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2.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心房纤颤发生的原因,观察起搏器各项参数的优化对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2004-05~2005-03收治的18例病窦慢快综合征患者,均植入M edtron ic SD 303双腔起搏器,分别在术后3、6个月随访2次,通过起搏器参数的优化观察术后3个月及6个月房颤负荷以及模式转换次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8例房颤消失,10例仍有阵发性房颤,房颤负荷(43.2±17.5)m in,模式转换次数(212±26)次,心房及心室的起搏比例分别为(73.3±13.7)%、(84.3±15.2)%,改变起搏器参数(降低最低起搏频率,延长起搏及感知的房室传导时间,缩短PVARP)后3个月(术后6个月)。房颤负荷明显减低至(13.6±11.2)m in,模式转换次数降至(94±17)次。心房及心室的起搏比例分别降低为(31.8±16.3)%、(47.2±15.5)%。结论:房室顺序起搏可抑制房颤的发生,但过多的心房及心室起搏可诱发房颤,通过优化起搏器参数减少起搏比例可预防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单腔心室按需型 (VVI)起搏模式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起搏方式 ,因VVI起搏模式为非生理性起搏 ,心房颤动和血栓的发生率较高。我们共随访VVI起搏器植入患者 4 6例 ,发生心房颤动者 19例 ,现将抗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4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共随访VVI起搏器置入患者 4 6例 ,发现心房颤动患者 19例 ,其中男 14例 ,女5例 ,年龄 5 8~ 75岁 ,平均年龄 (6 5± 4 .5 )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12例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5例。自心脏起搏器安装到发现心房颤动的年限平均 1.9~ 5 .2a ,平均 (4.2± 1.8)…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起搏器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长期疗效,探讨临床特异的超声心动图评价指标.方法 连续选取我院37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HOCM患者进行随访,其中37例随访1年,26例随访2年,10例随访3年.分别于起搏器植入后1年、2年及3年,测试起搏频率、阈值、阻抗、房室延迟、心房和心室起搏百分比,超声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室流出道内径(LVOTd)、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观察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动态比较起搏器植入前后起搏参数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 调整起搏频率60~70次/min,调整房室延迟90~180 ms,以满足95%以上心室起搏,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和起搏阻抗正常范围内,3年内起搏器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起搏前相比,起搏治疗1、2和3年后,IVS及LVOTPG显著下降(P<0.01),LVOTd显著增宽(P<0.01),SAM现象明显改善(P<0.01),但LAD、LVEDd、LVPW、LVEF及PASP起搏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起搏治疗HOCM可长期改善其心脏结构重构.IVS、LVOTd和LVOTPG可以作为长期评价起搏治疗HOCM的敏感和特异的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6.
<正> 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是近年来人工心脏起搏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进展,由于其起搏方式能维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国外临床已广泛应用,国内开展此项工作尚不多,我们从1991年1月相继为4例患者安置了DDD型起搏器,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讨论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43~61岁,4例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中2例为快慢综合征,心电图表现有:严重窦缓、窦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固定的长AV间期下的DDD起搏模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在减少心室起搏方面的效果;比较应用固定的长AV间期保留自身房室传导与最适AV间期下房室顺序起搏两种模式的优劣性,为此类患者选择具有最佳血流动力学效应的起搏参数设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因SSS而安置双腔心脏永久起搏器进行治疗的55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3次随访进行,每次随访时间间隔为2个月,将起搏器程控与超声测量相结合,进行两种不同AV间期下房室顺序起搏模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评估与对比。结果:与临床经验性AV间期相比,固定的长AV间期下的房室顺序起搏使心室起搏百分比由在31.8%降低至1.18%(P=0.00017);由最适AV间期下转为固定的长AV间期(350ms)下的房室顺序起搏模式后,心脏总体舒张和收缩功能指标(Tei指数)存在差异,且以左室Tei指数下降更为显著(0.67±0.17比0.45±0.09,P<0.0001)。结论:固定的长AV间期(350ms)下的房室顺序起搏能够有效减少心室起搏,且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优于最适AV间期下的房室顺序起搏。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研究的发展,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也不断扩展,我们植入的起搏器57例为右心室起搏,3例为房室顺序起搏,2例为右心室心起搏及频率反应性起搏。有2例出现合并症,1例为术后3天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外露,经再次植入起搏良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有植入起搏器指征时.要根据梗死部位来抉择植入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型起搏器(AAI),其特点是电极置于心房,刺激心房起搏,又能感知心房的自身激动而抑制起搏器发放脉冲.适合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由于它能保持房室顺序收缩,属于生理性起搏.故近年来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自1989年~1990年10月我院成功地对7例SSS患者安置了AAI起搏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4例,女3列,年龄52~67岁,平均57岁,7例患者经临床、电生理检查均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均有不同程度黑朦或晕厥等症状,病程平均6.1年.2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史,电生理检查房室传导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组织成像在监测人工起搏心脏功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opplertissueimaging ,DTI)技术检测 11例人工起搏心脏患者 ,以探讨该技术在监测人工起搏心脏功效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47~ 78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4例 ,病态窦房结功能低下 3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例。因气急、胸闷、一过性晕厥史而置入右心室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1个月至 5 .5年。其中国产起搏器 3只 ,进口起搏器 8只。采用美国AcusonAspen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0~ 4.0MHz可调 ,同步记录…  相似文献   

