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检验科进行常规生化检查都是采用血清标本,由于析出血清需一定时间,加上有些试验标本放置时间太长,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作者应用血清与血浆,对17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了检测,通过比较发现,用肝素抗凝血制备出血浆速度快,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重选血葡萄糖测定抗凝剂实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甘油醛抗凝剂对血葡萄糖体外酵解的保护作用和对其它生化项目检测的适用性。方法在自动化分析仪条件下,检测20名患者血标本8 h内加抗凝剂(血浆)和不加抗凝剂(血清)葡萄糖的水平及对其它20个生化项目检测的影响分析。结果血浆葡萄糖8 h下降2%;血清葡萄糖每小时以6%速率酵解;对肌酐苦味酸法检测具有显著性P<0.01;对其它19个生化项目检测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素-甘油醛对血葡萄糖保护良好,对其它生化检测项目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3.
血浆与血清八种酶活性测定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酶活性最常用的标本为血清,而分离血清需要较长的时间.用血浆代替血清进行临床常用的分析,可减少样品放置造成的误差[1].本文观察了临床常用酶(ALT,ASTγ-GT,CK,LDH,HBDH,ALP,ACP)血浆与血清之间的差异.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标本来源我院门诊体检者,随机抽样.2仪器Beckman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试剂ALT、AST、γ-GT,CK、LDH、ALP使用Beckman公司试剂盒;HBDH,ACP使用北京中生公司试剂盒.4抗凝剂肝素钠抗凝每ml血用15U二、方法静脉抽空腹血6ml,分别注入肝素抗凝管(15U/ml血)和普通试管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真空采血管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6种不同真空采血管采集受检者静脉血,比较血浆或血清标本在同等条件下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结果 与干燥管相比,分离胶管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肝素钠管、肝素锂管多数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EDTA-K2管和枸橼酸钠管多数或全部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离胶管和干燥管适用于生化项目检测,肝素管适合多数项目,EDTA-K2管和枸橼酸钠管不适用于生化项目检测;不同抗凝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用抗凝血浆代替血清进行生化项目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类型间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抗凝剂的选择及检测结果的比对。方法同时采集165例健康体检人群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肝素钠两种抗凝剂的血浆标本及不含抗凝剂的普通生化管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3种标本类型中MPO水平,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例体检者不同抗凝剂的血浆标本间及与不含抗凝剂的血清标本间MPO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标本类型对血液标本中MPO水平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建议各个实验室检测时根据不同抗凝剂制订相应的参考区间;由于EDTA-K2抗凝血浆不受体外白细胞中MPO释放的影响,推荐采用EDTA-K2抗凝血作为检测MPO水平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交叉配血试验是在输血前验血型及查明受血者和供血者及供血者和供血者之间,有无不相配的抗原.抗体存在.而血清和血浆中所含抗体是相同的.目前沿用的传统配血法制备血清,需时约30分钟.时间长、需血量大为不足.本文以患者和供血者之血浆和血清为标本,同时进行对比性交叉配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交叉配血对象: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00例.1.1.2 0.9%灭菌生理盐水.1.1.3 抗凝剂:自配枸橼酸钠、肝素水溶液分装试管.经干燥备用.1.2 方法1.2.1 标本制备:自受血者静脉采血约6.0ml,约取3~4ml放入干洁试管中.待凝后离心备用,余血将其分为两等份.分装于上述两种抗凝试管中,混匀后立即以2500~3000r/min离心2~3min.分离血浆备用.