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 (PAAA )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合并妊娠两类不同病例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产科的诊断及处理的要点、重点注意两种不同的结果。方法 :将两种不同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 (Pregnancyassosiated aplastic anem ia,PAAA)既往无贫血病史 ,仅在妊娠期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 ,而妊娠前和妊娠终止后血象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妊娠则是原本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后妊娠 ,此类患者分娩后血象难以恢复正常严重者病情加重。结论 :应重点注意两类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区别以及后果的不同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妊娠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2.
1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是指患者既往无贫血病史,仅在妊娠期发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十分罕见而又严重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而妊娠前和妊  相似文献   

3.
妊娠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妊娠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4例.10例患者中,妊娠前情况、妊娠经过不同,有不同的妊娠结局.对患者妊娠前情况与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 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 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妊娠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再生 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4 例。10例患者中,妊娠前情况、妊娠经过不同,有不同的妊娠 结局。对患者妊娠前情况与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回 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  相似文献   

6.
<正>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aplastic ane-mia,PAAA)是指患者既往无贫血病史,仅在妊娠期发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十分罕见而又严重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而妊娠前和妊娠终止后血象正常。  相似文献   

7.
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又名全血细胞减少症,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一种全血细胞减少综合症,在小儿时期较多见。主要症状是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全血细胞同时减少,无肝脾或淋巴结肿大。数据表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年发病率是千万分之5-10。大部分(65%)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先天性的,与免疫系统介导的骨髓细胞的衰竭有关。病因虽然未明,但在有些患儿不能完全排除接触有害的化学或物理因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少见、严重、病因及其病理机制不十分明确、急性病例病死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工业的日益发达、环境污染的加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刊特组织本专题笔谈,帮助乡村医生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炎后再障是在患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或以后发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亦称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临床初发症状与原发性再障相似,有贫血、出血、发热三联症。周围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增生不良,对一般造血药物治疗无效等。肝炎后再障是再障亚型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血液病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研究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常与感染、遗传以及理化等因素有关。就后者看,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是一方面,药物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因某些药物的滥用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血液病相当多见。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有三类:一是抗菌素类。氯霉素被认为是最容易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成人剂量每日超过50毫克/公斤体重(常规用量25~50毫克/公斤体重),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25微克/毫升,用药1~2周,几乎所有人都会发生造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1例汞中毒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汞中毒的防治研究积累经验和临床资料。方法对我们临床诊治的1例汞中毒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汞中毒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结论对于汞的血液损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接触高水平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高水平苯接触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情况及治疗原则和疗效.方法 观察4例职业性重度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和骨髓活栓情况.4例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于发病后脱离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接触并住院治疗,给予雄激素治疗,未采用免疫抑制治疗.结果 4例患者均给予雄激素刺激造血,辅以利血生、复方皂矾丸等治疗.在半年内治愈,雄激素治疗时间未超过6个月.结论 2例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涂片表现不典型,结合骨髓活检诊断符合率更高,高水平苯接触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异常是由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只要治疗及时得当,即使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也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人体的造血机制发生故障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都没取得满意的效果。目前,在辽宁的西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医研究所,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蒙医用蒙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达98%,治愈率达30.4%。  相似文献   

14.
刘瑜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13-2713
目的 探究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72例,对他们在我院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7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基本痊愈的4例,占了5.6%;基本缓解的22例,占了30.6%;明显改善的14例,占了19.4%;进步的20例,占了27.8%;无效的12例,占了16.7%;肾阴虚型32例,有效25例,有效率为78%,脾肾阳虚型40例,有效35例,有效率为87.5%,总有效率达到了88.3%.结论 证明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一定的疗效的,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该不断的积累经验,探索发现新规律,争取在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上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发生与化学毒物接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4年6月1日—2014年6月30日在金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患者52例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同年龄、同性别和同期住院的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04例为对照组,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接触化学毒物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相关性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衡性较好(P0.05)。两组化学毒物接触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病例组有化学毒物接触史者为29.27%高于对照组的4.06%。两组在煤或石油、工业胶水、油漆、染发剂及工业染料5项间的接触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煤或石油(OR=12.182,95%CI:1.099~134.977)、工业胶水(OR=16.367,95%CI:1.573~170.292)及染发剂(OR=3.496,95%CI:1.271~9.614)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可能与化学毒物接触相关,应加强对经常接触化学毒物人群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文本挖掘技术下西药和中成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规律。方法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分析西药和中成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规律,探讨文本挖掘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得出,治疗再碍用药中,环孢素A、环磷酰胺为高频西药,复方鹿胎膏、再障生血片为高频中成药,再障牙龈出血患者云南白药使用率较高。结论文本挖掘技术一是种新型统计方法,能准确分析和计算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实践,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现代治疗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内科(114001)李治安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组织明显萎缩,黄髓增多,全血细胞生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有贫血、出血及感染,循环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造血细胞增殖不良,非...  相似文献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人体的造血机制发生故障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都没有满意的效果。然而,在辽宁的西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医研究所,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蒙医用蒙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总有效率达98%,治愈率达30.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27例患有再生障碍性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整个过程观察及精心细致护理,所有患者病情均得以控制.结论 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加强营养,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精心细致的护理,使病情得以控制,延缓病情发展,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192例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4例,发生率22.9%,89例次,发生例次率46.4%;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密切相关;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多见(25.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3.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