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受益人群对地氟病的认识,查找改水降氟工程停用原因。方法在开封县48处改水降氟工程所辖村随机抽取1440户中2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氟病区群众对该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测试及格率仅为18.79%,男性村民及格率为20.44%,女性村民及格率为17.27%,两间有显性差异;不同化程度村民间对地氟病相关知识了解也存在显性差异;村民知识来源51.28%为村、乡级医务人员;停用报废工程所辖区群众地氟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差,与工程正常运转地区所辖群众地氟病相关知识知晓了解程度之间存在非常显性差异。结论改水地区群众地氟病防治知识了解得很少,影响了改水工程的正常运转,氟病区急需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地氟病病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和降氟改水工程水质情况,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的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对历史氟病区的居民饮水和降氟改水工程井水含氟量进行普查。对未改水的历史氟病区,调查当地出生生长的8-12儿童氟斑牙和成人Ⅱ ^0以上氟骨症。结果采集已改水的55个村的23眼工程井水92份,水氟值均小于1.0mg/L。调查未改水的氟病区村279个,采水1101份,经检验确定非病区2个,轻病区171个,中病区69个,重病区37个。调查8-12岁儿童4270人,查出氟斑牙1245人,患病率为29.16%;调查成人23718人,查出II。以上氟骨症患者189人,患病率为0.80%。结论察右后旗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有277个,病区居民的氟斑牙、氟骨症患病率较1982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于雷 《职业与健康》2017,(3):392-395
目的了解锦州地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工程运转与使用情况,并调查水氟含量及儿童氟斑牙、成人氟骨症的病情分布情况,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每个病区村开展改水情况调查和居民饮用水的水氟含量检测,对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6 301人)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对病区村20岁以上且在当地居住5 a以上的居民(40 391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检出的临床氟骨症患者进行右上、下肢X线拍片检查。结果锦州地区现有病区村428个,改水率为93.0%,改水工程正常使用率为85.9%,水氟含量合格率为74.9%。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4%。成人氟骨症临床检查40 391人,检出临床氟骨症病例数163人,临床检出率为0.40%,经X线诊断确诊90人,患病率为0.22%。未喝上合格水的仍受到地方性氟中毒威胁的居民达8万人,氟斑牙检出率大于30%的村屯有17个。结论锦州地区仍有部分村屯未进行改水或水氟值超标,儿章氟斑牙和氟骨症患病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阳市饮水高氟暴露情况和改水降氟工程使用情况.[方法]对2003年安阳市开展的地氟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居民饮水氟含量和改水降氟工程使用情况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安阳市所属各县(市)的87个乡镇合计检测3 392个自然村的饮水,水氟含量超标(≥1.1 mg/L)的452个村,占13.32%.水氟含量超标村所占比例,内黄县、滑县、安阳县、汤阴县分别为28.65%、24.43%、7.01%、7.82%,林州市调查的自然村均未超标.调查水氟超标的4个县的472处改水降氟工程,正常使用的占90.46%,正常使用率内黄县、滑县、安阳县、汤阴县分别为97.69%、100.00%、99.35%、59.00%;检测正常使用改水降氟工程的村的饮水,氟含量合格率为68.62%,4县合格率为29.61%~98.43%.[结论]安阳市农村部分饮水氟含量超标;改水降氟工程正常使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张继卫 《职业与健康》2014,(17):F0002-F0002
目的了解西安市阎良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工程15年来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降氟改水防病效果,为调整饮水型氟中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农村饮水现状和改水工程正常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测定末梢水和儿童尿氟含量;儿童进行氟斑牙诊断,成人进行氟骨症诊断。结果病区村全部改水,管道入户率为100%,病区村改水工程设备10年来运转正常,受益人口达26.3万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13%;成人氟骨症临床患病率为1.82%;水氟含量合格工程52个,合格率为100%。结论降氟改水是降低饮水型氟中毒发病的有效措施;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和成人氟骨症临床患病率比改水前明显下降,应继续注意病情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高氟区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及地氟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氟区农村居民对饮用水满意度、需求及对饮水卫生、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农村卫生安全供水,实施饮水防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入户访谈及问卷调查方法,对187名农民进行调查.结果 农民饮用村集中供水达100%,但水处理率为0;61.5%的农民对饮用水水质不满意,改水用户对改水前后水质的满意率分别为41.9%和62.8%(χ~2=3.78,P>0.05);仅有13.9%的居民听说过介水传染病,32.1%的居民听说过地方性氟病,70.8%的农民不清楚地方性氟病的表现,81.9%的居民不知道饮水降氟方法.结论 农村居民对饮水卫生、地方性氟病的了解不足,获取饮水卫生、地方性氟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也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掌握郑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和病区村降氟改水进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全市所有登记在册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为调查对象,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采集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进行水氟含量测定,并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对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调查。结果共调查232个病区自然村,截止2016年共完成220个病区村的降氟改水,改水率达94.83%;正常使用村数210个,正常使用率为95.45%。