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学习生活方式,他们在网络空间里因学习、沟通、交友、购物、经营、娱乐等而加入各类"虚拟社群"(即网络族群)。从族群视角看,大学生网络族群已经成为网络世界最值得关注的新型学生组合形式之一。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自己的社交圈,有自己的社区地位。通过调查福建省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了解大学生群体选择和运用网络族群的现状、发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具有较强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2.
王振亮 《长沙大学学报》2013,(5):141-142,149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宁德师范学院为案例,针对网络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育学习资源;网络为大学生体育组织的发展拓展了新方向;大学生广泛参与网络电子竞技运动,并导致部分学生沉迷其中;网络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使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外在控制机制缺乏的情况下,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道德的现实途径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以及高校图书馆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随着网络环境不断建设、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但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这其中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存在许多不足,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必须对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积极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推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网络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影响。重视与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常州市部分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网络道德、高校网络建设情况等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找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高校道德教育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名词越来越丰富,最近频频出现了各类"门"事件,"门"事件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伦理行为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鉴于大学生自发的网络道德状况和网络道德教育缺位现状,高校可通过完善网络规则、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倡自我教育和道德选择等方式进行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网络伦理失衡现象。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有着全球性、数字性、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网民在网络社会中的言行主要是靠自律,网络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的防线对网民具有持久、稳定、普遍的约束力。要走出网络伦理的困境,需要人们在网络空间遵循兼容开放、互惠互利、真实、无害和尊重等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并从网络技术、网络法律法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管理和网络主体自律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公德意识、人生观、法制意识的必要性.简述 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网络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德育课渗透教育、法律 课渗透教育、自然科学课渗透教育以及专业课渗透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