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 -2 (COX -2)选择性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对丝裂霉素 (mitomycin,MMC)抑制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 SGC 7901 及其耐药亚系 SGC 7901/VCR的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 NIM逆转人胃癌细胞耐药的机制。方法: 1) MTT比色法及集落形成实验研究 NIM对 MMC抑制人胃癌细胞 SGC 7901,及其耐药亚系 SGC7901/VCR细胞增殖的影响; 2)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AO)荧光染色研究NIM对 MMC诱导人胃癌细胞 SGC 7901,及其耐药亚系 SGC 7901/VCR 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 联合应用 NIM 与单用 MMC 比较,SGC 7901细胞株中,MMC对 SGC 7901 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降低 0. 74μg/mL,集落形成率下降 46 4%。SGC 7901/VCR 细胞株中, IC50 从 > 2. 0 μg/mL 下降到 0 .65μg/mL,集落形成率下降 31%;2) SGC 7901 细胞株及其耐药亚系 SGC 7901/VCR细胞株中,NIM+ MMC 组的染色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7 .00±1 .00、30 .33±4 .16,较其他组别均有显著升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结论: 1) COX 2 选择性抑制剂 NIM能增强MMC抑制人胃癌细胞株 SGC 7901,及SGC 7901/VCR的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2)NIM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
锌带基因ZNRD1在胃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Zhang YM  Zhao YQ  Yan QJ  Pan YL  Yi H  Fan DM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2):125-129
目的 探讨锌带基因ZNRD1在多药耐药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应用North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观察锌带基因ZNRD1在胃癌细胞SGC7901及其长春新碱(VCR)诱导的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的表达;将反义核酸转染SGC7901/VCR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转导细胞与非转导细胞ZNRD1蛋白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以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和对VCR、阿霉素(ADM)的药敏性。结果 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与非耐药细胞相比,ZNBDl基因的表达明显增高。转导株antiZNRDl—SGC7901/VCR细胞的ZNRD1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转导株,C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比例减少,生长受到抑制,且对VCR、ADM的敏感性明显增高。结论 胃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相比,ZNRDl基因处于高表达状态。反义核酸转染可有效阻断ZNRDl蛋白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对耐药胃癌SGC7901/VCR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长春新碱(VCR)诱导的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及其亲代SGC7901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比色法及集落形成实验,研究罗格列酮对丝裂霉素(MMC)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及其耐药亚系SGC7901/VCR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及罗格列酮逆转SGC7901/VCR细胞对MMC的耐药作用。结果 ROS对SGC7901/VCR及SGC790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其作用与ROS浓度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40μmmol/L、80μmmol/L ROS逆转SGC7901/VCR细胞对MMC的耐药倍数(RI)分别为9.6、10.5,与增敏对照组作用相当(P>0.05);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ROS与MMC联用降低SGC7901/VCR细胞的集落形成率。结论罗格列酮能部分逆转多药耐药胃癌细胞株SGC7901/VCR对MMC的耐药。  相似文献   

4.
环7肽库筛选胃癌耐药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与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特异结合的抑制耐药短肽,作为提高胃癌化疗效果的先导化合物。方法以SGC7901/VCR细胞为靶细胞,胃粘膜永生化上皮细胞GES,胃癌药敏细胞SGC7901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7肽库进行消减筛选,用细胞ELISA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并测序,利用竞争抑制试验确定阳性克隆的结合部位是否为外源性肽段。结果经4轮筛选,从随机挑选的30个噬菌体克隆中得到14个能特异性与SGC7901/VCR结合而不与胃癌药敏细胞结合的阳性克隆,确定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Y1和SY2(筛选所得安基酸序列正在专利申请中),含SY1为阳性克隆。结论用噬菌体环7肽库成功筛选到能特异性结合胃癌耐药细胞株的短肽,为肿瘤治疗或药物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二藤散结方对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影响及与P-糖蛋白(P-gp)表达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VCR,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法检测二藤散结方对SGC7901/VCR的影响及与细胞膜P-gp表达的关系.结果 二藤散结方能逆转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增加SGC7901/VCR细胞内ADM浓度,下调SGC7901/VCR细胞膜P-gp的表达.结论 二藤散结方能逆转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逆转机制与细胞膜P-gp表达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6.