供血者以同样方法制备血清和血浆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3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抽取静脉血4mL,注入2支试管中,1支试管加入肝素抗凝剂,1支试管未加入肝素抗凝剂,每支2mL,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血浆、血清中CO2、钾(K)、总蛋白(TP)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血清中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BUN)、钠(Na)、钙(Ca)、葡萄糖(GLU)、肌酐(Cr)、氯(Cl)、磷(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镁(Mg)、尿酸(UA)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可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但临床中需注意CO2、K、TP等生化指标的校正。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11-1512
对58例急诊患者进行肝素抗凝血浆分析。按常规的方法抽取患者的静脉血6ml,将其中3ml的血液利用肝素抗凝的方法进行血清的分离;另外3ml不用肝素进行抗凝。结果这58例患者中的血浆、血清的二氧化碳、钙等元素的平均浓度基本相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钾的浓度比血浆钾的浓度要高,血清中葡萄糖的平均浓度要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平均浓度要低。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诊的生化检验中利用肝素抗凝的血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生化检测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的肝素锂、氟化钠抗凝剂对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应用Capillarys 2Flex Piercing毛细管电泳仪检测全血标本HbA1c浓度,以EDTA-K2抗凝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对照,分别比较肝素锂和氟化钠抗凝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肝素锂、氟化钠抗凝标本分别与EDTA-K2抗凝标本比较,毛细管电泳法测定HbA1c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素锂、氟化钠抗凝标本HbA1c检测结果与EDTA-K2抗凝标本结果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使用常规剂量的肝素锂、氟化钠抗凝均未对毛细管电泳法检测HbA1c产生影响,常规剂量的肝素锂、氟化钠抗凝标本均适用于毛细管电泳法检测HbA1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采集40例门诊就诊者的静脉血标本各4ml,并分注入普通试管及肝素锂抗凝管中各2ml,把分离后的血清和血浆用OLYMPUS 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T、AST、GGT、ALP、AMY、CHE、CK、CK-MB、ADA、LDH; TBil、DBil、TBA、CHO、TG、ApoA、ApoB、UR、CR、UA、TCa、Mg++、P+++、Na+、CL-、β2-MG、ALB、PA、CO2等29个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GLU和TP的结果显示血浆略高于血清(P<0.05),K+的结果血浆明显低于血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统计分析发现TP、K+结果可以在做校正后发出报告.结论 肝素锂抗凝血浆可以代替血清进行临床常规的生化检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剂对化学发光法测定HCG的影响,以验证是否可用肝素抗凝血进行检测来缩短检测时间。方法用肝素抗凝和普通真空采血管抽取20份患者标本进行对比测定,同时用高于抗凝管10倍浓度的肝素抗凝剂对20份样本中的高中低浓度的HCG样本进行干扰试验。结果肝素抗凝和普通真空采血管两组数据经配对资料f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高浓度肝素抗凝剂对高、中、低浓度的HCG干扰值均小于干扰试验对照组1.96s,最大干扰百分比不足0.9%。结论肝素抗凝剂对化学发光法测定HCG无影响,可用肝素抗凝血样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患者,同一患者分别用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的生化管各采血3 mL,静置离心后用 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急诊100例患者检测结果,其肝素锂管分离的血浆平均血 K+浓度为(3.926±0.848)mmol/L,无添加剂的生化管分离的血清平均血 K+浓度为(4.187±0.850)mmol/L,两者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Na+、Cl-、AMY、GLU、BUN、CR、LDH、AST、CK-MB、CK)急诊生化血浆和血清结果两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素锂管分离的血浆与无添加剂的生化管分离的血清两者血钾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 r =0.992。结论肝素锂抗凝管应用于急诊生化检测,可快速分离血浆,缩短标本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为危急重患者及时提供体内多种重要参数值,为急救医生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3.
