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改进(介绍两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1013年4月收治的212例内科胸腔积液、气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44例行粗硅胶管引流术治疗,168例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引流管滑脱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粗硅胶管引流组皮下气肿15.0%、胸腔感染13.6%高于中心静脉导管组的1.2%,1.8%;引流管阻塞2.3%,低于中心静脉导管组的19.0%(P〈0.05);总不良反应29.5%,高于中心静脉导管组的12.50%(P〈0.05)。结论微创法胸腔闲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气胸并发症少,依从性高,适宜作为内科胸腔积液、气胸治疗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方法:将5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3.3%(P<0.05);观察组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操作时间、切口大小及患者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损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雷 《河北医学》2014,20(2):268-270
目的:研究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治疗组:选取58例B超检测存在中等量至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26例;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27例。结果:治疗组发生胸膜反应的例数为1例,气胸、包裹性脓胸皆为0例;对照组发生胸膜反应、气胸、包裹性脓胸的例数分别为:4例、3例、3例。治疗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是1.7%,远低于对照组的17.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方便简单,不需重复操作,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且产生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8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42例,使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41例,使用常规大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肺复张时间、治愈率两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某些并发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疗效等同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并且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实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胸腔闭式引流术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在创伤性血气胸治疗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7年间施行的423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术387例,开胸或引流后再行开胸76例,治愈419例,死亡4例。结论: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及时正确地实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开胸手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反复胸腔穿刺术治疗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组)50例,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术治疗组)50例。比较两纽间胸水吸收所需时间、胸膜肥厚发生例数以及应用激素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纽较对照纽胸水吸收所需时间短,胸膜肥厚发生例数少,应用激素时间短。两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减轻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姚小英 《浙江医学》1995,17(6):362-363
本院1989年4月~1993年4月收住自发性气胸20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并发症63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75例,女25例;年龄17~70岁,平均41岁。发病时间2小时~364天;肺压缩程度15%~98%;引流时间1~45天,平均7.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腋前线和锁骨中线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锁骨中线和腋前线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带管时间、疼痛程度和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带管时间和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腋下组病人疼痛程度较锁骨中线组有所减轻,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前线第4肋间的胸腔闭式引流在带管时间和复发率等方面与传统方法相类似,但疼痛程度有所减轻,病人容易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胸腔闭式引流术经常用于处理气胸、胸腔积液等急症。然而 ,迄今我国尚无统一规范的配套引流装置。基层单位常常是备而无用 ,或急需用时又来不及准备。我院曾用菌状管放置引流技术 ,但由于创口大 ,皮肤切口长 ,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且操作较复杂 ,一般非专业医师不易掌握。而患者对手术有一种恐惧感 ,尤其对一些老年慢性肺部疾患者合并包裹性气胸时 ,突发胸闷气急 ,若放置闭式引流气体排出 ,症状虽暂时得到缓解 ,但几个小时或数天后 ,患者因咳嗽或排便等用力屏气后 ,易致肺大疱破裂 ,原有的引流管无气体排出 ,又要换位置重新做胸腔闭式引流 ,反…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319-1320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术后综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8例恶性胸腔积液性闭式引流术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和综合护理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8.5%(P<0.05),综合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5%(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性闭式引流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患者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的体会.方法 对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保证有效的引流及伤口护理,控制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病情治愈,无并发症发生,2例复发性气胸患者伤口无法愈合转入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配合,加强病情观察,保证有效的引流及伤口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魏正光 《安徽医学》1995,16(5):50-51
<正> 1989年10月~1993年9月,作者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治疗80例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收到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6.5岁。其中15~30岁42例,~45岁25例,~60岁8例,>61岁5例。由结核性感染67例。癌性胸水10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大量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松 《当代医学》2011,17(16):66-67
目的 评价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0年8月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胸水平均吸收时间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胸腔积液平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中有1例皮下气肿,经治疗后自我吸收;对照组出现3例气胸、8例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结论 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大量胸腔积液治愈率高,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易行,创伤性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微创法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大量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微创法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以静脉留置针与哈娜好静脉输液器及无菌引流袋连接行持纽胸腔闭式引流,与既往置管法(对照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以X线胸片作为疗效的比较依据。结果 应用微创法持续胸腔闭引流术与置管法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微创法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操作要点。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75例,液胸(包括血胸、脓胸)46例,液气胸39例(含经胸腔手术术后.另有9例为于基层医院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未愈)。结果:153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一次性治愈,7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须剖胸手术,均治愈出院,随访结果满意。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液气胸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64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气胸治愈率99%,均未出现胸腔逆行感染。结论: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而取得满意的效果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气胸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硅胶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采取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2组患儿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切口感染和胸腔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疗效优于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作为临床治疗新生儿气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效果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胸腔积液患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引流方式。方法:对我科42例胸腔积液及气胸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利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行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过程进行观察与总结。结果: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行闭式引流术的方法,皮肤无切口、胸壁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少,患者易于接受。结论: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行闭式引流术的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引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