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60%的女性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与绝经后相比,未绝经女性卵巢功能旺盛,可持续大量分泌雌激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已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数十年,大量循证证据表明,单用OFS和加用OFS均可降低未绝经女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并改善生存。部分OFS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SOFT/TEXT研究12和13年随访、STO-5研究20年随访、亚裔人群的ASTRRA研究8年随访)近期陆续公布,进一步证实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加用OFS可显著降低10年以上的复发风险,提高治愈可能。monarchE和NATALEE研究显示,部分CDK4/6抑制剂叠加在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含有药物去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GnRHa)]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时仍可进一步增加生存获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召集了国内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临床专家,在2021年版的基础上共同商讨编制了《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本共...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年轻化趋势显著,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时仍为绝经前状态[1]。据统计,中国绝经前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50%~60%激素受体为阳性,辅助内分泌治疗是降低这类患者复发风险的重要手段,如采用他莫昔芬治疗5~10年已经成为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内分泌治疗方式[2-5]。  相似文献   

3.
4.
5.
6.
韩颖  李青 《癌症进展》2012,10(4):341-345
正乳腺癌已经成为当今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于乳腺癌认知程度的增加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在早期即可确诊并及早进行治疗。多项研究已经证实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生育期女性,雌激  相似文献   

7.
8.
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组就新辅助治疗的目的、适应证、评估规范、手术治疗原则及新辅助系统治疗的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和阐述,结合近两年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学术理念,对新辅助治疗临床实施规范和治疗原则予以更新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可以提供铁、锌、铜、锰、钴、氟、碘、硒、钼、铬等多种人体微量元素,广泛应用于需要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其临床合理用药,特邀请全国专家组成员,在系统性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参考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ASPEN)指南,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多次交流讨论,达成此共识。本共识基于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为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临床用于危重症、中重度烧伤、围手术期、肿瘤、老年、透析、肠瘘及短肠综合征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第5位,约70%的初诊患者和85%的复发性患者可能合并腹膜转移。卵巢肿瘤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这会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有23%的患者确诊时伴有恶液质。卵巢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与预后相关,定期评估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估卵巢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肥胖女性患卵巢癌后死亡率更高,超重或肥胖的卵巢癌患者应控制体重,运动和营养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2008年后子宫内膜癌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12年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5位。与消化道恶性肿瘤不同,子宫内膜癌发生恶液质的概率较低,相反,肥胖或超重患者比例较高,约68%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伴有肥胖。肥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易合并代谢性疾病增加死亡风险;肥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肥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化疗药物代谢异常影响疗效。因此,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个体化营养评估与营养干预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乳腺肿瘤整形与乳房重建在国内新的临床应用趋势,更鉴于新的循证医学数据不断累积,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召集外科、整形、放疗、内科、病理等多学科专家,在《乳腺肿瘤整形与乳房重建专家共识(2018年版)》的基础上共同商讨制定了《乳腺肿瘤整形与乳房重建专家共识(2022年版)》,2022年版新增了腔镜乳房重建、胸肌前乳房重建及乳房重建的个案管理等内容,并将初版的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切除章节更名为保守性全乳切除,并做了大量内容补充及更新。共识也对胸肌前乳房重建、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flap,DIEP)手术等临床热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相信本次更新会给各层级医院提高乳腺肿瘤整形及乳房重建临床水平,提升治疗规范化,优化治疗结局助力,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铂类药物晚期乳腺癌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社会负担巨大。目前,化疗仍是晚期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其中铂类药物是乳腺癌化疗的常用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深入探讨晚期乳腺癌中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针对其临床适宜阶段、方案、疗效、不良反应提出合理建议,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中早期(Ⅰ~Ⅱ期)乳腺癌占比为73.1%。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制定的主要依据为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但其对于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存在一定不足。多基因检测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对不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预测疗效, 从而指导乳腺癌辅助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决策。共识专家组根据多基因检测工具的特点、验证结果及工具可及性, 并结合临床实践, 针对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早期乳腺癌, 将Oncotype Dx?(21个基因)、MammaPrint?(70个基因)、RecurIndex?(28个基因)以及Breast Cancer Index?(7个基因)的结果判读及临床应用进行说明, 并对各工具的开发和验证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共识有助于指导和规范多基因检测工具的临床运用, 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精准化治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乳腺癌患者营养状态与疾病治疗效果、复发风险、死亡风险及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适当的营养治疗不仅帮助乳腺癌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生活习惯,增加治疗耐受性,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乳腺癌患者的营养监测与治疗不容忽视,应当与抗肿瘤治疗并重。相对营养不足而言,乳腺癌患者营养过剩的发生率更高。营养过剩可引起身体损伤、生活质量下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增加以及持久的心理社会问题等不良后果。乳腺癌确诊后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即使采取有效的营养治疗措施,并且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定期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内分泌治疗已经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接受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治疗后短期效应(雌激素抑制效果)和长期生存(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且完成术后标准化疗和内分泌治疗(OFS联合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的435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雌激素抑制效应有影响的因素,并运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对患者DFS有影响的因素。结果:OFS治疗后,年龄≤35岁患者雌激素抑制失败率为8.7%,显著高于35~40岁患者1%的雌激素抑制失败率(P<0.05);不同OFS药物如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的雌激素抑制作用基本一致(P>0.05)。内分泌治疗方案(HR=0.49,P<0.05)、腋窝淋巴...  相似文献   

18.
晚期乳腺癌预后较差,疾病特征复杂,后线解救治疗较为困难,但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晚期乳腺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基因靶向治疗使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基因检测是分子分型诊断、遗传风险预测、疗效监测、耐药提示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手段,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病理诊断、靶向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模式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共识专家委员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归纳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热点问题,深入探讨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适用人群和临床意义、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检测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循环肿瘤DNA、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的应用,总结规范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中使用的注意事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基因检测,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基因检测信息,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