胃癌多药耐药逆转短肽GMBP42的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鉴定短肽GMBP42与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的结合特异性及其多药耐药逆转活性。方法:体外培养胃癌亲本细胞SGC7901及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鉴定短肽GMBP42与多药耐药细胞的结合特异性。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测定短肽GMBP42对多药耐药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短肽GMBP42能够与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结合,亚细胞定位于核周胞浆及胞膜,而与亲本细胞无明显结合。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短肽GMBP42处理组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对化疗药物的IC50值及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结论:短肽GMBP42能特异结合于多种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短肽GMBP42可提高胃癌多药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部分逆转多药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表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短肽GMBP42与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的结合特异性及其多药耐药逆转活性。方法:体外培养胃癌亲本细胞SGC7901及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鉴定短肽GMBP42与多药耐药细胞的结合特异性。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测定短肽GMBP42对多药耐药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短肽GMBP42能够与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结合,亚细胞定位于核周胞浆及胞膜,而与亲本细胞无明显结合。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短肽GMBP42处理组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SGC7901/ADR)对化疗药物的IC50值及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结论:短肽GMBP42能特异结合于多种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短肽GMBP42可提高胃癌多药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部分逆转多药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表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调PHLDB3对胃癌耐药细胞系 SGC7901/ADR 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HLDB3的表达(分别是20对和10对);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HLDB3在胃癌细胞系 SGC7901以及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ADR和SGC7901/VCR中的表达;MTT法检测SGC7901、SGC7901/ADR及转染PHLDB3 siRNA后 SGC7901/AD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HLDB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0 1);PHLDB3在耐药细胞系SGC7901/ADR和SGC7901/VCR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亲本细胞系SGC7901(P<0.000 1和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转染 PHLDB3 negative control(NC)组,转染 PHLDB3 siRNA组的SGC7901/ADR细胞中PHLDB3的表达降低(P<0.005)。MTT结果显示:SGC7901与 SGC7901/ADR的IC50值分别为(1.5±0.1) μg/ml与(5.5±0.2) μg/ml(P<0.000 1);SGC7901/ADR 转染 PHLDB3 siRNA 后对顺铂的IC50值明显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凋亡,结果显示:下调PHLDB3的表达后,SGC7901/ADR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PHLDB3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系 SGC7901/ADR产生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9.
Wang P  Ding J  Lin T  Han S  Cao SS  Ge FL  An GQ  Li R  Lei T  Bai FH  Fan DM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4):258-261
目的 研究环九肽(SY1)与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结合特性及其对胃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细胞分为SGC7901和SGC7901/VCR2组培养。以无关噬菌体、阴性噬菌体为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含有SY1的阳性噬菌体与SGC7901/VCR的结合特性;通过体外药敏试验(MTT)分析含有SY1的阳性噬菌体和化学合成的SY1对SGC7901/VCR耐药性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SY1作用下SGC7901/VCR细胞内阿霉素(ADM)的蓄积和储留。结果 (1)免疫荧光分析的结果显示,含有SY1的阳性噬菌体能够结合于SGC7901/VCR的膜表面,而不与亲本细胞SGC7901结合,无关噬菌体和阴性噬菌体均不与SGC7901/VCR结合,表明SY1可与SGC7901/VCR特异性结合。(2)MTT试验结果显示,在含有SY1的阳性噬菌体及化学合成的SY1的作用下,SGC7901/VCR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其对长春新碱的耐药性降低。(3)在化学合成的SY1作用下,SGC7901/VCR细胞内ADM的储留蓄积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环七肽库差减筛选得到的环九肽SY1不仅能与SGC7901/VCR特异性结合,而且可部分逆转其对长春新碱的耐药性。这可能为胃癌多药耐药的逆转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耐药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中对Ro60进行克隆,对Ro60在耐药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和药敏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应用RT-PCR法克隆Ro60的编码基因,通过DNA序列测定对所克隆的基因进行验证。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Ro60在耐药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和药敏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耐药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中,成功克隆了Ro60的编码基因,其DNA序列与Ro60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Ro60在耐药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药敏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强度,P<0.01。结论:Ro60在耐药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该分子可能是一种胃癌多药耐药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11.
