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和认知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环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部分区县公务员吸烟行为和对烟草的认知情况以及办公场所控烟环境进行调查。结果成都市827名公务员吸烟率为25.4%,其中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47.5%,女性公务员为2.9%。吸烟率在不同年龄间、学历间、职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务员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情况和控烟态度整体较好,不吸烟者认同率高于吸烟者。公务员对于肺部疾病与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关系知晓率较高,但是其他疾病与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关系知晓率较低。45家机关单位办公场所控烟环境整体较好。结论成都市公务员群体控烟工作开展较好,应加大公务员人群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及重视,创建无烟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市直机关单位科级以上公务员吸烟现况和影响因素,为市政府推进控烟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市直机关单位科级以上公务员的吸烟状况进行调查。描述其吸烟现况、控烟知识及态度情况等,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654人,男性1266人,占76.32%,女性388人,占23.68%。总体吸烟率为29.02%,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37.44%,女性公务员吸烟率为1.55%。影响公务员吸烟的主要因素有:性别(OR=63.667,95%CI:0.012~0.059)、年龄(OR=2.234,95%CI:1.346~3.710)、职务(OR=2.483,95%CI:0.742~1.201)、单位禁烟规定(OR=1.643,95%CI:1.262~2.140)、家里禁烟规定(OR=3.895,95%CI:2.833~5.356)和知晓烟草危害知识(OR=1.337,95%CI:1.079~1.658)。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公务员吸烟率略高于全国水平。开展公务员控烟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深圳市5所医院的医务人员447名,描述其吸烟现状、控烟态度及控烟行为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447名。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12.24%,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9.41%,女性吸烟率为1.29%,影响吸烟状况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结论深圳市医务人员吸烟率不高,今后应加强对男性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培训,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提高控烟能力,积极地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宜宾市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重点人群男性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982人进行调查,描述其中525名男性的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525人中吸烟者191人,吸烟率36.4%,影响3类人群中男性吸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工龄、职称、相关知识、相关态度等因素。结论宜宾市医生、教师、公务员中男性吸烟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在医生、教师和公务员这3类重点人群中开展控烟工作,广泛宣传烟草相关知识和戒烟技能,努力降低其吸烟率,尽量减少对其他人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两城市男性公务员吸烟状况,探讨影响其吸烟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两城市324名男性公务员吸烟状况进行调查,描述其吸烟现状;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男性公务员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城市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44.8%;不同学历(χ2=10.003,P〈0.05)、单位禁烟情况(χ2=6.499,P〈0.05)、家庭禁烟情况(χ2=60.368,P〈0.01)对男性公务员吸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男性公务员吸烟的主要因素有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得分、年龄、学历和家庭禁烟规定。结论调查的男性公务员吸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实际进行吸烟干预,制定家庭禁烟规定,从而改善男性公务员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控制吸烟态度,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今后控烟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苏北3市的616例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11.9%,其中男性吸烟率31.1%,女性吸烟率0.3%。不同年龄、学历、月收入、科室、职业的医务人员对控烟态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女性、不吸烟医务人员,更倾向于赞成控烟。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职业、不吸烟是公共场所控烟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科室、不吸烟是在工作中加入控烟内容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控烟态度,有利于控烟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性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人群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1358人进行调查,描述其中319名男性医生、127名男性教师和166名男性公务员的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3类重点人群中男性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3类人群总体吸烟率为19.4%,其中男性吸烟率42.3%。对男性吸烟行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工龄、学历、相关知识得分和相关态度得分。结论坚持在3类人群中强化开展烟草控制工作,可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降低3类人群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务员吸烟现状,探讨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403名公务员吸烟状况进行调查,掌握其吸烟现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公务员吸烟的因素.结果 成都市中心城区403名公务员吸烟率为22.3%,其中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39.5%,女性为4.5%;47.3%的吸烟者曾经认真地戒过烟.吸烟公务员中仅有22.6%的人员在上班时间吸烟,81.9%在楼内指定吸烟区吸烟;82.9%的公务员认同“公务员应是不吸烟的榜样”,84.9%的公务员支持“应该在政府机构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影响公务员吸烟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对政府机构禁烟的态度、家庭禁烟规定等等.结论 成都市公务员吸烟率还待进一步降低,吸烟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吸烟干预,如制定家庭禁烟规定,加强政府机构控烟规章等等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改善公务员的吸烟状况,带动全社会参与戒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区公务员吸烟行为和认知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某区公务员吸烟行为和对烟草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某区被调查的372名公务员吸烟率21.1%,男性公务员38.5%,女性公务员5.2%。吸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务员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情况和控烟态度整体较好,不吸烟者认同率高于吸烟者。结论成都市某区公务员群体吸烟工作开展较好,目前应加大公务员人群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及重视,倡导公务员做不吸烟的榜样,以降低全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性公务员3类人群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公务员270人进行调查,描述其中166名男性的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3-类重点人群中男性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公务员吸烟率为28.9%,其中男性吸烟率46.4%.对男性吸烟行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龄、相关知识和相关态度.结论:坚持在公务员中强化开展烟草控制工作,可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降低男性公务员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农牧民吸食鼻烟情况,探讨控烟对策。方法:以西藏农村疾病监测点常住藏族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调查15-70岁计1200例,有效样本1084例。结果:调查表明,在西藏地区农牧民中吸食鼻烟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鼻烟吸食率达26.57%,结论:结果初步描述了西藏地区农牧民中鼻烟吸食的流行病学现状,为以后在西藏地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和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控烟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控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吸烟态度总体均值为(1.80±0.72),低于理论中值2.5;律己控烟意识的总体均值为(1.30±0.46),律他控烟意识的总体均值为(1.38±0.49),均低于理论中值1.5。