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院自1996.5~2000.7对1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进行了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显微镜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考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9-05—2021-02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开颅大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大骨瓣组,28例)和显微镜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小骨窗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廊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血肿引流组及保守组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三组间颅内感染、再出血、死亡及临床治愈的差别。结果手术组及引流组患者在颅内感染、再出血、死亡及临床治愈无差别。保守治疗死亡率较前两组患者高。讨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去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2—2019-03间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以及格拉斯预后(GOS)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以及GOS优良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和GOS优良率。  相似文献   

5.
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附6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以基底节区最为常见,当出血量较多时,需要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减轻高颅压及脑疝,过去常用颞部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后去骨瓣减压,自1999年来笔者采用小骨窗直视下清除血肿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12—2015-12间收治的84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双侧开颅手术,观察组采取单侧开颅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嗅神经损伤、精神障碍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优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效果优于双侧手术入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小时内复查CT显示,26例血肿清除90%以上,8例血肿清除70%~80%以上。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术后再出血所致的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术后生存34例,随访3~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I级7例,Ⅱ级13例,Ⅲ级9例,Ⅳ级4例,V级1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止血确切,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良好,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超早期直切口小骨窗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约占脑卒中的10%.但死亡率却是脑卒中的50%。基底节区出血是HICH中最常见.致残率也是最高的一型,占脑出血的70%.其治疗方法亦多翻。自2002年至2005年,本院有选择性的收治了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采用超早期直切口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行血肿清除术。取得了校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微创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微创组28例,采用经侧裂微侵袭入路手术;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的疗效. 结果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救治方面,微创组的近期优良率53.6%(15/28)和病死率17.9%(5/28),与对照组近期优良率46.2%(12/26)和病死率15.4%(4/26)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297,P=0.586;χ2=0.000, P=1.000).但微侵袭组的远期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ADL Ⅰ~Ⅲ级(63.2%,12/19)优于对照组(23.6%,4/17)(z=-2.189,P=0.029). 结论微侵袭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传统血肿彻底清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本院地处基层,尚未装备神经外科显微镜,既往多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欠佳。2007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总结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60例基本痊愈(GOS 4~5分)52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继发性脏器衰竭,自动出院3例。术后对52例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达到I级10例(19.23%),Ⅱ级16例(30.76%),Ⅲ级14例(26.92%),Ⅳ级9例(17.31%),V级23例(5.4.77%)。结论科学规范实施心理、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中存活53例(88.33%),死亡7例(11.67%)。结论显微镜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能在直视下止血,且颅骨缺损小,不需手术修补。早期手术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和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小骨窗组给予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巴氏指数(BI)(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并发症。结果 与传统组相比,小骨窗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小骨窗组术后1周GCS评分较传统组高(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小骨窗组BI较传统组高(P<0.05);小骨窗组并发症发生率3.33%较传统组26.67%低(P<0.05)。结论 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可促进患者昏迷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和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小骨窗组给予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巴氏指数(BI)(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并发症。结果 与传统组相比,小骨窗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小骨窗组术后1周GCS评分较传统组高(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小骨窗组BI较传统组高(P<0.05);小骨窗组并发症发生率3.33%较传统组26.67%低(P<0.05)。结论 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可促进患者昏迷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实施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6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实施显微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评分本组出院时恢复良好8例(50.0%),中残4例(25.0%),重残2例(6.25%),植物生存0例(0),死亡2例(6.2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实施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血肿清除术疗效较好,重残率及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发病急,重残率、死亡率高.本文报告本院自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96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合并脑疝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病例,采用额颞部骨窗开颅,去骨瓣减压,微创皮层造瘘,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清除脑内血肿和止血。术后追踪6个月,采用功能独立性测定(FIM)进行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结果 60例中,死亡9例,死亡率15%。术后随访6~24个月,失访1例,对存的活50例根据FIM of ADL进行评定,结果其中完全独立3例,基本独立4例,极轻度依赖绝大部分独立5例,轻度依赖大部分独立12例,中度依赖小部分独立15例,重度依赖4例,极重度依赖3例,完全依赖4例。结论 采用额颞部骨窗开颅,微创皮层造瘘,就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和止血的方法,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量20~40 mL)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19-02间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量20~40 mL)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24例。常规组实施非手术治疗,手术组基于非手术治疗实施CT引导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肿的体积和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4天、28天,手术组血肿体积较常规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预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应用于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量20~40 mL)患者,能明显缩小血肿体积,促进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所导致的颅内双侧血肿的手术策略,以提高此类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颅脑创伤中心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由同一术者手术治疗的97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头CT所示,将患者分为三型,Ⅰ型:着力侧硬膜外血肿为主(20例),Ⅱ型:着力侧硬膜外血肿量与对冲侧血肿量(硬膜下血肿或者脑挫裂伤伴实质内血肿)相当(29例),Ⅲ型:对冲侧血肿(硬膜下血肿或者脑挫裂伤伴实质内血肿)为主(48例)。对上述三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结果〓Ⅰ型患者主要先行着力侧的硬膜外血肿手术处理,对冲侧根据术前(达到手术指征同期手术)及术后(复查CT,血肿增多达到手术指征即手术,未增多则行颅压监护)情况决定是否手术;Ⅱ型患者术前双侧血肿未达手术指征根据GCS评分及瞳孔决定是否手术,达到手术指征则行同期双侧血肿清除;Ⅲ型患者先行着力侧钻孔引流,再行对冲侧血肿清除,术中使用超声检查着力侧血肿决定进一步治疗。根据GOS评分判断患者预后,其中预后良好45例,轻度残疾22例,重度残疾11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8例。结论〓对冲性颅脑损伤双侧血肿患者根据术前头CT血肿分型采取针对性的手术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