11.
董平栓  李玉孝 《临床荟萃》1995,10(18):835-835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内科急症,药物治疗比较困难.静脉心脏起搏有较好疗效.我院自1987年7月~1993年12月应用人工心脏起搏救治32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14(10~72)岁.基础心脏病类型:冠心病18例,心肌炎6例,心肌病5例,高心病2例,风心病1例;心律失常类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5例,高度AVB3例,Ⅱ度Ⅱ型AVB2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6例,伴窦性停搏和(或)卖房传导阻滞3例,快慢综合征3例.应用心脏起搏指征为自身平均心率减慢至41.2±7.2(30~54)次/分,伴阿一斯综合征8例,黑朦10例,低血压8例,心力衰竭6例.1.2 方法32例患者中28例在导管室X光屏幕监视下插管,4例在床边盲目插管据心腔心电图图形定位,均进行右心室心内膜起搏.首次行临时起搏18例,起搏时间平均7(1~14)天,永久性心脏起搏14例.18例临时起搏中有6例据病情改为永久性起搏.心内膜电极置入途径:临时起搏以右股静脉穿刺11例,大隐静脉切开5例,右颈外静脉切开2例.20例次永久性起搏以右头静脉14例,右锁骨下静脉6例.临时起搏器用上海医用厂AXQ-2型按需起搏器;永久性起搏器多用秦明(Pin-nacle 8619,CPI Astra T_4,T_6)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视病情为60~90次  相似文献   

12.
减少起搏输出 ,延长起搏器寿命 ,这是起搏工程技术人员和临床医师一直所努力追求的。 90年代以来 ,一种可自动测试起搏阈值并根据起搏阈值自动调节输出能量的起搏器问世并应用于临床。现将我们植入的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2 0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7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共植入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34~ 78岁 ,平均 (5 9± 18)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2例 ,房颤伴长RR间歇 4例 ,高度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例。起搏器为Pacesetter公司产品 ,其中RegencySC +2 4 0 2…  相似文献   

13.
3 2 5 双灶按需型起搏器 (DDI) DDI系双腔起搏和感知、不跟踪型起搏器 ,它属于房室顺序起搏及房室顺序感知的抑制型起搏器。其分解式为A/VA/VI/O/I,相当于AAI+VVI。这种起搏器有两个相关的脉冲输出电路 ,可按先后顺序发放心房和心室脉冲 ,使房室顺序起搏。还有两个感知电路 ,能分别感知心房和心室的电信号。感知心房波后将抑制心房脉冲的发放 ,但不触发心室脉冲的发放。由于心房感知不能使心室发生跟随 ,故不影响心室脉冲的频率及节律 ,这点与VAT、VDD及DDD不同。心室感知后可抑制心室脉冲的发放。实际上DDI是DVI的增强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经心室按需起搏(VVI)和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DDD)治疗术后随访6~84个月房颤的发生率.方法: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均于术后6、24个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程控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部分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出现房颤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平均随访时间6~84个月.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心脏起搏治疗24个月后总的房颤发生率为26%(20/78),其中经VVI起搏的46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37%(17/46),经DDD起搏的32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9%(3/32),后者房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P<0.05).结论:在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患者中,DDD起搏器较VVI起搏器有较低的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永久型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参数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永久型人工心脏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参数的变化。方法 :更换永久型起搏器 3 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 ,年龄 64.7± 14 .8( 3 5~ 87)岁 ,病窦综合征 2 2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0例。在更换过程中 ,应用临时起搏器及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心室电极参数。结果 :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 96.4± 2 2 .6( 2 5~ 186)个月 ,首次埋置时的起搏阈值为 0 .5 8± 0 .2 6V ,更换起搏器时为 1.5 9± 0 .74V(P <0 .0 0 1) ,起搏阈值增加幅度为 196.2 %± 13 8.3 % ( 2 0 %~ 5 64% ) ,增加的绝对值为 1.1± 0 .6( 0 .3~ 3 .0 )V ,更换起搏器起时 ,原心室电极阻抗为 65 8.7± 14 3 .2Ω ,R波振幅为 2 .8± 0 .9mV。更换起搏器后 ,继续使用原心室电极 2 3例 ,术后随访 63 .7± 4 1.4 ( 6~ 15 6)个月。 3例因更换时测出原心室电极起搏阈值或阻抗增高 ,重新安置新电极 ,2例因伤口感染不愈而在对侧安置新电极 ,2例因微脱位、另 2例因改换其它公司起搏器而重新安置新电极 ,其余病人均起搏与感知功能良好。结论 :埋植式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 10年后大多数电极参数的直接测量数据仍在良好范围内 ,可以继续使用 ,但必须随访 ,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起搏器技术的发展和起搏适应证的拓宽 ,人们逐步认识了生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益处[1] 。但限于低水平的医疗消费 ,在今后相当一个时间内仍将有相当比例的VVI起搏 ,即VVI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本文报道 5 1例VVI起搏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旨在为临床起搏工作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 1998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植入VVI起搏器 5 1例 ,男 2 4例 ,女 2 7例 ,年龄 31~ 77岁 ,平均 (6 0 .9± 10 .5 )岁。病因为冠心病 4 3例 ,心肌病 3例 ,风心病 3例 ,先心病 1例 ,心肌炎 1例 ;起搏原因为病窦综合征 2 6例 …  相似文献   

