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时常引起血流动力学的一过性明显变化 ,临床常采用扩容、减少药物用量等方法来预防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对异丙酚诱导时所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4 0例食道癌手术病人 ,男2 2例 ,女 18例 ,年龄 6 0 - 72岁 ,ASAⅠ -Ⅱ级 ,术前无高血压心脏病史 ,ECG检查无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表现。1 2 麻醉方法和分组 :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均为 2 0例 ,术前 30分钟均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和苯巴比妥钠 0 1g ,组Ⅰ病人诱导采用芬太尼 5μg kg- 1、氟哌啶 0 1mg …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期对心血管抑制的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麻黄碱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B组在异丙酚加入麻黄碱0.1~0.12 mg/kg.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 min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A组在诱导后SBP、DBP和MAP显著下降(P<0.01),气管内插管后5 min SBP、DBP和MAP又再次下降(P<0.05).B组SBP、DBP、MAP在诱导后仅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后即刻SBP、DBP和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诱导后HR稍减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异丙酚混合注射可有效的减轻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是一种较为广泛使用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诱导快、麻醉深度易控、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毒性小、苏醒快而完全的优点;但该药可引起血压降低,心动过缓。近年来,临床对其副作用的防治办法进行了许多探索。麻黄碱是一个温和的α和β受体激动药,可产生血管收缩和心肌兴奋的作用,从而可预防异丙酚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的麻黄碱对异丙酚全麻诱导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应用英国捷利康公司生产的新型非巴比妥类速效静脉全麻异丙酚代替硫贲妥钠做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的麻醉剂,以观察该药在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3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用异丙酚原液静脉注射,Ⅱ组异丙酚原液注射后注射芬太尼。观察两组病人的心血管反应。结果:单纯异丙酚组和伍用芬太尼组均有血压下降趋势,伍用芬太尼组下降明显,幅度为9.98%,单纯异丙酚组心率加快12.5%,伍用芬太尼心  相似文献   

6.
章云飞 《中原医刊》1998,25(4):36-36
异丙酚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章云飞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450003)异丙酚是一种新的静脉全麻药,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我院用该药作全麻诱导,并与硫喷妥钠比较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60例,男4...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异丙酚麻醉诱导期间呼循环功能的变化特点,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 方法 90例心肺肝肾功能政党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异丙酚(P组),硫喷妥钠(S)组,乙咪酯(E)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静注P、S或E,琥珀胆碱1.5mg/kg、芬太尼2μg/kg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诱导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结果 3组血压(SBP、DBP、MAP)诱导后有程度不同的下降,其中P组对血压的影响最小,E组最剧。心率(HR0P组较稳定,S组诱导后持续性增快,插管内5min渐恢复,E组在插管即刻、1min显著性增快。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各时值、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P组诱导后、插管后1min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异丙酚对循环的抑制轻于硫喷妥钠,对减轻插管是地的应激反应优于乙咪酯,是目前应用较多、较好的全麻诱导药。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时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代华  柴伟 《医学争鸣》2003,24(16):1499-1499
临床资料 ASA 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普外科、胸外科患45(男21,女24)例,年龄20~60岁,体质量50~70kg.根据诱导时异丙酚用量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术前均采用阿托品0.5mg,安定10mg im.患入室后即行桡动脉穿刺,采用惠普HP1205A监护仪持续监测ECG,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2),记录入室后5min时的HR,  相似文献   

9.
将24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分成2组对比研究异丙酚(P组)和硫喷妥钠(S组)全麻诱导时对知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诱导后两组SBP、DBP、MAP均下降。P级改变幅度较小。且DB变化无显著差异性(P〉0.05);气管插管时,P组血压心率上升的幅度较小,与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认为异丙酚的作用强于等效剂量的硫喷妥钠,对抑制杆管时心血管反应优于硫喷妥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输平衡液减轻异丙酚麻醉诱导时心血管抑制反应。方法:4 0例择期全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平衡液组(P组) ,每组各2 0例。平衡液组在诱导前经颈内静脉15分钟内注入平衡液10ml/kg。两组均用异丙酚、芬太尼和琥珀胆碱静脉注射诱导。两组分别记录入手术室时的基础值、诱导前、用异丙酚后1、2分钟、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3、5分钟时的HR、SBP、DBP及CVP变化。结果:对照组SBP、DBP、HR、CVP在给异丙酚1min、2min后下降,插管后SBP、DBP、HR升高(P <0 .0 5 )。P组CVP在给异丙酚1min、2min后升高,插管即刻SBP升高(P <0 .0 5 )。组间比较P组在给异丙酚1min、2min后SBP、DBP、CVP要高于对照组(P <0 .0 5 ) ,插管后3min、5min的血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诱导前预输平衡液能明显减轻异丙酚麻醉诱导时心血管的抑制反应。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中由于二氧化碳(CO2 )气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常常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属超短效 β -受体拮抗药 ,可减弱围术期有害刺激引发的肾上腺素能反应。从而减少心肌氧耗 ,维护心脏功能。本文应用艾司洛尔预防CO2 气腹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并观察其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 4月~ 9月 6 0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病人 ,既往无心肺疾患史 ,ASAⅠ~Ⅱ级 ,男 2 4例 ,女 36例 ,年龄 2 5~ 6 0岁 ,体重 45~ 85 .5kg。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 ,苯巴比妥钠 0 .1g。麻醉诱导 :咪咪安定 0 .0 2~0 .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择期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mg/kg,RF组予瑞芬太尼2ug/kg,F组予芬太尼2ug/kg,3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1min、3min和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RF组血压和心率在诱导后和插管后均比诱导前降低(P〈0.05),而插管后与诱导后比无变化(P〉0.05);F组诱导后与诱导前比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插管后即刻、1rain和3min比诱导前升高(P〈0.05)。RF组诱导后和插管后血压和心率的降低比F组更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2ug/kg复合丙泊酚能有效地抑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时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反应 ,可加重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本文报告应用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择期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病人 46例 ,男 2 1例 ,女 2 5例 ;年龄 2 5~ 6 3岁 ;体重 5 0~ 82kg。既往无心肺疾患及内分泌疾患 ,ASAⅠ~Ⅱ级。随机将病人分为艾司洛尔组 (Ⅰ组 )和盐水对照组 (Ⅱ组 ) ,每组 2 3例 ,两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1.2 方法 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 ,东莨菪碱 0 .3mg。待病人入室平稳后 ,用 1%利多卡因及 0 .2 5 %布比卡…  相似文献   

