鼠用于在裂隙灯下及组织切片后显微镜下观察碱烧伤后角膜炎症及新生血管的动态变化。 结果: ①病理组织学:正常角膜无炎症及新生血管。碱烧伤后3天时,角膜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3周末时无明显的炎症征象,但角膜新生血管达到高峰。碱烧伤后8周时,角膜新生血管已完全消退。②植片平均存活时间: 正常对照组、颈淋巴结切除组、碱烧伤后角膜移植组、碱烧伤后角膜移植合并颈淋巴结切除组分别为(10.40±1.14),(46.30±9.46),(7.00±1.58)和(15.00±3.39)d;颈淋巴结切除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 < 0.05),而碱烧伤后角膜移植合并颈淋巴结切除组较碱烧伤后角膜移植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③移植后角膜中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2蛋白的表达:角膜移植后颈淋巴结切除组植片中无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2蛋白的表达。在角膜移植后3,7,10,14 d,碱烧伤后角膜移植合并颈淋巴结切除组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2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与碱烧伤后角膜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颈淋巴结切除能有效抑制正常及碱烧伤后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
蔡涛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44):8717-8720
目的:探讨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诱发因素,比较不同免疫抑制药物的治疗作用。 方法:以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实验,细胞因子,药物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以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评价指标。纳入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排除角膜移植以外治疗角膜病的其他方法。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570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动物实验和药物治疗研究进行分析。当前用于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等,然而长期应用这些药物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角膜排斥反应,它可代替环孢素A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避免环孢素A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延长。雷帕霉素是一种疗效好、低毒、无肾毒性及神经毒性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不同种类的器官移植动物模型上显示出显著的抗排斥反应活性,现已将其作为器官移植抗排斥作用新药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他克莫司药物缓释系统能够长时间维持房水内的他克莫司药物浓度,抑制角膜植片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Fas 及FasL mRNA 的表达,可长期有效地抑制高危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结论:了解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诱发因素、促进因素及发生发展机制能够在移植前和移植后有效地预防并减轻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角膜移植反应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金创  李兵  霍焱  张本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31):5778-5781
背景:近期研究表明羟基喜树碱在一些器官移植过程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在角膜移植中的免疫抑制作用却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并与经典抗排斥药环孢素A进行比较。 方法:1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为供体,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羟基喜树碱组、环孢素A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羟基喜树碱组和环孢素A组分别在术后腹腔注射羟基喜树碱2.0 mg/(kg•d)和环孢素A 10 mg/(kg•d),连续用药12 d。对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观察,以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3 项指标作为临床评估标准,记录角膜植片存活时间。 结果与结论:羟基喜树碱组、环孢素A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21±2),(19±2)和(11±2) d,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 < 0.01),羟基喜树碱组比环孢素A组植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 < 0.05)。实验结果提示羟基喜树碱能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植片存活时间,抑制新生血管,其作用优于环孢素A。 关键词:角膜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羟基喜树碱;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异体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问题. 方法 选取同一批次的成年克隆山羊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的方式分别将异体神经干细胞及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移植到山羊脑皮层下,抽血测定移植后2组动物不同时间点(移植前1周、移植当时、移植后1周、3周及3个月)血中IL-2及IL-10的水平,以了解移植后动物全身免疫排斥反应的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移植局部病理切片CD3+细胞浸润的情况,了解移植局部免疫排斥反应的情况. 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在移植后1周、3周及3个月时血中IL-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局部在急性期(细胞移植后1周)和慢性期(细胞移植后3个月)两个时间点均有大量CD3+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异体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发生急、慢性全身和局部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骨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骨移植材料,移植后排斥反应已逐渐引起关注。2003-01/2006-04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骨病科收治的6例腰椎后外侧同种异体骨移植融合术后排斥反应患者,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例,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例;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移植融合术后3~14 d,平均9.3 d。患者所用的冷冻干燥辐照同种异体松质骨均在灭菌有效期内,由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即抗生素预防感染+原手术切口植骨取出病灶清除术+病灶持续冲洗引流术。6例患者均在原手术切口植骨取出病灶清除术后2周内,取出引流管和冲洗管,无患者继发感染,无患者因排斥反应导致内固定物取出,未出现由此引起的其他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7.
