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培与野生大豆资源抗种子劣变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寿惠霞  宋文坚 《大豆科学》1998,17(1):59-64,T002
用甲醇胁迫,高温高湿等加速老化法,鉴定了10个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品种的抗种子劣变性,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各野生大豆品种仍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而栽培大豆的种子活力下降较快,电镜观察发现,野生大豆的种皮栅状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层厚度大大高于栽培大豆,种皮发芽孔小于栽培大豆,这正是野生大豆高抗种子劣变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贮藏时间对大豆种子活力和若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恒温(30℃)抽真空密封贮藏研究贮藏时间对大豆种子活力和若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大豆种子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发芽率、出苗率、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重有降低的趋势,出苗期和开花期推迟,无效荚有增多的趋势,分枝数变化无明显规律性。相关分析显示,大豆种子活力与株高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与出苗期和开花期达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株高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底荚高和主茎节数的减少所致。种子活力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不同大豆基因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西部为风砂干旱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大多属春寒多风易旱区,是我省发展大豆生产主要灾害之一。为此,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鉴定筛选,为选育抗旱大豆品种,提供抗旱亲本材料是有意义的。 1986~1990年我们共进行了72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 鉴定方法分芽期鉴定与田间直接鉴定两种方法。芽期鉴定用蔗糖溶液-8巴浸种大豆,在人工模拟旱境条件下鉴定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凡发芽率高的和种子活力强的生育期间表现抗旱。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低温贮藏年限对小粒大豆种子活力及幼苗质量的影响,以3种不同熟期的小粒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贮藏年限处理,研究低温贮藏条件下小粒大豆种子活力及幼苗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不同小粒大豆品种的种子活力和幼苗质量相关指标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正常苗率及幼苗质量相关指标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种子浸提液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种耐贮能力有较大差异,东农690和吉林小粒6号种子的安全贮藏期为1年;九芽豆1号耐贮性较好,安全贮藏期为2年.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HgCl2浸泡大豆种子,研究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HgCl2能降低大豆种子活力,抑制幼苗生长和根系的发育,抑制幼苗呼吸作用及降低脂肪酸活力,但可提高大豆幼苗转氨酶及淀粉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焚烧的土壤提取液可使大豆种子活力明显下降、根系发育受阻、脂肪酸含量减少、子叶储藏物质的转化率下降、幼苗生长受阻、干物质积累减少.  相似文献   

7.
不同收获期春大豆种子贮藏后的活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播期(春播,夏播,秋播)下的春大豆在黄熟期,完熟期,过熟期收获的种子,经低温密封贮藏4年后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完熟期(R8)种子活力最高,过熟期(R8后)次之,黄熟期(R7)种子活力最低。与种子活力相应的生理生化指标;种子发芽势,种子发芽率,种子外渗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无冯完熟期种子表现为优。  相似文献   

8.
春大豆秋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大豆秋繁栽培技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32100马赵江陈长生春大豆由于成熟期前后处于高温、高湿季节,加上其需经历一个高温的夏季贮藏,故种子劣变严重。特别对于大粒种子,种子活力下降极其明显,严重时甚至影响大豆生产。在生产中,常将春大豆秋季繁种,即把春种...  相似文献   

9.
郝聪慧 《大豆科技》2009,(6):18-20,36
通过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大豆上应用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大豆种子可以提高种子活力,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光合速率、灌浆速度,提早成熟,增加叶片的SPAD值。以1.5A剂量增产效果显著,提高百粒重,可增产8.7%。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容重大豆品种种子发芽和种子内抗氧化酶的影响,为大豆种子合理储存提供理论依据.以容重不同的32个大豆品种为试材,经过3种人工老化处理(高温高湿、低温和渗透胁迫)后,测定了这32个大豆品种的种子活力、种子细胞膜透性、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分析不同容重品种对人工种子老化处理的响应机制.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氢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过氧化氢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过氧化氢浸种的大豆种子萌发期POD、SOD、PPO酶活性,电解质外渗率和种子发芽情况,旨在探讨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浸种可以提高大豆种子的活力和相关酶的活性.0.1%过氧化氢处理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和POD、SOD活性;0.01%处理明显提高种子的电解质外渗率和PPO活性.  相似文献   