232个病区村中,水氟含量≤1.2 mg/L的村190个,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0.00%的村217个,其中有8个病区村水氟含量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超过控制标准,按照评价结果判定标准,我市共有183个病区村实现控制目标。新郑市、荥阳市达到地方性氟中毒控制标准。结论郑州市改水降氟预防控制饮水型氟中毒工作成效显著,今后应加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陕西省清涧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现状、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目标人群氟中毒知识知晓情况及降氟效果,为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9年对清涧县3个自然村进行调查,8~12周岁所有在校儿童采用Deans法进行氟斑牙检查,16周岁以上人群全部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在进行氟斑牙、氟骨症检查的人群中随机各抽取30名采集即时尿样检测氟含量,在未改水调查村按东、西、南、北、中随机采集5份水样,已改水调查村随机采集3份末梢水和1份出厂水检测氟含量;目标人群采用问卷方法调查氟中毒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检测水样14份,改水工程1处,出厂水水氟为2.30 mg/L,末梢水水氟均值2.17 mg/L,均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未改水村共采集10份水样,水氟均值2.52 mg/L,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42.47%,氟斑牙指数0.42,16周岁以上人群未检出氟骨症患者;目标人群氟中毒知识知晓率达标。结论:饮水型氟中毒依然流行,改水防治任务艰巨。今后要加大病区改水步伐,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水氟现状、改水进度、工程运行情况及防治效果,为进一步 改水降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天津市全部涉农区的1/3乡镇中的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开展饮用水氟含 量、改水情况和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调查。结果 2016 年共调查天津市733 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 改水率为71.76% (526/733),改水村中水氟合格村占60.46% (318/526);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合格的占 56.48% (109/193),停用和报废率为12.44% (24/193)。共检查47117 名8~12 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 为40.85%,不同改水方式地区氟斑牙患病率不同,集中连片管网和市政管网改水方式覆盖地区的儿童氟 斑牙患病率较低。结论 天津市改水降氟防治饮水型氟中毒颇有成效,尤其是集中连片管网和市政管网改 水方式覆盖地区效果显著,但受高氟危害的病区依然存在,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关键词:饮用水;饮水型氟中毒;改水率;降氟改水工程;氟斑牙;患病率;改水方式 中图分类号:R59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11 0814 05  相似文献   

10.
寿光市是山东省重点地氟病区之一,自1992年开始,我们在全市进行了饮用水氟含量调查,对查出的高氟村落实了以打深水井为主的降氟改水措施。为了解降氟效果,1998~1999年我站对全市饮水井氟含量进行了复查,并对改水后高氟水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采样与水氟测定方法 在平水期对每个村集中供水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浦北县地方性氟中毒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宗江  陈明波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39-1140
[目的]了解浦北县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现况,为制订地氟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对浦北县高发区福旺镇进行调查。[结果]检测55份未进行降氟改水工程的水样,水氟范围为1.39~2.70 mg/L,全部超标;检测2处降氟改水工程的水样8份,水氟为0.20 mg/L,未超标;检查1535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80%,各村患病率为0.85%~8.57%;检查529名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患病率为10.40%。[结论]浦北县地氟病病情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赤峰市松山区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区域饮水氟含量与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以及正常运转的改水降氟工程饮水氟含量情况,以期为当地制订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2012年对赤峰市松山区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地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以及正常运转的改水降氟工程水氟情况进行调查;其中饮水氟含量检测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临床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结果调查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的84个自然村,水氟范围为1.23~4.95mg/L;检查8~12岁儿童2 813人,检出氟斑牙1 146例,氟斑牙率为40.74%,氟斑牙指数为0.91;中度以上氟骨症患病率0.30%;调查的258处正常运转改水降氟工程中水氟达标为168处,合格率为60.00%。结论本次调查显示赤峰市松山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仍然较重,同时40%的改水降氟工程因管理不善、使用年限过长而导致水氟超标或报废,应该加快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改水工程可持续性防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宿迁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其效果,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设计专用调查表,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分析2003~2005年降氟改水工程水氟监测结果;2005~2006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病区村的氟斑牙患病率调查.结果:全市现有病区村788个,已完成改水612个,其中正常供水的584个,占74.11%.2002~2005年改水工程水氟监测结果显示,水氟的超标率逐年增加,2005年水氟超标率达17.58%,水氟含量最高为3.25 mg/L.