罗春妹  郑琴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12(53):10543-10546
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指标众多,有肝脏功能指标、D二聚体、血清中趋化因子IP10 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HSP70等。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措施除了经典的免疫抑制治疗外,大黄素、雷公藤多甙、受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等都有可能是有前途的治疗药物或方法。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常见,早期诊断、综合防治是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手段。了解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指标和方法,分析肝移植患者手术后预防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对肝移植术后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恒河猴异种异体脑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脑内神经细胞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和特点,以未发育成熟的人胚脑皮质细胞悬液为供体,以恒河猴为宿主,进行脑内异种异体移植实验。结果显示,移植后1~2周,恒河猴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和sIL-2R增高;移植后3~4周,血清中IgG、IgM和IgA增高,补体C3降低、C4正常。病理检查见移植组织局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其中部分淋巴细胞呈CD3、CD4、CD8和HLA-DR ,移植物内血管内皮细胞下IgS/C3呈阳性反应,4周以后炎症细胞消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各指标均恢复正常。本研究表明移植早期(4周内)宿主产生一定程度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参与作用。由于部分神经细胞仍然存活,表明宿主能够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一类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目前,强效免疫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抑制剂的应用使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逆转率明显提高。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 方法:对20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给予抗胸腺球蛋白、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蛋白A免疫吸附初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留血标本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均有效逆转。随访48个月,1例患者在移植后5个月时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停用免疫抑制剂,继而发生剧烈的急性排斥反应而行移植肾切除,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至随访终点时平均血肌酐浓度为(132.6±44.2)µmol/L。提示,抗胸细胞球蛋白联合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逆转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完全逆转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并不影响移植肾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 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 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 Ⅱ类IgG抗体> 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功能减退和最终移植肾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与治疗急性排异反应是关系到肾脏移植患者能否长期存活的重要问题。目的:总结肾移植后1个月内急性排异反应患者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首次肾移植患者12例,移植后采用霉酚酸酯+环孢素A+甲泼尼龙三联预防排异反应。当肾移植后3~30 d内出现尿量减少、移植肾区胀痛不适、血肌酐升高、尿蛋白增加等不同临床表现,确诊为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先选用甲强龙500 mg/d静脉滴注,连续3 d。然后改甲泼尼龙24 mg口服1次/d,每5~7 d递减4 mg,至8 mg/d维持。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成功逆转,其中6例甲强龙冲击疗法成功;不能逆转者选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CD3治疗。4例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患者中1例8h内尿量迅速增加,2例24 h内尿量迅速增加,1例72 h后尿量迅速增加;1例选用CD3治疗48 h内尿量迅速增加;1例将环孢素转换为他克莫司治疗,同时服用霉酚酸酯胶囊和甲泼尼龙片。经以上治疗12例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提示肾移植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急性排异反应成功逆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背景:采用健康角膜缘干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移植于碱烧伤后角膜创面可促进创面的修复愈合。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和时机。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动物实验,于2007-07/2008-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科完成。 材料:新西兰雌性大白兔21只,体质量2.0~2.5 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其中对照组8只16眼,移植组13只再分为:早期移植组,1 d移植组2只4眼、3 d移植组3只6眼、6 d移植组3只6眼、9 d移植组2只4眼;中期移植组,14 d移植组3只6眼。 方法:取21只兔上方健康角膜缘组织体外培养制备组织工程角膜上皮。21只兔双眼采用1 mol/L氢氧化钠制作改良角膜碱烧伤模型,移植组在碱烧伤后早期1,3,6,9 d和中期14 d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对照组烧伤后持续观察4周。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组及对照组烧伤后4周内眼表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角膜碱烧伤后1周开始出现角膜上皮的大片脱落,2周角膜上皮大片脱落或溃疡发生率达72%,持续至4周,移植组在4周时发生率仅为25%,大多获得完整的角膜上皮;烧伤后早期移植组角膜基质深层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而中期移植组角膜基质层较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4周内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不大于自体移植。 结论: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可尽快恢复眼表完整性,且烧伤后早期移植效果明显优于中期移植。  相似文献   

13.
14.
We present a case of brachial neuritis in an adult male who underwent high-dose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and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CT) for prim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 (MS). Brachial neuropathy following SCT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reported in patients with MS. The etiology of peripheral nerve dysfunction following SCT remains obscure.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大部分肾移植失败的患者体内都存在抗HLA抗体。检测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在肾移植受者体内的表达,并分析其在预测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2006-10/2008-03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79例肾移植受者血清中的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以及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群体反应性抗体> 10%为阳性,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即致敏受者。检测移植后2个月内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统计分析群体反应性抗体及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与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结果:肾移植前血清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阳性50例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率发生率为66%,移植前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56例受者的发生率为2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具有更强的相关性。移植前血清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阳性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阴性受者(66%,11%,P < 0.01)。体内含抗HLA-Ⅱ类抗体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含HLA-Ⅰ类抗体的受者(78.1%,43.8%,P < 0.05)。 结论: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是肾移植前筛选致敏受者的重要指标,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阳性患者移植后更容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he transient, mainly generalized, together with brief changes in EEG baseline immediately after eye closure, is called 'eye closure sensitivity' (ECS) which was first reported by Robinson in 1930 and there have been limited number of studies investigating ECS and epilepsy syndromes. Therefore, we aimed to reveal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S and the epilepsy syndromes in our adult patients. PATIENTS AND METHODS: Adult patients monitored in Hacettepe University Hospitals EEG Laboratory,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2005, were screened retrospectively for the presence of ECS. During EEG recording, all patients were asked to open their eyes for at least for 10s and close their eyes at the end of this period in six different montages. Hyperventilation and photic stimulation wer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protocol of IPS. RESULTS: Twenty-six patients have had ECS during EEG recording. Nineteen (73%) were women, and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24 years. The mean ages were 12.3+/-5.4 years for seizure onset and 18.5+/-4.9 years for initial detection of ECS. Eleven had a history of febrile seizures. There was a family history for epilepsy in five patients. Photosensitivity in their EEG was noticed in 11 patients. ECS was established in five epilepsy syndromes: eyelid myoclonia with absences (EMA); (n: 6), 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 (JME); (n: 6), 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 (IGE with tonic clonic seizure); (n: 4), juvenile absence epilepsy (JAE); (n: 1) and idiopathic occipital lobe epilepsy (IOE) (n: 9). All patients were seizure free with or without anti-epileptic medication during follow up. CONCLUSION: ECS is more common in females. It may overlap with photosensitivity but be independent from photosensitivity. It may be seen in different epilepsy syndromes including IOE which was not report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