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琴桥同步顶升更换支座为例,结合支座更换过程中施工控制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确保桥梁支座更换顺利实施,并保证桥梁上部结构内力在施工完成后与施工前无明显变化,从而为同类桥梁支座更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厦门市同集路(海翔大道—福泽路段)跨线桥工程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分别采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3×38+3×38+4×38+2×38+3×38)m典型跨径连续梁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验算墩底弯矩、桩身内力。对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在大断面混凝土桥梁的减隔震性能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市政、公路桥梁在运营多年后,面临大范围病害爆发阶段,其中以支座病害最为常见。支座病害宜采用顶升技术更换支座,近年来桥梁同步顶升在我国较为成熟,但桥梁顶升的同步性对桥梁结构影响尚无明确分析,且国家对于顶升施工的技术规范尚处于空白阶段。通过对几种常见类型的桥梁同步顶升方式进行力学分析研究,更加充分认识同步顶升控制的原理和重要性,为桥梁顶升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介绍了采用PLC同步智能顶升系统,利用其"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液压控制系统"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位移控制同步,循环顶升,直至顶升高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更换支座施工。详细介绍牛腿顶升法在施工中需注意的相关事顶,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梁底与盖梁之间无直接顶升空间的问题,为以后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公路桥梁的橡胶支座大规模使用已有20多年历史,支座失效导致的事故逐年增多。采用同步顶升技术可以很好地完成更换桥梁支座的任务,及时避免事故发生。通过对某10跨连续弯梁桥整体顶升92mm的施工介绍,探讨了同步顶升施工在桥梁支座更换过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采用可编程前置分布式液压系统可以集中管理与控制各顶升点的压力、位移和应力信息;并且从强度储备的角度对支座标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以8度区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实验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及其对隔震结构的不利影响,确定了甲类建筑基础隔震设计所需的地震动参数和抗震性能目标。对比了橡胶隔震支座、橡胶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橡胶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滑板隔震支座三种隔震层设计方案,研究了黏滞阻尼器和滑板隔震支座对隔震层的影响。表明黏滞阻尼器能够有效控制隔震层在大震作用下的位移。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橡胶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滑板隔震支座的隔震方案。上部结构分别采用直接分析法和传统水平向减震系数法相融合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楼层剪力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采用PERFORM 3D软件对隔震结构进行了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结构完全满足罕遇地震可修、极罕遇地震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7.
吕涛  刘永福  刘俊峰 《山西建筑》2010,36(36):319-320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PLC控制液压同步顶升技术在桥梁支座更换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PLC同步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及顶升原理,并对线性同步顶升控制技术作了具体说明,指出该技术安全、快速、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桥梁支座更换过程中对桥梁上部结构和既有桥面交通的影响,提出采用超薄千斤顶和电脑控制的油压泵站进行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技术,并阐述了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指出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对交通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福建建设科技》2021,(1):94-96
桥梁橡胶支座在使用过程中,支座承受竖向荷载异常往往是造成支座频繁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而对于支座使用过程中承载的竖向荷载检测也一直是桥梁维养工作中的难题。本文基于同步顶升液压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支座承载荷载检测方法,通过同步顶升液压控制系统中的监控传感器和实时数据采集功能,检测各支座竖向荷载,并通过工程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某学校学院楼项目结构高度为23.5m,下部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有一大跨度钢桁架结构横跨在两端教学区结构上。研究了铅芯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黏滞阻尼器、摩擦摆支座三种隔震方案,对各方案均进行了相关的隔震支座设计,确定了各方案的支座及阻尼器的力学参数,通过选择合适的摩擦系数,可使摩擦摆支座在保证良好减震效果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罕遇地震下变形,且耐久性较好。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方案可以达到铅芯橡胶支座+黏滞阻尼器方案的隔震效果,并且能使结构变形不至于过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很多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支座老化、脱空、损坏等病害,有的桥梁因交通流量变化、基础沉降等出现梁体高程位移变化,给桥梁的结构和使用造成了安全隐患。桥梁同步顶升技术通过对局部梁体同步位移抬升,可使复杂的支座更换施工变得便捷、高效。伴随PLC控制液压系统不断更新与优化,桥梁同步顶升系统控制越来越先进,施工科学性与安全性显著提升,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将成为桥梁加固维修改造工程的重要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威 《山西建筑》2014,(2):172-174
通过分析桥梁支座的主要病害及原因,提出了同步顶升技术在支座更换中的应用,重点对同步顶升技术的原理及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同步顶升技术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支座更换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桥梁同步顶升过程数值分析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不改变原桥结构受力状态更换破损支座,文中采用ANSYS模拟同步顶升过程,分析顶升不同高度时对主梁的影响,确定顶升方案及分级顶升高度,明确顶升过程中支座反力及主梁位移的变化规律,使顶升过程中结构始终处于受力最有利状态,为同步顶升监控提供理论依据,确保顶升过程结构安全,为日后同类型桥梁顶升更换支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桥整体同步顶升部分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表,归纳改造工程中的造价控制项目及各项目造价占总造价的比例,提出各控制项目造价的估算公式,得出桥梁同步顶升工程的总造价的简便估算方法,并进行验证,表明此方法可为其他同类工程的造价估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庚秦 《山西建筑》2012,38(11):167-169
桥梁整体顶升技术的关键在于保证其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同步顶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于PLC控制的桥梁同步顶升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支座更换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中断交通时间短、工期短、造价低等突出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聂清文 《山西建筑》2009,35(27):327-328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及工期要求,介绍了兰青铁路K166+066框架桥施工过程中的降水方案,D形便梁线路加固工艺及顶进作业具体实施方法,并阐述了顶进施工时的重点和难点及注意事项,指出顶进作业施工应注重前期调查,做好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司海平 《城市建筑》2014,(21):260-260
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技术是最近越来越多得到使用的一项桥梁改造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已经在桥梁净空不足的航道桥梁、跨线立交桥梁以及桥梁支座的更换中广泛运用。本文以通沪及东方大道连接线工程为例,探讨了顶升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橡胶支座作为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其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是连接桥梁上、下部的重要结构部件。然而,由于桥梁通车年限的增长、野外环境影响、车流量增多、年久失养以及支座老化等原因,桥梁支座随之出现了开裂、变形、脱空、移位等一系列的问题,并且逐渐丧失了使用功能,更换支座的相关技术及施工因此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对四川南充清泉寺嘉陵江特大桥梁工程支座更换施工的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同步顶升更换支座的施工工艺方法,供同类情形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亮  张正  余勇 《山西建筑》2010,36(23):54-56
通过对管幕内顶进箱涵工法和箱涵顶进置换管幕工法中不同截面钢管的力学分析,得到在管幕内顶进箱涵工法中,管幕采用圆形钢管较为合理;在箱涵顶进置换管幕工法中,管幕采用异形(矩形高大于宽)钢管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葛卫 《江苏建筑》2014,(5):95-97
静压桩压桩力曲线与静力触探曲线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通过静力触探资料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方法也已较为成熟,由静力触探资料来确定静压桩压桩力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文中通过静力触探曲线对静压桩压桩力和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