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干勇为组长的国家863计划“十五“重点课题——“钢铁材料连铸-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及监测系统“,于2005年10月19日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现场验收。该课题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针对宝钢2050热轧生产线开发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工作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宝钢课题组共同承担。科技部验收专家组一行10位专家在宝钢2050生产线热轧生产现场检查了课题组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轧生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在线应用情况。专家组对有关理论和现场问题进行了详细提问,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专家组意见。  相似文献   

2.
《酒钢科技》2006,(1):28-28
以干勇为组长的国家863计划“十五”重点课题——“钢铁材料连铸—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及监测系统”.于2005年10月19日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现场验收。该课题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针对宝钢2050热轧生产线开发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工作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宝钢课题组共同承担。科技部验收专家组一行10位专家在宝钢2050生产线热轧生产现场检查了课题组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轧生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在线应用情况。专家组对有关理论和现场问题进行了详细提问.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专家组意见.  相似文献   

3.
热连轧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正东  董瀚  干勇 《钢铁》2003,38(2):68-71
简要回顾和总结了热连轧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历史。重点论述了组织性能预报系统对可控热连轧生产的重要意义 ,指明了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新世纪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在热连轧的过程模拟中 ,层流冷却是决定产品最终力学性能的最关键过程。也指出当前对热连轧组织性能预报的研究已从离线预报向离线预报和在线预测相结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干勇 《钢铁》2003,38(8):10-15
简要论述了钢铁材料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作用以及在TSCR热连轧生产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技术和系统的开发情况。简介了TSCR热轧生产各工序(包括均热炉、精轧机组、层流冷却和热卷带)建立组织性能模型的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和步骤。指出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新世纪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5.
带钢层流冷却过程数值模拟及卷取温度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宝钢2050热连轧层流冷却生产线,建立了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传热数学模型,同时考虑相变潜热对带钢温度的贡献。采用实测的卷取温度,修正了带钢表面换热系数模型,模拟研究了冷却模式、速度、厚度等对卷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标准差小于14℃;相变潜热对卷取温度的贡献为28℃;冷却模式、速度、厚度是影响卷取温度的重要因素;该模型能够满足宝钢2050热连轧层流冷却卷取温度的预报精度,对实际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宝钢2050 mm热连轧设定模型及自适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进之  王琦  杨晓臻  张宇 《钢铁》2001,36(7):38-41
通过不同工况下的实测压力波动值分析,得出了压力模型可能达到的精度。宝钢2050热连轧压力模型精度比较高,“k-μ”估计方法主要的功能是实现前滑模型的自适应,同时也可以提高压力预报精度。动态设定AGC投运不仅提高了厚控精度,而且提高了厚度、辊缝、压力自适应的效果。提出了轧件刚度d(单位面积的硬度)作为宝钢模型的基本量。经改进的宝钢2050热连轧压力计算模型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热轧带钢粗轧区轧制宽展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建立带钢立轧/平轧的三维连轧模型,并针对宝钢2050热连轧机组实际轧制时各种工艺条件下的板带宽展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所得的宽展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与解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适合宝钢2050粗轧区带钢宽展计算的快速仿真模型。将该快速仿真系统运用于宝钢2050粗轧区实际模拟轧制几千块带钢,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现场的实测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2050mm热连轧产线,采用前后超快冷高压模式生产双相钢DP600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固化,用于指导现场的生产操作。通过摸索设备能力,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轧后冷却控制精度,在2050mm热连轧生产线上实现了双相钢DP600的稳定生产,产品性能满足要求,对于山钢产品市场拓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梅钢1422热连轧生产线,自主研发了适应变工况生产条件下的主体设备运行状态(主要包括振动和温度状态)在线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系统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主要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在线实时监测和诊断两大功能.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和故障精密诊断,且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神经网络技术在钢材性能和组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钢材产品组织性能的要求是钢材生产的主要目标.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在钢材组织性能预报方面得到了应用.应用实践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可提高钢材组织性能预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褚燕华 《包钢科技》2007,33(2):51-52,64
电子商务流程的易变性对工作流系统提出了增加柔性的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商务的柔性工作流系统结构,并给出了其在电子商务中的一个具体应用网上购物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泡沫上化学镀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给出了聚氨酯泡沫的粗化和化学镀镍工艺参数;研究了对化学镀镍沉积速度影响的因素,发现温度、还原剂和金属镍盐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及还原剂与镍盐浓度的增大,镀速增加。化学镀镍后经电镀、热解和热处理制得泡沫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紫铜基体采用超音速喷涂自溶性合金并进行热处理,使紫铜与自溶性合金界面产生微冶金结合区,从而增强结合力。  相似文献   

14.
The surface treatments on CdSe wafer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EM, XPS and micro-current test instrument. The relations between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dSe wafers and surface topograph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surface composition by etching is beneficial to decrease leakage current. Meanwhile, the increase of oxygen on surface caused by passivation can largely decrease leakage current. When passivating time is 40 min, the wafers surface appears smooth and compact, which will decrease the density of surface state, the optimal electrical property of the wafer is therefo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5.
Alist of 11 "troublesome, un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gifted children, questions for which the lack of experimental answers is probably directly interfering with such children's receiving optimum guidance in homes, schools, and the community."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教育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必将是教育的又一次革命。通过ASP3. 0技术和Access 2000数据库技术相整合,可动态地从数据库中随机取得试题,实现远程在线考试。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宝钢1550mm冷轧厂酸轧机组硅泥产生的喷射梁和石墨加热器等设备的堵塞问题,新工艺要求在酸洗液中加入絮凝剂以加速硅泥的沉降.文章就絮凝剂对冷轧乳化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考察絮凝剂对乳化液的破坏作用,寻找对乳化液产生负面影响的絮凝剂浓度,研究在酸洗液中加入絮凝剂对乳化液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周剑丰  张波 《炼钢》2012,28(3):27-32
对湖南华菱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转炉炼钢厂RH-MFB冶炼超低碳IF钢生产进行了研究,分析转炉出钢中碳氧含量和温度、真空循环时间、冶炼渣成分等因素对钢液中夹杂物数量、粒径分布的影响。对RH精炼过程中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使该厂在生产IF超低碳钢时达到w(C)≤30×10-6、w(N)≤30×10-6、w(O)≤20×10-6的技术要求,钢液成分及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3种还原剂(葡萄糖、双氧水及它们的混合物)及在还原剂下温度对菱锰矿中锰浸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取过程中,加入少量还原剂不仅能提高浸取率,还能降低反应温度和节能。在40℃,用3mL浓硫酸浸取4g菱锰矿粉时,添加0.33g葡萄糖和1.5mL双氧水,反应60min,锰浸取率达到98.33%。  相似文献   

20.
黄铁矿制酸烧渣冶金提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以广西某厂黄铁矿制酸烧渣为原料所进行的几种处理工艺的试验情况,其中以氯化湿法工艺效果最佳,不仅能有效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而且可以产出合格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