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糖尿病患者足部压疮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9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足部压疮发生原因以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从易患因素、病程特征、伤口评估、伤口床准备、不同时期敷料选择以及辅助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本组8例伤口愈合,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高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压疮风险较同龄人群高,预后差,治疗原则应体现个体化方案,避免致残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高龄患者术中难免压疮的成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月行全髋置换术高龄患者87例,术前进行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术中对压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临床预防效果理想,无1例压疮发生。结论正确认识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难免压疮的形成因素及合理的护理对策是杜绝难免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急性压疮的形成因素和护理预防措施。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133例,术前进行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术中对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急性压疮3例(2处),压疮发生率为2.26%。结论: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重视及易发因素的预防应对是减少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海军安庆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5例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采用压疮评分表评估,根据其评估结果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对压疮高危患者(评分小于或等于17分)悬挂“防压疮”的黄色警示标志,每日在护理病历中连续、动态反映皮肤情况,班班交接。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6 m in步行距离的变化,采用报告制度和难免压疮预报制度双重实行,并进行过程控制与管理。结果45例患者中无压疮病例发生;采用压疮护理后,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上升,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高龄卧床心力衰竭患者的压疮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应用量化评价压疮高危因素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3月~2009年7月,我们对收治的59 例截瘫患者在入院时进行随时或定时压疮高危因素的量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护理方案,目前除5例为带入压疮外,其余截瘫患者无一例压疮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如何对脑卒中高龄重症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或加速已形成压疮的愈合是一个需要结合新的医护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对12例高龄脑卒中压疮患者的护理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降低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内分泌科2015年6~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瞻性护理预防压疮。比较两组陪护人员压疮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前瞻性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陪护人员压疮预防知识以及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观察组陪护人员在压疮基本知识、好发部位、危险因素、预防方法等方面的认知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压疮预防认知和协同护理能力,而且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压疮发生,亦无切口、泌尿系统、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配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方法:将70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防性护理。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压疮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缓解患者不适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脊髓损伤3月内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47例脊髓损伤3月内患者的性别、年龄、脊髓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瘫痪程度,压疮的发生情况,压疮风险Waterlow评分,压疮是否院内发生,压疮的部位、分期、预后、护理治疗方法等。结果 47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42例患者(89.4%)发生压疮,共58处;主要发生在骶尾部27处(46.6%)和足跟部15处(25.9%);以I期、II期压疮居多,分别为14处(24.1%)、32处(55.2%);28例患者院外带入压疮40处,其中III期及以上压疮11处(27.5%),14例患者院内发生压疮18处,无III期以上压疮。经治疗与护理,除3例III期、2例IV期患者压疮未治愈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治愈出院。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是压疮的高危人群,医护、患者及家属均应重视,采用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减少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11.
压疮是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3年来,江苏省宜兴人民医院运用科学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情况有计划地把防压疮措施落实到实处,使40例患者无1例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2.
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评估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性,并针对其风险进行分层护理干预,以期减少压疮的发生。方法对127例高龄患者运用Braden量表进行评分,评估其压疮发生的风险性,并按危险程度分组,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压疮发生的情况。结果人院24h内,127例患者Braden量表总评分为6~18分,平均(11.1±3.5)分,其中高危组患者最多,占37.8%;极高危组占18.1%;低危组占21.3%。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在住院第7、28天极高危和高危组患者明显减少,且Braden评分提高。127例患者中共有7例在院内发生压疮,其中6例发生在人院2周内,1例在人院4周后发生,经治疗均痊愈。结论Braden量表预测显示高龄患者有发生压疮高危险性;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每位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症、医疗器械相关性因素(留置胃管、导尿管、PICC管、气管插管、呼吸机管路等及使用心电监护仪器等)以及Norton量表,将2015年2—12月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6年1—9月的4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压疮监控管理小组制定管理流程,护理人员接受压疮知识培训后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Norton量表评分、压疮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老年性痴呆、医疗器械相关性因素、低BMI以及贫血是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Norton评分、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医疗器械相关性因素、低BMI以及贫血是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压疮高危患者采取监控管理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风险和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压疮是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3年来,江苏省宜兴人民医院运用科学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情况有计划地把防压疮措施落实到实处,使40例患者无1例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局部感染,炎症就很难控制,创面不易愈合。而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活动不便,更易发生压疮,这一切给压疮的治愈和护理增加了难度[1]。本科于2000年10月—2002年10月成功地护理了12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48—87岁,平均76.5岁;糖尿病病程7—25年不等,平均18.6年,均为Ⅱ型糖尿病病人。其中尾骶部压疮6例,髋部压疮4例,多发性压疮2例;压疮面积最大(10×12)cm2,最小(2×3)cm2,有的深达骨膜,多伴有脓性分泌物及坏死腐烂组织,有腥臭味。空腹血糖最高达18.9mmol/…  相似文献   

16.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又称压力性溃疡。根据压疮分期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护理方案,对于营养差、面积大的压疮在临床治疗护理上有一定难度。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05年2月收治1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巨大压疮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科普实践在护理高龄骨折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提高护理科普水平,使患者减轻痛苦,减少、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多年高龄骨折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存在的健康问题:伤口愈合不良、压疮、肺部感染、用药知识缺乏、饮食不合理等,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普宣教方案,应用于50例年龄≥70岁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及骨折的相关疾病和护理知识,学会自我护理,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结果 :科普宣教后47例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期,未发生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感染及髋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或家属较好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得到改善,对疾病的认知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显著降低。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科普宣教的实践,提高了该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张云 《中国临床护理》2013,5(5):439-440
目的 探讨院内宣教和家庭护理指导对压疮预防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3月院外带入的30例压疮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4~6月院外带入的3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在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和其家属进行培训和进入家庭进行护理指导。根据回访登记记录,评价2组患者出院后压疮再次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未再发生压疮,而对照组20例再次发生压疮。 结论 院内宣教和家庭护理指导能有效预防院外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案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手术患者304例,按住院日期分为观察组(158例,单号)和对照组(146例,双号).对照组按常规措施给予皮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阶段预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发生程度及发生时间的情况.结果 入院后患者急性压疮风险评估,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急性压疮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应用预见阶段压疮护理方案为骨科手术患者压疮管理提供新的护理模式,使压疮护理系统化、科学化、具体化、规范化,有利于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Waterlow量表评估高龄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探讨Waterlow量表对高龄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检测效果。方法按方便取样法,选取42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运用Waterlow量表进行评估,观察Waterlow量表的评估结果及评估条目频次分布情况。结果入选42例高龄患者的Waterlow评分均≥20分,计分均值为(38±10.35)分,均为有压疮发生极高危患者;排名前9大危险因素有皮肤颜色差、外周血管病变、运动/感觉缺陷、皮肤干燥、多器官功能衰竭、特殊药物治疗、皮肤薄如纸、体重指数低于中等水平和糖尿病。结论Waterlow量表能有效预测高龄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但有过度预测可能和指标细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