14.
预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减轻丙泊酚乳剂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预先使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丙泊酚乳剂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200例ASAⅠ-Ⅱ级接受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4组:S10组、S15组、L组和P组,每组50例.各组患者于注射丙泊酚前均在前臂结扎一可充气止血带(压力为70 mmHg)人为阻断血流,分别被给予以下试验药物:舒芬太尼10 μg(S10组)、舒芬太尼15 μg(S15组)、利多卡因40 mg(L组)和生理盐水3 ml(P组),注射完毕1 min后松开止血带,均再注射1%丙泊酚2 mg/kg,依Ambesh四分法评价并记录丙泊酚注射疼痛发生率和程度,记录病人麻醉前(T0)、预注药后(T1)和注丙泊酚后(T2)三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预注试验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S10组、S15组及L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44%,36%,22%)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P组(80%,P<0.01),但S10组、S15组镇痛效果不如L组(P<0.01).S15组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有效性要优于S10组(P<0.05).结论 预注舒芬太尼能显著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不宜使用利多卡因时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要求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ASA1或2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40)、利多卡因组(B组,n=40)、舒芬太尼组(C组,n=40)。A组直接注射丙泊酚,B组在前臂扎橡皮止血带,静脉推注利多卡因50mg,3min后松开注射丙泊酚,C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10μg,3min后注射丙泊酚。结果:C组和B组都能明显降低丙泊酚的注射痛(P<0.05)。结论:舒芬太尼能显著降低丙泊酚的注射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8滞对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52例病人随机分成3组,Ⅰ组直接静注fentanyl2ug/kg+propofol2mg/kg进行诱导。Ⅱ组先经T5-T6椎间隙穿刺置管行硬膜外阻滞,平面为T1-T10。Ⅲ组为经L4-L2椎间隙穿刺置管,麻醉平面为Ts-S5。待平面确定后12min行麻醉诱导,Ⅱ、Ⅲ组服用均为fentanyl2ug/kg|propo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甲氧明联合阿托品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Ⅰ组作为对照组常规诱导,其余两组分别在全麻诱导时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甲氧明2mg(Ⅱ组)和阿托品0.5mg+甲氧明2mg(Ⅲ组)。三组中当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20%时追加麻黄素10mg。记录诱导前基础值和诱导后1min,3min,5min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值及麻黄素追加的例数。结果:与基础值比较,Ⅰ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明显变化(P<0.05),麻黄素的追加次数明显超过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有明显变化(P<0.05);Ⅲ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氧明能有效地降低低血压的发生,阿托品能够预防心率减慢,甲氧明与阿托品联合应用使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的影响。方法80例行全身麻醉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分别静注利多卡因1mg/kg(L1.0组)、1.5mg/kg(L1.5组)、2mg/kg(L2.0组)或0.9%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后,再静注丙泊酚10mg/15s,直至改良清醒镇静(oaa/s)评分为1-0分为止。记录麻醉诱导前后HR、MAP、spO2,各组丙泊酚总用量、麻醉诱导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L1.0、L2.0组麻醉诱导后HR与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麻醉诱导后MAP与基础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L1.5组和L2.0组丙泊酚用量及诱导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静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用量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r=-0.600,P〈0.01)。发生注射痛的患者:c组有10例,L1.0组有2例,而L1.5组和L2.0组未发生。发生呼吸抑制:C组中有5例,L1.0、L2.0组各有2例,L1.5组有1例。发生低血压:C组有6例,L1.0组有2例,u.5组有1例。结论利多卡因2mg/kg联合丙泊酚用于麻醉诱导可增强丙泊酚镇静催眠效果,减少其用量和不良反应,且两者呈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素预防老年病人丙泊酚诱导期间低血压的作用。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组Ⅰ(麻黄素0.1mg/kg)、观察组11(麻黄素0.2mg/kg),每组20例,丙泊酚诱导前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麻黄素。测定基础值后,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丙泊酚诱导后2、3min、气管插管后2、3min和手术开始前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丙泊酚诱导后,观察组中血压降低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其中观察组Ⅱ更加显著(P〈0.01);丙泊酚诱导后对照组、观察组Ⅰ与观察组Ⅱ心率均显著减慢(P〈0.01)。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收缩压(SAP)〈70mmHg,而在观察组Ⅰ中仅有1例。结论:预先静注小剂量麻黄素可显著减轻老年病人丙泊酚诱导期间血压降低的程度,但不能完全阻止低血压的发生。低血压的发生与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有关,小剂量麻黄素0.2mg/kg比麻黄素0.1mg/kg能更有效的预防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