与2002年相比,2004、2005年水样超标率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33、5.46,P值均<0.05).与1983~1985年调查相比,2005~2006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69.68%下降到45.18%;其中泗阳县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53.06%.结论:采用降氟改水措施后,虽然宿迁市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下降较大,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原因可能有:水氟回升,其他摄氟途径以及氟斑牙统计指标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章丘市改水降氟工程运转情况及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调查表,对章丘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村改水后的工程运转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居民饮用水水氟含量;抽样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结果]42处工程正常运转的18处,占42.86%;饮用水氟含量为0.31~2.33mg/L,合格率为50.00%;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1.88%,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结论]改水降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改水降氟工程的管理,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寿光市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寿光全市范围内进行降氟改水工程饮水氟含量调查和高氟地区地氟病病情调查。[结果]调查改水降氟工程554处,其中工程年限在15年以上的占66.96%;水氟含量3.67~0.14mg/L,查出氟含量〉1.0mg/L的高氟水源136处(中病区40处,轻病区96处),占24.55%,分布在7处镇(街道),受害人口122195人。在水氟含量≥1.6mg/L村调查8~12岁儿童4500名,查出氟斑牙患者1982例(极轻577例、轻度980例、中度302例、重度123例),患病率为44.04%,斑釉指数为0.92。在5处高氟区镇(街道)调查16岁以上居民36802人,查出临床诊断氟骨症患者(轻型)700例,患病率为1.90%。[结论]寿光市部分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仍然存在部分氟斑牙和氟骨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淮北市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淮北市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为改水降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样采集淮北市市辖3区所有行政村的生活饮用水,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水氟超标率为21.65%;市辖3区水氟含量不均衡;深水井水氟超标率明显低于浅水井(2.93%〈27.97%)。结论打深井是改水降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日照市各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AIDS的态度行为,为日照市开展AIDS/HIV健康教育奠定基础。方法对日照市的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政府官员、宾馆服务人员等4类人群进行AIDS知识与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政府官员的知晓率为83.38%,城镇居民为72.45%,服务人员为72.33%,农村居民为66.36%。结论日照市各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饮水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饮水知识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8个居委会401名成年居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饮水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1.3%的被调查者不知道每日最少饮水量为1200ml。超过80%的人不知道长期饮水不足可能导致高血压、头痛、中风、冠心病等疾病,甚至有18.0%的人不知道饮水不足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结论成都市成年居民饮水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有必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健康饮水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商洛市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示范区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情况,掌握高危人群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在高危人群中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商洛市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内的宾馆和酒楼服务员、美容美发人员、性病门诊患者等进行AIDS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达到85%以上,但对日常生活是否传染艾滋病不甚了解,来自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艾滋病知晓率有差异,高危人群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对HIV感染者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但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意愿较高。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必须加强综合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应根据人群不同,侧重面应有所调整。对高危目标人群开展上岗前艾滋病健康教育,树立健康观念和态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制定无锡市农村安全饮用水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农村居民饮水状况,饮用水习惯和理念以及水井结构、粪便处理的建筑设计及肠道传染病发病等情况。采用现场询问填表、水质采样检验、危害性分析及因果分析图,寻找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结果无锡市的危险水型为井水,井水的危险指标是致病菌、粪大肠菌群、硝酸盐氮;接触危害因素的途径是人饮用井水;造成井水生物及有机物污染主要环节为窨阱、阴沟、化粪池的漏水渗水问题;导致这么多居民饮用井水原因是不良饮用水习惯和观念。结论不安全井水影响着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措施,以预防井水中致病生物和硝酸盐氮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