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 ,35岁。右鼻鼻塞 10余年 ,时有脓血涕 ,呼气有臭味。 5年来经常头痛。检查 :口腔牙齿排列整齐、无缺齿 ,外鼻无畸形。右侧鼻腔有脓性分泌物 ,收敛鼻腔前部 ,见鼻腔被褐色物充填 ,触之质地坚实 ,表面粗糙不平 ,诊断 :鼻腔结石。行CT水平位扫描了解其大小及范围。在黏膜表面麻醉下将部分鼻石夹碎取出。鼻底部一较大块鼻石取之不动 ,吸引器清除鼻腔渗血 ,在鼻窦内镜下用刮匙搔刮剩余鼻石 ,经搔刮逐渐自鼻底显露出白色圆柱形骨面 ,其尖端向前上抵近下鼻甲 ,后端向后下生长。诊断 :鼻腔牙。行 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 ,用弯组织钳自前鼻孔拔…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原发性鼻出血10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难治性原发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并双极电凝出血点或搔刮出血点行鼻腔微创填塞或改良的后鼻孔填塞等治疗。结果 一次性治愈78例,二次行内镜检查23例,临床均治愈。结论 对有明确出血点的患者首选双极电凝止血,对于出血点不明确者可用鼻腔微创填塞及改良后鼻孔填塞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搔刮—填塞与激光治疗Little‘s区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急症之。如何简便、迅速、有效地控制鼻中隔Little’s区出血,是治疗鼻出血的一项重要措施。1990~1995年,我们对1170例(1352侧)Littfe’s区界出血,分别采用鼻中隔粘膜搔刮加鼻腔填塞(下称搔刮-填塞米)和激光手术治疗。为恰当评价两种疗法的作用,现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70例(1352侧)患者中,男633例,女537例;年龄10~72岁,平均38.2岁。全部患者均排除血液病及其它出凝血机制障碍。单侧鼻出血988例中行激光治疗482例,行搔刮一填塞术治疗5O6例。双侧耳出血182…  相似文献   

4.
我科对耳廓假性囊肿采用搔刮后局部打包加压治疗30例,总结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2003年3月~2008年8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0例(30耳),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8~55岁,平均32岁,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19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瘘口定位、材料选择及修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病例资料,其中骨折发生在筛窦顶壁14例、筛顶和对侧额窦后壁1例、蝶窦4例,瘘口0.8~2.5cm,搔刮创面后用生物胶肌浆填塞瘘口,覆盖筋膜,再填塞鼻腔填充物。结果19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一次手术修补成功,其中出现局限性脑膜炎1例、局部真菌感染1例。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方法简单,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治疗脑脊液鼻漏的较好方法,利用EC医用耳脑胶在鼻内窥镜下修补额、筛、蝶窦脑脊液鼻漏五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此种方法的优点是:①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②内窥镜下漏口的部位和大小十分清晰,有利于术中和术后观察;③由于耳脑胶的应用,手术成功率较高;④漏口充填物使用鼻外组织(肌肉和筋膜),可避免鼻腔出血。⑤搔刮漏口周围粘膜及硬膜,有利于耳脑胶与这些组织粘合。并介绍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下EC耳脑胶修补脑脊液鼻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治疗脑脊液鼻漏的较好方法,利用EC医用耳脑胶在鼻内窥镜下修补额、筛、蝶窦脑脊液鼻漏五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此种方法的优点是:①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②内窥镜下漏口的部位和大小十分清晰,有利于术中和术后观察;③由于耳脑胶的应用,手术成功率较高;④漏口充填物使用鼻外组织(肌肉和筋膜),可避免鼻腔出血;⑤搔刮漏口周围粘膜及硬膜,有利于耳脑胶与这些组织粘合。并介绍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例 1,患者男 ,14岁。因车祸后右鼻腔反复流清水 7年于2 0 0 1年 3月 10日入院。体检 :双侧中鼻道、嗅裂无脓涕 ,右侧中鼻道后端粘膜水肿。鼻窦冠状位 CT扫描 :未见颅底骨质缺损。右侧前、后组筛窦粘膜稍增厚 ,无液平面可见。于 2 0 0 1年 3月17日行全麻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中开放右前、后组筛窦 ,发现前筛顶粘膜有一处不光滑 ,抬高头位 ,有清亮液体自此流出 ,搔刮该处粘膜 ,见骨质有一长约 2 cm裂隙 ,扩大骨缝 ,将右侧下鼻甲小部分切除 ,将粘膜下组织捣烂后 ,用 EC耳脑胶将其粘贴入骨缝中 ,然后用筛窦气房骨片加固。窦腔、鼻腔分…  相似文献   