HSP90β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细胞SGC7901及其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HSP90β蛋白的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及降低细胞HSP90β蛋白的表达是否影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及其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HSP90β蛋白的表达.MTT法测定SGC7901、SGC7901/VCR细胞及其相应的HSP90β蛋白低表达细胞AH-SGC7901和AH-SGC7901/VCR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药物含量.结果:SGC7901/VCR细胞HSP90β蛋白的表达高于SGC7901细胞.SGC7901/VCR细胞对ADM、VCR、MMC和CTX的IC50分别为0.398、1.25、0.199和3 981.07μg/ml.SGC7901对ADM、VCR、MMC及CTX的IC50分别为1.58×10-6、1.99×10-3、3.1×10-2及630μg/ml.SGC7901/VCR相对于SGC7901细胞对ADM、VCR、MMC和CTX的耐药指数分别为2.52×105、6.28×102、6.42和6.32 AH-SGC7901和AH-SGC7901/VCR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提高.与相应的亲本细胞相比,AH-SGC7901对ADM、VCR和MMC的敏感性分别提高了10、10 000和24.8倍,对CTX无显著变化AH-SGC7901/VCR对ADM、VCR、MMC和CTX的敏感性分别提高了3.98、6.28、3.15和5.01倍.AH-SGC7901和AH-SGC7901/VCR的阿霉素荧光强度较其相应的亲本细胞显著增强(P<0.05).结论:降低胃癌细胞HSP90β蛋白的表达可提高它们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Sorcin高表达与胃癌细胞株SGC7901多药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 QC  Zhang GY  Cao WJ 《癌症》2008,27(4):337-34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扩增人核糖体蛋白S13(RPS13)编码基因序列,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及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以进一步研究RPS13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RPS13cDNA片段编码区全长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的建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及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筛选正,反义基因稳定转染细胞,RNA斑点杂交法检测正,反义稳定转染细胞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从高表达RPS13的SGC7901/VCR耐药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成功扩增了RPS13cDNA片段编码区全长序列,并经测序证实;目的基因因按正,反两个方向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并经酶切鉴定证实;经脂质体介导将正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VCR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RNA斑点杂交试验证实;正义稳定转染细胞RPS13mRNA水平上调,反义稳定转染细胞RPS13mRNA水平下调。结论:成功克隆了人RPS13编码基因序列,并构建了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及长春新碱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正义转染细胞中RPS13mRNA表达明显增加,反义转染细胞中表达明显受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不同的同工酶亚型在胃癌细胞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 blot,观察传统型PKC(cPKCs)的PKC-α与PKC-βⅠ在胃癌细胞SGC7901及其不同剂长春新碱(VCR0.3,0.7,1.0mg/L)诱导的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的表达与分布;以阿霉素(AMD)为指示剂,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KC-αP与PKC-βⅠ的相应抗体对SGC7901/VCR细胞内药物蓄积浓度的影响。结果(1)KC-α在SGC7901呈阳性表达;在SGC7901/VCR呈强阳性,其表达强度随耐药剂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2)PKC-βⅠ在SGC7901及其不同耐药剂量的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均呈弱阳性有表达,相互之间差异无显著性。(3)以ADM为荧光指示剂,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GC7901/VCR细胞内药物浓度比SGC7901明显降低,并且随耐药剂量的增加而呈逐渐减少趋势;SGC7901/VCR细胞内药物浓度比SGC7901明显降低,并且随耐药剂量的增加而呈逐渐减少趋势,SGC7901/VCR与抗PKC-α抗体共同孵育后,其细胞内ADM蓄积增加,而与抗PKC-βⅠ抗体共同孵育后,其细胞内ADM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胃癌细胞SGC701/VCR的耐药机制可能与PKC-α有关,而与PKC-β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Jin XH  Du JP  Yin F  Zhang YM  Hu WH  Cao YX  Shi YQ  Zhao YQ  Qiao TD  Fan DM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9):524-527
目的 研究Af116609基因转染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后,对胃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法克隆Af116609基因,用Northern blot检测其差异表达,以基因转染技术调节其表达,通过体外药敏实验观察其对胃癌耐药表型的影响。结果 从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克隆到Af116609基因的CDS序列327bp,该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一致。Northern blot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耐药细胞高表达。体外药敏实验发现,转染正义真核表达载体的药敏细胞中该基因上调,对长春新碱、5-氟脲嘧啶和阿糖胞苷的耐药性增加,而对阿霉素的抗性有损害,对氨甲喋呤的抗性无明显影响;转染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耐药细胞中该基因下调,对上述5种药物的抗性均减弱。结论 Af116609基因与胃癌MDR表型相关,可作为逆转胃癌MDR的候选靶分子。  相似文献   

16.