血清肝素抗凝血浆对化学法检测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处理方式的血清及不同肝素浓度抗凝血浆对化学法检测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以临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5种肝素浓度抗凝血浆与快速处理的血清标本在相同条件下配对检测微量元素,并与常规处理的血清标本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浓度肝素抗凝血浆与快速处理的血清比较,铜(Cu)、镁(Mg)、锌(Zn)、铁(Fe)和总钙(T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快速与常规2种方式处理的血清比较:Mg、Zn和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浓度肝素抗凝血浆与常规处理的血清比较除TCa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浓度肝素抗凝血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无条件快速处理血清,化学法检测微量元素应尽量使用肝素化抗凝血浆;肝素抗凝血浆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个别项目如P的局限性;肝素抗凝浓度应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各实验室还应建立肝素抗凝血标本微量元素化学法检测指标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素锂与EDTA-K2抗凝血浆对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以期在临床上采用血浆代替血清进行生化检测。方法将同一血液样品放置于无抗凝剂的采血管、肝素锂抗凝管和EDTA-K2抗凝管,在同一时间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比较分析。结果 16项肝素锂、EDTA-K2抗凝血浆与血清样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0.800、P〉0.05);11项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0.800、P〉0.05);4项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0.800、P〈0.05),检测以上指标时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3项肝素锂与EDTA-K2抗凝血浆与血清相关性差(r2〈0.800)。结论大多数指标可以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部分亦可用EDTA-K2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但是需要建立相应的回归关系或者血浆参考体系,少数样品不宜用血浆代替血清或者只能采用血浆进行检测。临床检测用血浆代替血清,在提高检测效率以及避免患者多次多量采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剂对化学发光法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以验证是否可用肝素抗凝血进行检测来缩短检测时间。方法用普通血清管和肝素抗凝管抽取31份标本在西门子公司CentaurXP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进行对比测定。结果普通血清管与肝素抗凝管两组数据经配对资料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抗凝剂对化学发光发测定iPTH无影响,可用肝素抗凝血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适应急诊生化检验的需要,我们利用常规血清和肝素锂抗凝血血浆对20项生化检验项目进行了对照实验。方法:随机抽取95份门诊血液样本,利用普通试管和真空肝素锂抗凝管处理,利用日立7170分析。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显示,除K、TP、Ca外,其它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虽然K、TF、Ca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但差别不是很大,可在临床应用。结论:真空肝素锂抗凝管的应用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分离提供了许多便利,而且可以减少样本的分析时间,是急诊生化检验样本处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素锂对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能否用于生化检测以及能否用血清参考范围解释血浆检测结果。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批准指南》(EP9-A方案),随机抽取40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分别注入红色真空采集管和肝素锂抗凝管中,于同一生化仪中对34项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项测定指标中除脂蛋白(a)[Lp(8)]、前白蛋白(PA)、5’一核苷酸酶(5’-NT)、腺苷脱氨酶(ADA)外,其余各项目的相关系数(r)均≥0.975。34项指标中血浆与血清葡萄糖(Glu)、钾(K)、钠(Na)、氯(c1)、磷(P)的平均偏倚〉1/2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误差。血浆Lp(a)、PA、5’NT、ADA检测结果与其血清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偏倚均较大,分别为-11.9%、27.68%、-37.03%、29.31%;其余25项指标血浆测定值与血清测定值之间差异均〈1/2CLIA’88允许误差。结论大部分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但Glu、K、Na、Cl、P应建立血浆参考范围,其余项目可用血清参考范围解释血浆检测结果。Lp(a)、PA、5’NT、ADA项目不宜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作为样本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制备的血清(浆)对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分离胶储血管分离的血清,肝素抗凝血浆的35项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与常规分离的血清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分离胶储血管制备的血清,肝素抗凝血浆与常法血清的绝大多数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肝素抗凝血浆不能用于AFU(α-L岩藻糖苷酶)的检测.结论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用分离胶储血管制备的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进行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时,应对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比较,才能判断其是否适合临床检验工作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的生化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1:10稀释肝素抗凝血浆检测了100例临床生化指标,均与同步采血的常规凝固方法的标本作对比测定分析.结果 血清与血浆中Cr、Cl、GGT、AMY、LDH、AKP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AST、ALT、HBDH、BUN、UA、TP、K、CK、CKMB、TBIL、DBIL、NA、GLU、HCO3-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浆与血清部分生化指标差异有显著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报告时应注明分析标本.  相似文献   

20.
凝血四项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采血、保存与运送对凝血实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196例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采血后进行凝血酶时间(TF)、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1196份标本中151份有误差,误差率为12.6%,在151例误差中,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者144例,占95.37%:血液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者3例,占1.99%;从留置针处采血,标本混有肝素者4例,占2.64%。结论:不适当的标本采集和送检时间是导致凝血测定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