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寻求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更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6例替牙期Ⅱ1患者将Clark的Twinblock矫治器改良,去除口外弓、头帽,将磁力引入口内矫治器中,即磁力双牙合垫矫治器,作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疗效与Twinblock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winblock有同样的功能矫治效果,统计结果显示,磁力矫治器组B-CFH,|-NA角,|-SN角增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力双牙合垫矫治器能取得确切的功能矫治效果,更适合低角及上切牙角度正常的Angle Ⅱ1患者.  相似文献   

2.
磁力双He垫矫治器早期功能矫治骨性Ⅱ类错He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求早期骨性Ⅱ类错He更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6例替牙期Ⅱ^1患者将Clark的Twinblock矫治器改良,去除口外弓、头帽,将磁力引入口内矫治器中,即磁力双He垫矫治器,作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响测量对比分析,疗效与Twinblock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winblock有同样的功能矫治效果,统计结果显示,磁力矫治器组B-CFH,⊥-NA角,⊥-SN角增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力双He垫矫治器能取得确切的功能矫治效果,更适合低角及上切牙角度正常的AngleⅡ^1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SNB角增加1.28°,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结论 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有效地将Twinblock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正器联合以矫治复杂的AngleⅡ类错牙合。方法 :本实验将传统的Twinblock矫治器加以改良 ,通过改变固位装置 ,去除上颌唇弓 ,能较好地与方丝弓矫治器协调 ,在临床上矫治了 1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Ⅱ类错牙合。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正、侧面轮廓明显改善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磨牙关系为AngleⅠ类。结论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联合方丝弓矫正器能迅速、有效地矫正AngleⅡ类错 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托式唇挡垫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全托式唇挡垫矫治器对20例乳前牙反牙合患儿进行矫冶,并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前牙反牙合2~8周内得以解除;疗程6个月;矫治结束SNA角增大(P〈0.05),ANB角减小(P〈0.01);上唇至E线距离减小(P〈0.01),下唇至E线距离增大(P〈0.01)。结论全托式唇挡垫矫治器固位良好,能有效矫治乳前牙反,改善患者的侧貌,促进A点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功能矫形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垫矫治器矫治安格尔Ⅱ类错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了解双垫矫治器 (Twinblock)对Ⅱ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 1 1例AngleⅡ类病人 ,男 6例 ,女 5例 ,最大 1 3岁 ,最小 9.5岁 ,均为替牙期及恒牙早期 ,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为下颌后缩及轻度上颌前突 ,左手腕骨片多数显示为生长发育的高峰前期。结果 平均疗程 7.3个月 ,X线头影测量结果的骨骼改变主要为SNB角增大 ,平均增大 1 .81 9° ,ANB角减小 ,平均减小 2 .43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 双垫矫治器用于早期Ⅱ类的功能性矫治可取得明显的骨骼及侧貌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 方法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 结果 SNB角增加1.28o,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 结论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 方法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 结果 SNB角增加1.28o,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 结论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3,(10):719-720
目的观察在垫矫治器基础上使用钕铁硼永磁体矫治乳牙期骨性反的效果。方法 28例乳牙期骨性反病例,应用磁力垫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常规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ANB角,AOBO距,NA-PA角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B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力垫矫治器克服了传统矫形装置的缺点,从而能获得持续的作用力,磁力调整易于控制,便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有效地将Twinblock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正器联合以矫治复杂的AngleⅡ类错牙合.方法本实验将传统的Twinblock矫治器加以改良,通过改变固位装置,去除上颌唇弓,能较好地与方丝弓矫治器协调,在临床上矫治了1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Ⅱ类错牙合.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正、侧面轮廓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AngleⅠ类.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联合方丝弓矫正器能迅速、有效地矫正AngleⅡ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Ⅲ类(牙合)双阻板磁力矫治器的制作及应用注意事项作一阐述,以便临床推广应用。方法 采用规格为7mm×5mm×3mm或6mm×4mm×3mm的第三代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钕铁硼(NdFeB)N33,应用磁性同极相斥的原理,制作(牙合)垫式双阻板和颊屏式双阻板磁力矫治器。结果 该矫治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24小时戴用,较少影响功能,加力简单,力的大小易于调控,能产生持续的功能矫治力,效果明显,患者容易接受。结论 该矫治器属于磁力功能矫治器,适用于诊断为功能性-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乳牙晚期、替牙期、恒牙早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骨性错(牙合)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例AngelⅡ类错(牙合),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经作用期、维持期、保持期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数据.结果患者侧貌明显改善,头影测量显示SNB增加,ANB减小,两者都趋向正常.PP-FH、PP-MP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可保持下颌于功能前移位,持续刺激下颌生长,矫治后面形和生长形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3.