17.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双腔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模拟正常心脏的生理性双腔按需起搏器,具有双腔起搏、双腔感知以及触发和抑制双重反应方式。起搏治疗主要通过增加心率,影响心排血量(Co),在一定范围内,心率越快,Co越高。安置起搏器后,Co的增加还与房室顺序起搏、心室同步起搏、频率应答起搏,合适的A-V间期等因素有关。我科2000年5月~2002年10月份以来,共植入人工永久双腔心脏起搏器10例,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及死亡。  相似文献   

18.
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心腔内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引导监控下的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方法。方法  6只犬急性闭胸模型。经颈静脉插入超声导管确定希氏束和房室结准确空间位置、超声解剖结构标志及其内心肌激动顺序。引导心脏起搏或消融导管到达靶组织 ,监控刺激电极植入过程和确认消融电极与心内膜面接触。分别释放电脉冲进行靶点起搏和射频消融 ,同步体表心电图QRS波形态确认实现希氏束起搏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实现了直接希氏束起搏 (1例 )和希氏束加室间隔起搏 (5例 )。希氏束起搏阈值为 :电压 (3 .0± 1 .0 )V ,脉宽 0 .5ms。希氏束起搏时导致了较早的室间隔电兴奋。窦性心律和希氏束起搏时QRS波宽度分别为 (59.7± 5 .3)ms和 (82 .8± 1 6 .6)ms (P =0 .0 2 )。完成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 40min(3~ 81min)和 3min(2~ 5min) ;平均X线曝光时间为 1 3min(1~ 55min)。病理解剖和组织切片表明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定位准确、效果肯定。结论 心腔内超声技术能够准确引导心脏介入导管实现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 ,减少导管操作和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不同起搏方式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杉  陈启旸  陈欣  韩曙光  夏旻 《临床荟萃》2004,19(7):369-371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并对生理性及非生理性两种起搏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为 4 7例年龄≥ 75岁的高龄患者安置VVI型起搏器 2 5例 ,VDD型起搏器 3例 ,DDD型起搏器 19例。术后随访平均 3个月至 2年 ,了解患者自觉症状、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起搏器功能情况及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EF)。结果 全组病例自觉症状、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起搏功能良好 ,患者平均心室率由术前的 (4 4± 11)次 /min提高到 (6 9± 16 )次 /min。生理性起搏组EF由 (5 1.7± 16 .8) %提高到 (6 2 .1± 15 .2 ) % (P <0 .0 1) ,1例发生房颤 ;非生理起搏组EF由 (4 8.5± 14 .8) %提高到 (6 0 .1± 16 .9) % (P <0 .0 1) ,2例发生房颤 ,3例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结论 两种起搏方式均可改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心室率 ,改善心功能 ,但生理性起搏可减少起搏器综合征及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了心脏起搏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以评价不同起搏模式血液动力学效应。方法 对 32例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采用 M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心室按需起搏 (VVI)不伴室房逆传 (A组 )和伴室房逆传 (B组 )及房室顺序起搏 (AVP) (C组 )的左心结构、左室的泵血功能、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1 .心室起搏 (VP)不伴室房逆传和房室顺序起搏(AVP)组起搏后的心输出量 (CO)明显增加 (P<0 .0 5〉,而 VP伴室房逆传组则 CO增加不明显 (P>0 .0 5 )。心搏量 (SV)各组均呈下降趋势 ,VP伴室房逆传者下降更明显。但起搏后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2 .VP后左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受损 ,而 AVP后主要损害左室的舒张功能 ,对左室收缩功能影响不明显 ;3.VP伴室房逆传者 ,起搏后血液动力学效应在三组间最差。结论 无论 VP还是 AVP起搏后由于心率的增加均可使CO增加 ,但对左室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VP伴室房逆传者最为明显 ,AVP损害程度三组间最轻。因此 ,AVP也并非真正的生理起搏器。临床上提倡埋植更接进生理状态的起搏器 (多部位心脏起搏 ) ,以保持良好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