石书红  张辉 《实用癌症杂志》2012,27(4):334-336,345
目的探讨新的钙阻断剂甲基莲心碱(Nef)对耐长春新碱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ef对人胃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0μmol/L Nef对SGC7901及SGC7901/VCR无显著细胞毒作用;2.5、5、10μmol/L Nef能使VCR对SGC7901/VCR细胞的IC50从2.32μg/ml依次下降至0.340、0.128、0.053μg/ml,逆转倍数分别为6.8、18.1、43.8。当Nef浓度为10μmol/L时,逆转SGC7901/VCR多药耐药活性较VRP高(P<0.01);SGC7901/VCR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SGC7901细胞高,经Nef处理后,SGC7901/VCR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Nef能下调SGC7901/VCR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甲基莲心碱在体外能逆转耐长春新碱人胃癌细胞(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索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的耐药机制。方法间歇诱导法,胃癌细胞系SGC7901经长春新碱(VCR)短时间诱导后,对长春新碱产生耐药。MTT法检测对VCR、5-氟尿嘧啶、表阿霉索的耐药性。Western blot检测P-糖蛋白(P—glu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htathione—s transferring enzyme,GST—s)的表达。结果耐药细胞SGC7901/VCR对长春新碱耐药提高16.56倍,此耐药株同时对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呈交叉耐药,耐药指数分别达6.9、13.05。SGC7901/VCR的P—gP、GST—s出现表达增强。结论长春新碱短时间诱导后,SGC7901产生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且P—gp、GST—s表达增强。反之,抑制P—gP、GsT—s蛋白的表达,则有可能降低细胞耐药从而逆转胃癌MDR。  相似文献   

18.
Gao FL  Wang F  Wu JL  LE XP  Zhang QX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3):178-182
目的筛选靶向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小分子干扰RNA(siRNA)的有效序列。方法设计并体外转录靶向MDR1的4条siRNA(MDR1si326、MDR1si1513、MDR1si2631和MDR1si3071),转染SGC7901/VCR细胞。用RT PCR检测MDR1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P糖蛋白(P gp)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对ADR的敏感性。结果4条siRNA均能不同程度逆转SGC7901/VCR细胞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转染后48h,MDR1si326组和MDR1si2631组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2±0.07和0.49±0.02,较MDR1si1513或MDR1si3071组明显下降(P<0.05);MDR1si326组细胞内ADR蓄积最显著,中位数为30.03,MDR1si2631组次之,MDR1si3071组较少,MDR1si1513组最少(P<0.05);MDR1si2631组对ADR耐药的相对逆转率最高,为(98.12±0.26)%,MDR1si326组次之(P<0.05),MDR1si1513组和MDR1si3071组的差别不大(P>0.05)。转染后72h,MDR1si326组蛋白质表达水平下降最明显。结论MDR1si326对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MDR1介导的耐药逆转效果最好,MDR1si2631次之,MDR1si3071较差,MDR1si1513最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测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Celecoxib)对多药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多药耐药(MDR)的逆转及P-糖蛋白(P-gp)的调变作用,探讨COX-2对胃癌细胞MDR调节作用。方法 以长春新碱(VCR)诱导的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MT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对P-gp的调变作用。结果 MTT显示塞莱昔布明显抑制SGC7901、SGC7901/VCR细胞的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经非细胞毒剂量(2.5 μmol/L)的塞莱昔布作用后,SGC7901/VC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得到部分逆转,表现为靶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显著增加,逆转倍数为1.09 ~ 6.28;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塞莱昔布介导的SGC7901/VC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伴有胞内多柔比星浓度的升高;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显示,经塞莱昔布作用后耐药株SGC7901/VCR表达P-gp强度下降。结论 塞莱昔布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且部分逆转SGC7901/VC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可能主要通过影响P-gp的药物泵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及其多药耐药亚系SGC7901/VCR中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机制,为胃癌多药耐药机制研究提供新靶点。方法:采用TRAP银染方法检测SGC7901和SGC7901/VCR中端粒酶的活性;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SGC7901和SGC7901/VCR中端粒酶hTERT、Madl及c—myctuRNA的表达;将hTERT启动子构建的报告基因质粒(pGL3B—TRTP),转染入SGC7901和SGC7901/VCR中,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Dual—Luciferasereporterassaysystem)检测端粒酶hTERT启动子的活性。结果:SGC7901/VCR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SGC7901细胞,且SGC7901/VCR中hTERT启动子的活性显著高于SGC7901,在SGC7901/VCR中捡测到c—mycmRNA的表达,但未检测到MadlmRNA的表达,而在SGC7901细胞中分别检测到MadlmRNA和c—mycmRNA的表达,且SGC7901细胞中c—mycmRNA的表达也高于SGC7901/VCR。结论: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转录水平升高与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转录因子Madl/c—myc的表达高低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