徐建平  沈佩明 《口腔医学》2011,31(5):314-315
目的分析Twinblock矫治器早期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软组织形态变化方法对14例10-14岁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运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均拍摄侧面像片,对侧面像片进行软组织测量,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牙[牙合]关系由安氏Ⅱ1类错转变为安氏I类错[牙合],OE-Prn-Pos、OE-Ns-Sn、OE-Ns-B′、OE-Ns-Pos、OE-Sn-UL、Ns-Prn-Pos、Ns-Sn-Pos、Pos-B′-LL增大,均具有显著性;OE-Prn-Ns角变化不明显;Cm-Sn-UL角、Sn-Ns-B′角减小,具有显著性。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对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早期安氏Ⅱ1以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错[牙合]患者疗效显著,软组织侧貌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Twin-block矫治器(TBA)是Clark[1]于1982年为弥补肌激动器不足而发明的可全天戴用的功能矫治器,主要用于安氏Ⅱ1错牙合矫治,近年来逐步得到重视.Chadwick[2]调查英国各类功能矫治器应用情况,结果表明TBA受正畸科医生欢迎程度最高.其基础源于Activator矫治器和牙合垫矫治器,将牙合垫、口外力、夜间牵引力、功能矫形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也可与磁体相结合形成双阻板磁力功能矫治器(Twin-block magnetic appliance,TMA),与目前常用的其它功能性矫治器相比,具有制作简单,戴用方便,适应症广,疗效快等特点.现就TBA的治疗机制、矫治适应症、矫治时机及特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PASS矫治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牙合)进行矫治,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应用PASS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头影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平均疗程16.2±2.2月.矫治后ANB角减小0.99°,U1-SN角减小16.06°,U1-L1角增加14.60°,U1-NA减小7.13 mm,L1-NB减小2.01 mm,前牙覆(牙合)和覆盖分别减小了1.99 mm和6.88 mm,以上测量项目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ASS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矫治能得到很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方丝弓矫治和Twin -block功能矫治对骨性Ⅱ1错牙合非拔牙患者颌骨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 11~ 14岁的骨性Ⅱ1错牙合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E组用方丝弓配合Ⅱ类牵引治疗 ,T组用Twin -block功能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 方丝弓固定矫治配合Ⅱ类牵引可改变牙合的Ⅱ类关系 ,下颌骨长度及骨面突度改变较少。功能矫治器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生长 ,使长度增加位置前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在通过15例恒牙反牙合患者临床矫治疗效的观察,探讨反覆牙合深的恒牙骨性反牙合矫治的有效途径及注意事项。在使用颏兜牵引及固定矫治器和牙合垫的联合矫治后,15例患者均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结论:反覆牙合深的恒牙骨性反牙合宜采用固定矫治器、牙合垫及口外矫形力装置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Ⅲ类(牙合)双阻板磁力矫治器的制作及应用注意事项作一阐述,以便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采用规格为7mm×5m×3m或6mm×4mm×3m的第三代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钕铁硼(NdFeB)N33应用磁性同极相斥的原理,制作(牙合)垫式双阻板和颊屏式双阻板磁力矫治器.结果该矫治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24小时戴用,较少影响功能,加力简单,力的大小易于调控,能产生持续的功能矫治力,效果明显,患者容易接受.结论该矫治器属于磁力功能矫治器,适用于诊断为功能性-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乳牙晚期、替牙期、恒牙早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Twinblock矫治器早期治疗安氏Ⅱ1错软组织形态变化方法对14例10~14岁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1错患者运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均拍摄侧面像片,对侧面像片进行软组织测量,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牙关系由安氏Ⅱ1类错转变为安氏I类错,OE-Prn-Pos、OE-Ns-Sn、OE-Ns-B′、OE-Ns-Pos、OE-Sn-UL、Ns-Prn-Pos、Ns-Sn-Pos、Pos-B′-LL增大,均具有显著性;OE-Prn-Ns角变化不明显;Cm-Sn-UL角、Sn-Ns-B′角减小,具有显著性。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对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早期安氏Ⅱ1以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错患者疗效显著,软组织侧貌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改变。方法选择腕骨片示生长发育为FG阶段儿童37例,其中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儿童18例,正常(牙合)19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选用矫治器为Twin -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时间平均11.9个月,正常(牙合)观察12个月。分别测量矫治前后及观察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功能矫治后上气道PAS显著增加,和正常组无差异;UMPW也有显著增加,但未达到正常;舌骨测量中H-MP显著减小,H-VL显著增加。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功能矫治可使舌骨前上移位;增加上气道口咽段间隙,特别是舌根后气道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