12.
田艺心  高会  汪自强 《大豆科学》2011,30(1):153-157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除其自身的种子活力对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之外,一些物理因素如温度、水分、浸种时间和次数、电场以及一些化学因素如化学气体北学药剂、酸碱、金属离子、生物种衣剂、污灌、植物组织提取液、土壤有机化合物和土壤真菌等也可能对大豆种子萌发产生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文章对近几年在影响大豆种子萌发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大豆种子在人工模拟的低温冷害条件下萌发过程中,利用于PEG“引发”,可以减轻低温吸膨造成的伤害,提高出苗率、发芽指数、胚根鲜重、活力指数等.PEG“引发”贮藏年限较长的大豆种子,有缓解老化,提高种子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老化对大豆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晋豆19号大豆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40°C、100%RH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并对种子发芽指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以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种子的各发芽指标均逐渐降低, 相对电导率、外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铜锌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波浪式变化,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变化的总趋势是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而过氧化氢酶呈先升后降趋势。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用该老化方法评价大豆种子耐贮藏性的适宜老化时间在36~60h。在所测定的生理指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大豆种子活力快速下降相吻合,可作为敏感指标监测大豆种子的劣变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降解菌(Enterobacter sp.)对大豆莠去津毒害作用的缓解能力,以辽豆15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种子萌发和幼苗盆栽试验方法,对大豆生长前期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莠去津处理比较,降解菌能显著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减少电解质外渗和脯氨酸积累。同时,降解菌对大豆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豆经菌液处理后,其根系相关发育指标、胚芽和子叶重量均显著高于莠去津处理。可见,试验菌株能有效缓解生长前期莠去津对大豆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英淑  李学湛 《大豆科学》1990,9(4):317-322
以渍水造成大豆萌动种子的缺氧环境条件下,观察种子活力对渍水的反应与其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的关系,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与其细胞“膜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渍水环境中所能维持的活力状态,与子叶亚细胞结构受损程度趋势相一致,其细胞质膜受损与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增加为同步。随着渍水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子叶细胞质壁分离越加严重,细胞器及质膜受损加剧,外渗液的电导率加高;萌动种子耐清水能力品种间存在差异。耐性大豆,在清水条件下保持活力的时间长而强。渍水敏感品种进入萌动期早,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比耐性强的品种出现的早,但在继续清水条件下快速失去活力,质壁分离,细胞质及细胞器膜的受损出现的也早,显现了对缺氧环境的敏感性。表明大豆萌动种子的耐渍水性有其细胞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7种浓度的PEG溶液来创造大豆种子吸水的不同水势环境。结果表明:种子在低渗透势溶液中缓慢吸水比在清水中快速吸水,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明显提高,田间出苗率达极显著差异,同时提高幼苗干重、鲜重。大豆种子在-1.1860MPa的PEG溶液中吸水48小时,种子活力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盖钧镒$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王明军$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陈长之$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苏南京21009530钱冬梅,陈萃仁,席芳,等去荚菜用大豆贮藏生理和贮藏期限初探[J].中国蔬菜,1998,(1):32-33. 31孟祥栋,李曙轩温湿度处理对菜用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J].长江蔬菜,1992,(4)::35-36. 32唐桂香,董明远不同播期春大豆种子贮藏后的活力变化[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6):614-61…  相似文献   

19.
大气CO2浓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种子活力的影响,进行种子发芽对CO2增加的适应性响应研究.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开顶式气室(OTC)模拟CO2增加试验,选取东北三大主栽作物大豆、玉米和水稻为供试作物,设置两个CO2处理,分别为aCO2 (400 μmol· mol-1)和eCO2(700 μmol·mol-1).结果 表明:相比于对照(aCO2)处理,CO2浓度升高后,大豆种子的体积、百粒重、24 h吸胀速度、浸出液电导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了11.24%、10.53%、2.51%、27.72%、15.85%、19.75%和10.17%;虽然CO2升高未显著影响玉米种子百粒重,但其24 h吸胀速度和浸出液电导率分别降低了3.69%和8.62%,而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81.03%、75.00%、56.14%和81.68%;水稻种子的体积降低了21.35%,而其千粒重、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5.62%、5.19%、26.11%和32.21%.综合以上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作物种子活力的影响存在差异,从发芽指标来看,大气CO2浓度为700 μmol· mol-1时,种子活力表现为玉米>水稻>大豆.  相似文献   

20.
种子活力保持与提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婷  唐启源 《作物研究》2014,(4):435-439
介绍了种子活力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的采前采后处理、贮藏管理、播前处理等技术措施,并展望了种子活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