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对13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预防及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因素众多,避免感染的重点在于有效预防,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采用积极的手术清创去除补片是促进创口愈合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美国巴德聚丙烯锥型填充物度成型补片(1998年-2003年),和聚丙烯3D补片(2003年-2004年)对482例成人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回顾性分析48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切口感染率为0.62%。结论预防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是严格手术操作规范;对于已经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人,应进行正确治疗,早期可先行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感染没有控制,应当再次手术去除补片。二次手术应尽量不用补片。  相似文献   

3.
徐祖兴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40-3041
目的 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确诊腹股沟疝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尿潴留、切口出血、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尿潴留、切口出血、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操作简单、所用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对患者损伤小,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腹股沟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尿潴留、切口出血、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操作简单、所用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对患者损伤小,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与传统方法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40%,传统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80%。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切口感染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虽然有异体高分子材料植入,但并不增加术后切口感染几率,严格遵守无菌手术原则才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94例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5±5)min/侧,全组病人伤口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2~34个月,平均20个月,目前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片修补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次手术选择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简便可靠、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但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规范操作,术前术后要特别注意纠正导致疝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例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例中我院手术后7例感染,浅层感染6例,深部感染1例,均经局部换药后治愈;2例为院外手术后切口反复溃烂、流脓半年以上,经手术取出补片后治愈.结论 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重在预防,一旦发生早期可行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取出补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放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共收治的1 553例腹股沟疝患者,统计并对比术后放置引流与未放置引流患者切口感染率。结果:1 553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不同程度切口感染患者55例(3.54%),其中术后放置负压引流1 192例,发生感染30例(2.51%),未放置负压引流361例,发生感染25例(6.93%),放置引流与否对术后切口感染存在相关关系,统计学存在差异(P=0.00)。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中放置负压引流,能有效引流术区渗液,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肠粘连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建议.方法: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239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肠粘连分为粘连组与未粘连组,分析影响术后并发肠粘连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术后患者239例,发生肠粘连20例,发生率为8.37%;粘连组年龄≥60岁、有腹部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永嘉地区腹股沟疝患病率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患者慢性疼痛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法对2 718例有效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对27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2 718例检出105例为腹股沟疝,患病率为3.86%(105/2718),其中腹股沟斜疝85例(80.95%),腹股沟直疝20例(19.05%),>60岁、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超重、吸烟、有家族史和诱因者腹股沟疝患病率相对更高(P<0.05).性别、从事重体力劳动、家族史和诱因是腹股沟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78例性无张力修补患者,45例(16.19%)出现慢性疼痛,腹股沟严重程度越高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越高,≤47岁、再次手术、局部麻醉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47岁、再次手术患者慢性疼痛程度均较高(P均<0.05),再次手术为术后慢性疼痛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股沟疝以斜疝为主,性别、劳动强度、家族史和诱因与腹股沟疝密切相关,无张力修补治疗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重复手术创伤与慢性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果 《四川医学》2010,31(8):1155-1156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腹股沟疝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无张力疝修补组各30例,其中传统组采用Shouldice修补法。张力疝修补组采用由美国外科公司泰科慢医疗集团产品(Surgipro Hernia-Mate Plug),即由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结果无张力修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疼痛,而且并发症和复发率低,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普理灵疝装置(PHS)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作者单位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的60例使用PHS行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6min~65min,平均手术时间40min,仅1例术后1d内伤口仍有轻微疼痛,其他患者均无明显痛感.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接受传统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设立为B组以及同期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50例,设立为C组。结果 C组手术时间最短,下床活动时间最早,平均住院时间最短,平均住院费用最多。A组手术时间最长,下床活动时间最晚,平均住院时间最长,平均住院费用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6、5.236、3.537、10.7836,P<0.05)。A组术后发生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而C组无一例发生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随访1~3年,A组复发率最高,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各具优缺点,手术应根据疝的类型、疝环和耻骨肌孔缺大小、周围腹横筋膜薄弱程度等具体情况并兼顾患者个体的差异来选择合理的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15.
马译兵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138-139
目的对比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3月在我院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36例.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腹沟股疝患者30例设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1±3.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7.5±5.4)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0±0.6)d,明显快于对照组(4.3±1.2)d,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4.1±1.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6.2±2.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3.9%,其中尿潴留1例,阴囊血肿及水肿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3.3%),对照组尿潴留4例,阴囊血肿及水肿6例,切口感染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人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B组(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各45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平均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相似,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低,因此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华  袁慧 《西部医学》2013,25(7):1048-1049,1051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05例原发性腹股沟疝病例分为对照组50例,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55例,予以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止痛药使用次数、体温变化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切口感染、切口疼痛、阴囊水肿、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异物感、缺血性睾丸炎等并发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2010年6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12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随访1年--4年,对其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9.5%),无复发病例,其中阴囊积液3例(切口感染1例),神经损伤伴慢性疼痛1例,膀胱损伤2例,输精管损伤1例,血管损伤1例,尿潴留4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恰当的术后处理是防止老年腹股沟疝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闯修  韩永江 《吉林医学》2012,33(23):5028-5029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点。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疝环充填物和修补网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2例腹股沟疝的临床病例。结果:患者术后第1天均能起床活动,切口疼痛多在1~2d内消失,术后阴囊血肿2例,术后无切口感染、排斥反应,术后随访3个月~4年45例,无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更优于传统术式,同时减少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比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8年成人腹股沟疝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1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0.30%,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