9.
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临床上多以钩、钳等器械掏取,尚无特制的异物取出器。患儿大多不合作,哭闹、燥动常易致鼻粘膜损伤或将异物推向后鼻孔,有落入气管或吞入食道之虑。近5年来笔者用自制鼻异物取出器(图1见附3页)取鼻腔异物59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制简便鼻腔异物取出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临床上多以钩、钳等器械掏取,尚无特制的异物取出器。小儿大多不合作,哭闹、躁动常易致鼻粘膜损伤,或将异物推向后鼻孔,有误入气管或吞入食管之虑。近5年来笔者用自制鼻腔异物取出器取鼻腔异物59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9例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3~8岁;其中花生米12例,黄豆6例,豌豆2例,葵花子4例,各类干梅食品14例,果核5例,玻璃珠6例,各  相似文献   

11.
鼻出血临床常见,但以鼻、眼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鼻泪管下段出血却罕见,诊断也颇费周折。本院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8岁。以左鼻腔、左眼反复出血10个月伴重度贫血收住院。10个月前左鼻不明原因间断出血,量少,能自止,无其他不适。后出血渐频,每能自止。家长发现患儿常夜间左眼溢淡红色泪液,晨起左眼裂及眼周有红褐色血痂。白天直立无此现象。起病3个月后偶尔发现大便黑褐色。经多方治疗均无好转。3个月前曾住我院,拟诊左下鼻道顶或鼻泪管下段出血。行左下鼻道顶部搔刮术,仍无效。先后10次输鲜血,总量达3000ml亦未能制止出血和纠正贫血。1991年8月29日再次收入我院。体检: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口吹气取鼻腔异物的临床实践,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5月诊治的125 例儿童鼻腔异物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经口吹气组45例患者中有6例患儿异形硬质异物、瓜子未取出(后通过其他有创方式取出),其余异物均顺利取出,无一例患儿出现鼻黏膜出血、鼻腔损伤及异物后坠等风险;使用鼻腔异物钩、枪状镊等器械组85例患者中1例患儿在取异物过程中发生异物后坠,后经检查坠入支气管内经全麻手术取出;5例患儿鼻腔表面麻醉后仍不能配合,后改为全麻下取出。由于患儿配合情况不同,出现不同程度鼻黏膜损伤致鼻腔少量出血者7例,鼻出血较严重经压迫止血者1例。 结论 经口吹气是针对婴幼儿的一种简单、有效、无损伤的取鼻腔异物方法,尤其是对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角的异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3.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病因甚多,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贫血甚至休克。在高原地区发病率更高,出血部位以鼻中隔易出血区最常见。我科2004-2005年对65例门诊易出血区出血患者采用鼻中隔黏膜搔刮并药物填塞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用波长0.63μm10~50mW的氦氖激光器,经鼻腔照射蝶腭神经节。设计一杆状金属器械,长12cm、直径1.5mm、末端10mm弯成45°角。杆的透光部分为单纤维石英光导。光导截面1mm。局麻下将器械导入鼻腔中鼻甲后端后方2~3mm处,使工作端紧贴鼻腔侧壁,照射功率20~40mW/cm~2,治疗三叉神经痛曝光5~10分钟,每天1次,10~12次为一疗程;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每侧曝光1~3分钟,每天1次,5~8次为一疗程;伴有龋齿、鼻中  相似文献   

