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信息动态     
从资金保障、分区管理、管理体系、计划体系和具体建设方案几个方面剖析了现阶段台湾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特点,通过与大陆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现状的对比,总结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和对台湾国家公园的可借鉴之处,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未来大陆国家公园的筹备、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业建设》2015,(1):51
第21届海峡两岸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业务交流研讨会于2014年12月6日-12月12日在台湾举行,由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组织的大陆代表团一行13人到台湾,与台湾的同行专家进行了为期7天的研讨和实地考察交流。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台湾在国家公园方面开展工作较早。本次研讨会由台湾国家公园学会主办,垦丁国家公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国家公园体制的发展背景及其内涵,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为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现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云南国家公园建设试点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省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情况(一)普达措国家公园迪庆州政府以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为依托,于2006年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规划管理概况及分区依据,以金门、雪霸、太鲁阁国家公园为例详解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因地制宜的分区管理,通过对比,从分区名称、数量、区域关系等方面剖析了大陆自然保护区分区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分区管理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公园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是介于二者间的保护地类型,按照IUCN的定义,国家公园属于II类保护地。严格来讲,国家公园在中国大陆尚属空白,引进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公园理念,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是完善我国保护地体系的必然。本文阐述了国家公园的产生、发展,分析提出了中国大陆建立国家公园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德国国家公园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介绍了德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概况,并以科勒瓦爱德森国家公园为例,详细描述了德国国家公园的建立过程、管理工作特点和资金来源,从中得出几点启示供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德国国家公园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介绍了德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概况,并以科勒瓦爱德森国家公园为例,详细描述了德国国家公园的建立过程、管理工作特点和资金来源,从中得出几点启示供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9.
唐芳林 《林业建设》2014,(3):F0004-F00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贯彻实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发展要求,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专程到云南调研国家公园。赵局长一行此次云南之行先后来到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一普达措国家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帕海,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进行调研,并且与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副书记仇和、省政府资政刘平等云南省领导进行了会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国家公园绿色管理经验及对云南的启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国家公园建设经验的精髓是绿色管理,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1)在国家宏观层面的保护管理,新西兰在法律上颁布《保护法》统管《野生动物法》、《野生动物控制法》、《自然保护区法》、《国家公园法》、《海洋保护区法》法规,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法律体系;在机构上成立统管土地、森林、野生动物、环境委员会的国家保护部门——保护部,专司保护的职能;在行动上,形成了政府和社区民众双向平行参与的"双列统一管理体系"的保护管理模式。2)在国家公园发展战略中观层面,将国家绿色理念全面融入国家公园,将国家公园作为国家的绿色旅游品牌,全面提升国家的绿色健康价值理念;3)在国家公园管理的微观层面,全面推行绿色规划和设计技术,实行强势保护下的特许经营以及社区公众全方位参与保护的机制。这些经验,对中国大陆首批国家公园——云南滇西北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沈庆仲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2):124-127,132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建设过程中,依托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机构和人员,依据现行的法规体系,吸收国际上国家公园建设的先进理念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践,但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和问题.针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实际,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的法规标准,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社区经济落后,发展困难多,经费投入不足,科学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难点和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要概述了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分析了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其他保护地交叉重叠、范围边界和总体规划、土地权属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背景,对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去年十月我随中国林业代表团考察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两个动植物资源丰富、风光优美的国家。澳、新两国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已有近百年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到考察前,新西兰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国家每年投资二百万新元。澳大利亚的自然保护区一千零一十四处,管理面积一千六百七十三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一八,国家每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家公园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保护区模式,强调生态保护、国家性和全民公益性,近3年的试点工作卓有成效,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文中以研究内容和实际建设为线索,系统梳理我国国家公园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相关政策法规,总结我国国家公园发展及试点区基本情况,并探讨提出试点区建设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园体制下的自然公园保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也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的不同级别、数量众多的各类自然公园,在改革的背景下,其定位和管理目标需要进一步厘清。本文阐述了自然公园的概念、定位和建设理念,提出了服务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总目标的自然公园保护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7月是三江源草木茂盛、野生动物最多的季节。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的组织下,我与几位生态文学作家和生态摄影师开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自驾之行,采访三江源国家公园从试点到建园6年来的变化。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青海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参与可可西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期间的科考,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调查规划,各项生态建设工程的规划、建设成效评估,可以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由自然保护区向国家公园不断变化、深入发展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国家公园定位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国家公园制度作为一种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加快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鉴于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文中以美国、英国、日本、台湾典型国家或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建设背景、管理目标、功能定位上加以梳理,重点分析其中产生差异的原因,借鉴其成功经验,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究我国国家公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成立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之一,且具有相对较为完善的保护地管理体系,新西兰国家公园作为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历时130多年的新西兰国家公园运动在管理体制、法律规制、资源利用、资金机制、规划设计、社区参与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濒危生物物种,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和野生动物种群,为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基地的自然保护区,绝大多数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严重消耗,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很多野生动植物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的状况,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自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迅速。据1987年底统计,全世界已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190个,面积达58287万ha,其中有  相似文献   

20.
郑钦  陈飞 《中国林业》2014,(17):54-55
2014年7月,《中国国家公园的探索与实践》一书正式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司长张希武和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院长唐芳林联合编撰,是我国第一部从自然生态保护的角度系统论述国家公园理论和实践的图书,综合阐述了我国国家公园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家公园在我国的建设实践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