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服用华法林病人加强随访的抗凝效果。[方法]将400例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比较两组病人6个月内的遵医行为状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栓塞及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病人按时随访、按时用药、按量用药、戒酒等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用药后6个月INR达标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72.0%(χ~2=4.560,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28.0%(χ~2=4.000,P0.05)。[结论]加强随访具有提醒、监督、推动与宣传教育病人的效果,使应用华法林的病人获得了成功、规范的抗凝治疗,提升了用药方面的安全程度,进而达到了防范脑卒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报道21例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随访管理。针对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卒中的高危风险及认知和行为能力下降,进行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和指导、定期门诊随访,落实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的定期监测及华法林的剂量调整,为患者长期有效安全进行抗凝治疗提供了保障,有效降低了患者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我院就诊的心房颤动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1例,全病程随访干预组65例。两组均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门诊随访,全病程干预组采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窗内的时间、华法林相关急诊就诊率、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心室率控制率、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率,以及再入院率等。结果 全病程随访干预组治疗窗内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栓塞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节律控制、再入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全病程随访干预后,有效提高了华法林用药的达标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华法林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使用率,以减少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强调需密切监测标准化比值(INR),以减少华法林的出血不良反应。方法:总结2002年6月~2008年6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1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8%、年出血并发症为0.76%,分别低于文献报道的4%及1%。结论:无抗凝禁忌症的房颤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INR,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房颤动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每年所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2%~6%与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有关。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已证实华法林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但在临床实践中,慢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的效果不尽人意。对本院2001-2004年慢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和总结华法林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王全河  杨国杰  吴楠 《临床荟萃》2009,24(5):399-401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AF)患者华法林钠(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60例老年(≥75岁)非瓣膜病性持续性AF患者,随机分入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300mg/d)组。观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0~2.50时华法林剂量、血栓栓塞事件与出血风险。结果INR1.80~2.50时华法林剂量1.43~3.57mg/d,平均(2.373±0.304)mg/d。160例患者中,发生血栓栓塞13例(8.1%)。其中华法林组2例(2.5%),阿司匹林组11例(1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微出血:华法林组7例(8.8%),阿司匹林组5例(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结论严密监测INR情况下,老年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主要危害是缺血性脑卒中。由于房颤并发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使得抗凝治疗成为房颤患者治疗策略的重中之重。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是华法林,它能够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但由于该药治疗安全窗窄,半衰期长,与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明显,抗凝治疗需在严密监测国际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和血栓疾病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法总结分析21例(75.7±5.9)岁(64-85岁)的心房颤动(15例)、深静脉血栓(5例)和肺动脉栓塞(1例)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资料。华法林起始剂量2.5mg/d,增减0.3125mg-0.625mg/d。INR≥1.8为达标,维持在1.8-2.5,≤3.0。结果(1)19例在服药(10.0±6.0)d、中位数7dlNR达标,2例服药1月、5mg/d≥1wINR不达标而停药。(2)华法林达标时日剂量(2.928±0.591)mg/a高于初始和维持日剂量(2.557±0.681)mg/d,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P=0.01)。(3)INR达标时平均2.247±0.488,维持用药期间平均2.454±0.634。(4)治疗期间无INR延长相关的出血事件。结论2.5mg/d的华法林初始剂量及0.3125mg-0.625mg/d的增量调整可使老年房颤和血栓性疾病患者INR在1-3周内平稳扶标,及时调整剂量控制INR存1.8-3.0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心房颤动的总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达7.5%。发生心房颤动时由于心房失去规律的收缩与舒张功能,致左心耳血流缓慢、血液淤滞,易导致左心耳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引起的脑栓塞是心房颤动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是5%,是无心房颤动患者的2~7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卜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66-2867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发血栓栓塞,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国外多个研究结果表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正常窦性心率者增高5~6倍。因此如何预防栓塞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华法林抗凝依从性问卷、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对服用华法林的108例房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抗凝依从性得分为(25.84±3.35)分(总分8~32分);自我效能总得分为(76.58±16.31)分(总分0~104分),其中仅7例占6.48%表现为低水平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与抗凝依从性呈正相关.结论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总体较好,但在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不同服其他药物及每天需摄入稳定量的维生素K食物方面尚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视自我效能对抗凝依从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心房颤动的总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达7.5%[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地抗凝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华法林抗凝依从性问卷、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40例服用华法林拟行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抗凝依从性得分为(24.72±2.94)分(总分8~32分);华法林抗凝依从性与抗凝知识得分、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抗凝知识得分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为患者抗凝依从性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 拟射频消融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总体较好,但在不同服其他药物、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每天需摄入稳定量的维生素K食物方面尚待提高;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的宣教并重视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从而促进其维持良好的抗凝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法华林治疗,3mg/d口服,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200mg/d口服。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INR值及血栓栓塞、出血等事件。结果观察组华法林维持量(1.75~4.75)mg/d,平均剂量(2.00±0.75)mg/d,INR值为3.08±0.72。2组出血发生率相似(P>0.05);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20.0%,P<0.05)。结论在严密监控INR情况下,使用华法林治疗房颤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或心房扑动(AFL)患者应用国产华法林抗凝的合适起始剂量。方法入选108例NVAF和AFL患者,随机分入起始剂量3.125mg组(第一组)50例和起始5mg治疗组(第二组)58例。于治疗第4、5、7、9天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直到INR稳定于2.0~3.0,随访2个月。结果与3.125mg起始剂量组相比,5mg起始剂量组INR达标速度快,二组均无明显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INR增高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中国NVAF或AFL患者,以5mg为初始剂量应用华法林能使INR安全、迅速、有效地达标并稳定,为较合适起始剂量。  相似文献   

16.
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堂 《临床医学》2010,30(6):63-64
目的评价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223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112例与阿司匹林对照组111例。治疗组给于华法林片,每次2.5 mg,第1天每天3次,第2天每天2次,然后每天1次,治疗开始每2天复查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后每月复查1次INR,依据INR调整华法令用量,使INR保持在2.0~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50 mg,每天3次。每2周进行1次随访,随访期为1年,观察血栓栓塞事件及有无出血情况。结果华法令组的栓塞发生率为1.8%,阿司匹林组为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令组出血发生率为3.6%,阿司匹林组为1.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使INR保持在2.0~3.0,能有效的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护理体会。方法 96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服用前强化健康教育,服用期间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正规的抗凝治疗和护理,未出现血栓栓塞事件发生,2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出血,经调整华法林剂量后出血停止,无严重出血发生。结论 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PT及INR。早期发现出血的征象并加强健康教育,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对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40例进行跟踪随访,调查华法林在预防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全身栓塞性疾病的作用。结果 140例患者中发生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发生出血21例,其中包括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眼底出血2例,肉眼血尿2例,鼻出血5例,牙龈及口腔出血7例,皮下出血2例,女性月经量增大1例。应用抗凝药物治疗时应定时随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预防恶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华法林目前临床应用的现状,评价其临床适应证、疗效及副作用,探讨规范临床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起始剂量、维持剂量、临床监测和调整剂量的时间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半数以上患者属被动抗栓治疗。3.00mg起始量组和中、大剂量(4.50-9.00mg)起始组相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所需时间、住院天数、监测INR总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而与出院剂量相比,3.00mg起始组符合率为47.50%,中、大剂量组仅为16.67%。出血的发生与高INR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相关。结论对于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每日3.00mg起始量安全有效,平均维持剂量3.00mg;同时应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加强患者自我监测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