15.
鼻腔异物钩的设计制作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小儿鼻腔异物都是采用弯探针或弯刮匙进行钩取,虽能取出异物,但也存在不少缺点。笔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自制鼻腔异物钧进行临床应用,成为当前一种较为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器械。用于318例小儿鼻腔异物,收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18例,为1~7岁儿童,平均4岁。因其无知,玩耍时将细小物件如豆类:花生米、黄豆、甜豆;果子类:杨梅子、桂元子、李仔子;铁珠、玻璃、塑料珠,钮扣以及沙石、纸团、海”绵、打火机头、烟咀头等寨人鼻腔,一旦起过鼻闻就难以脱出,成为异物。就诊时间短者半小时,长者8个…  相似文献   

16.
显微喉镜下声带囊(脓)肿部分切除术11例报告张庆泉1栾建刚1张杰1宋西成1声带囊(脓)肿在显微喉镜下全部剥离切除,操作困难。为探索一种简单的方法,我科自1992年8月起对11例患者在显微喉镜下用部分切除后搔刮或烧灼残留囊内壁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效果满...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穿刺术少见并发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4岁。因上颌窦穿刺针折断致断端滞留鼻腔,于2005年5月20日急诊入院。该患者就诊前2h在当地卫生院行右侧上颌窦穿刺术,术者在冲洗完毕后拔出上颌窦穿刺针时发生折断,以血管钳等器械在右侧鼻腔下鼻道外侧壁寻到穿刺针断端,但未能拔出,遂来我院就诊。2%地卡因(加少量肾上腺素)棉片,先后2次行右鼻腔及右下鼻道外侧壁前1/3麻醉,取出棉片,以鼻内镜检查可见右侧下鼻甲前端黏膜有一损伤口,并见右侧下鼻道外侧壁前1/3处有一金属针断端(长约2mm),因穿刺针为空心,在当地医院试取出时已将残端夹成扁状,以持针器等器械很难夹住针的断端,且阻力很…  相似文献   

18.
鼻内窥镜手术中微型电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诸多因素中 ,手术操作的成功与否对疗效的影响最大。我们自制了微型高频电刀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总结鼻内窥镜术后随访达 1年以上的 96例 (174侧 )。其中男 5 9例 ,女 37例。年龄 14~ 76岁。慢性鼻窦炎和 /或鼻息肉 78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物 (鼻窦囊肿、鼻腔血管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多形性腺瘤、鼻咽血管纤维瘤 )18例。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 ,疑为肿瘤者术前均行鼻内窥镜检查和活体组织检查。二、手术中微型电刀的应用1.器械 :使用的高频电发生器为美国威力公司Force…  相似文献   

19.
2005~2006年间我们收治了2例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后失明的患者,经视神经管减压术后,视力仍不能恢复,现就其失明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例1,女性,32岁,因鼻堵、流涕伴有头痛3年余,在外院诊断为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鼻息肉,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中搔刮右侧鼻窦时,患者诉右眼突发剧烈疼痛而暂停手术。当时右眼视力下降,眶周无青紫,次日,右眼无视力,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右眼仍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组织活性物质组胺和神经递质乙酰胆硷、乙酰甲胆硷等的刺激使鼻腔粘膜过敏性增高。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腔粘膜表层有很多嗜碱、嗜酸细胞。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腔粘膜表层的嗜碱、嗜酸细胞与组胺阈值之间有否关联进行了研究。方法:室尘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20人(年龄11~46岁,平均23岁),症状轻重程度不等。正常人11人(12~43岁,平均28岁)。检查材料采集均在午前11时到午后2时30分之间进行。包括鼻腔分泌物和刮片中嗜碱细胞、嗜酸细胞的计数,不同浓度组胺激发鼻部症状的组胺阈值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