不同性别、学历和学科的大学生对吸烟态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科和民族的大学生对律己控烟和律他控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人吸烟状况与控烟意识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父母吸烟状况与大学生吸烟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5,p〈0.05);接受过父母的吸烟危害教育的学生为73.9%,接受过学校的吸烟危害教育的学生仅为24.8%;父母吸烟危害教育与吸烟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0.103,p〈0.01),与律已控烟呈显著正相关(r=0.098,p〈0.01)。结论大学生控烟意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性别、学历、学科、民族存在差异。父母吸烟状况和吸烟危害教育与大学生控烟意识密切相关,而高校对大学生缺乏控烟教育。为全面提高大学生控烟意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控烟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教师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藏教师吸烟现状,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在学校开展青少年控烟及创建无烟学校奠定基础。方法 2008年9月按照多阶段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22所学校的695名教师,进行一对一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教师总吸烟率为29.60%,现在吸烟率25.70%,男女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6,P〈0.001)。26.60%的教师获得过烟草危害知识方面的教材或资料,7.30%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烟草危害知识得分为教师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教师人群吸烟率较高,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控烟相关教学活动的教材较少。积极开发学校控烟材料,加强教师控烟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技能的培训是开展学校控烟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兵团石河子教师、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行为知识态度,为制定烟草控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一所大学、5所中学及5所小学的349名教师,卫生局及市政府机关的151名公务员,二所综合医院及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03名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吸烟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三种职业人群吸烟率为24.93%。公务员吸烟率(32.45%)显著高于医务人员(30.60%)及教师(1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4.93%)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40%的现吸烟者从未戒过烟。93.88%的公务员吸烟者在上班时吸烟,显著高于医务人员(91.49%)和教师(6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校、医院和政府机构的调查对象禁烟制度执行率均〈30%。吸烟致冠心病及肺气肿的知识知晓率医务人员高于教师及公务员,而被动吸烟致支气管炎、肺炎及哮喘的知识知晓率以教师为高(P〈0.01)。结论应加强对三类职业人群的控烟干预,对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应采取强有力的控烟措施,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降低烟草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公务员的吸烟行为和认知状况,为今后在公务员群体中实施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7月对郑州市、三门峡市和淇县的18家行政机构的603名公务员进行吸烟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女性公务员吸烟率为0,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58.40%,现在吸烟率为48.14%。男性公务员吸烟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升高(χ^2=8.5780,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下降(χ^2=14.8490,P〈0.01)。男性公务员年龄的大小,职称的高低与自身的吸烟率无统计学关系。男性公务员对吸烟与疾病关系的认知上,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工作年限与男性公务员吸烟行为有关。结论男性公务员的吸烟率较高,需要提高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西藏农牧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西藏农牧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4个市中8个村落的1 466名农牧区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率统计描述,最优尺度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农牧区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34.9%。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按重要性依次为,居住地、是否接受过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文化程度、年龄。结论 西藏农牧区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低,应均衡推进各市农牧区健康教育工作,以青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波市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宁波市6所高校699名学生,通过专题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其吸烟现状、烟草危害知识、对烟草及吸烟行为的态度和控烟的看法;定性分析访谈资料、描述性分析问卷资料。结果学生掌握烟草危害知识情况不容乐观;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烟草危害认知及吸烟行为的态度不同;与2005年监测相比,女生尝试吸烟率降低了44%,男女生近期吸烟率无变化,男生尝试吸烟率和经常吸烟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学生对烟草危害存在认知误区,大学生中烟草流行仍很严重。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推陈出新,政府要加大控烟力度,多管齐下,方能显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重点人群对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和吸烟行为,为更好的在重点人群中开展控烟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于2008年5月在河西区、北辰区、宁河县抽取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大学4所,中学10所,小学10所;市级政府部门3个,区级政府部门6个,街(镇)级单位6个。共随机抽取公务员404名,教师600名,医生1000名。结果吸烟率为20.5%,现在吸烟率17.5%。男性吸烟率为48.4%,女性吸烟率为0.5%。公务员吸烟率31.9%,教师吸烟率16%,医生吸烟率18.6%。59.7%的被调查者否认"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危害小"。46.7%的被调查者否认"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危害"。11.6%的被调查者否认"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93.6%的被调查者否认"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小"。84.2%的被调查者认为"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80%的被调查者支持在医院、学校、政府机构、工作场所、会议室、交通工具内施行全部禁烟。71.4%和43.0%的被调查者支持在餐厅和酒吧施行全部禁烟。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肺癌、肺气肿、冠心病与吸烟有关。结论公务员、教师、医生中男性吸烟率仍然很高,需要加强香烟相关知识和吸烟危害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尽快制定天津市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SF-36量表测量东莞市公务人员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状况,并对该人群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结合SF-36量表,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4个基层单位,调查并分析355名公务人员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东莞市公务人员生理内容综合测量为(76.10±12.55)分,心理内容综合测量为(74.68±17.39)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生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学历、膳食合理性、睡眠质量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常规体检、膳食合理性、睡眠质量和健康咨询内容。结论应加强对公务人员躯体生理及心理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关注,结合常规体检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6个县(区)15~69岁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调查2024人。调查居民的健康理念和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0.2%,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55.4%和45.3%,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形成率为60.6%,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61.3%和59.9%,城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健康技能总体掌握率为36.4%,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46.7%和26.7%,城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自治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城乡差异较大,需根据不同地区的主要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逐步提高全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