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橙皮苷葡糖苷(Hsp—G)对风湿病患者风湿症状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热休克蛋白70及其mRN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mRNA(Hsp7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电针组动物手术后2h即给予电针处理。分别在1d、2d和3d处死动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脊髓损伤部Hsp70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检测Hsp70表达。结果手术后1d时模型组和电针组Hsp70mRNA表达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随后逐渐下降,至3d时已降至假手术组水平。电针组Hsp70mRNA表达下降速率明显较模型组缓慢,Hsp70mRNA表达量在2d时仍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Hsp70蛋白表达也是1d时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电针组Hsp70表达在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增加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损伤部Hsp70及其mRNA的表达,减少细胞毒性,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和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芍芪多苷(SQDG)在炎症不同时期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贴壁法分离PBMC中的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macrophage,Mo/Mφ),吞噬中性红方法检测Mo/Mφ的吞噬功能;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法检测IL-1活性;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结果:SQDG(21.25、42.5、85mg/kg)ig给药能增强正常大鼠Mo/Mφ的吞噬功能;抑制CIA大鼠过强的Mo/Mφ的吞噬功能,并使其分泌增高的IL-1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内;体外试验SQDG(10、20、40、80、160mg/L)使正常大鼠的Mo/Mφ的吞噬功能增强,对IL-1的产生无影响;SQDG作用后的Mo/Mφ对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无明显影响。d7体外给予SQDG可使CIA大鼠增强的Mo/Mφ的吞噬功能降低;分泌升高的IL-1水平降低;和SQDG作用后的Mo/Mφ对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无明显影响;d15、d23体外给予SQDG可使CIA大鼠Mo/Mφ明显增强的吞噬功能降低;升高的IL-1水平降低;和SQDG作用后的Mo/Mφ使增强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结论:SQDG可能通过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调节CIA大鼠异常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组合穴位贴敷“类风关巴布剂”对CI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背部5处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CIA),观察以雷公藤为主的中药“类风关巴布剂”不同组合穴位贴敷对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电镜凋亡计分、免疫组化指标P53、bcl-2、NF—κβ计分,以及滑膜细胞上清液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滑膜细胞凋亡抑制、各炎症指标升高;治疗后各穴位贴敷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均有显著降低,凋亡计分、P53、bel-2计分较模型组增加,NF—κβ计分、IL-1β、TNF—α浓度降低,其中系统组(远近配穴)最接近正常组。结论:“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控制CIA大鼠关节炎的病情并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上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等;远近配穴可能通过标本兼治,多靶点起效,使其整体疗效优于单纯远道取穴或局部取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体内实验,从Hotair/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角度,分析温化蠲痹方(WHJBD)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DBA/1J小鼠建立CIA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组(CIA组)、温化蠲痹方组(WHJBD组)、甲氨蝶呤组(MTX组)、WHJBD+MTX组,每组6只。并随机选取同一批次的正常小鼠6只作为正常组。WHJBD组每天予WHJBD灌胃(25.78 g/kg)、MTX组每周予MTX灌胃(1.288 mg/kg)、WHJBD+MTX组同时予WHJBD及MTX灌胃,正常组及CIA组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持续4周。采用游标卡尺测量足掌和踝关节的肿胀程度并计算关节肿胀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Hotair、Wnt抑制因子1(WIF1)、C-myc、G1/S-特异性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Wnt1、β-catenin、肿瘤增殖抗原抗体(Ki-67)、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宣发膜原法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法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给以宣发膜原方治疗,检测CIA大鼠免疫指标和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病理损伤减轻,TNF-α降低,IFN-γ升高,抗CⅡ抗体降低。结论:宣发膜原法能够减轻CIA病理损伤,调节CIA大鼠免疫功能,可以用于RA治疗。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橙皮苷(HES)对LPS诱导的和感染诱导的致死性休克及TNF—α生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果蝇无翅基因/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尪痹片(WBT)干预去势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骨形成机制。方法 48只雌性SD大鼠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去势组、CIA组、去势CIA组、去势+WBT组、CIA+WBT组、CIA+甲氨蝶呤(MTX)组、去势CIA+WBT组,每组6只。去势法制备肾虚证模型,CIA法制备类风湿关节炎模型,WBT采用每日0.63 g/kg灌胃,MTX采用每周1.05 mg/kg结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56日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Wnt3a、Wnt10b、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Dickkopf相关蛋白-1 (DKK-1)、Runt相关转录核心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核酸内切酶Dicer蛋白表达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DKK-1、微小RNA(miR)-335-5p mRNA表达量。结果 去势后大鼠逐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芬必得组(0.06g·k^-1)、清热养阴除湿丸高剂量组(18g·kg^-1)、清热养阴除湿丸中剂量组(9g·kg^-1)和清热养阴除湿丸低剂量组(1.8g·kg^-1);各组每日1次,按设计剂量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21天后观察大鼠足肿胀度及炎症指数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清热养阴除湿丸能降低CIA大鼠足肿胀度并降低关节炎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能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丸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炎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恒古骨伤愈片中橙皮苷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4%磷酸水(20:8O)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3nm。结果橙皮苷线性范围为0.194~0.970μg,r=0.9999,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50%,RSD=0.63%。结论该方法用于测定恒古骨伤愈片中橙皮苷的含量,具有简便、准确、灵敏的特点,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对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ligand,RANKL)和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的影响及对骨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 除正常组(8只)外,其余大鼠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注射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选取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6分的CIA大鼠24只,根据其AI评分分为模型组、甲氨喋呤组和淫羊藿苷组,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甲氨喋呤组给予甲氨喋呤每周 5 mg/kg灌胃,淫羊藿苷组给予淫羊藿苷20 mg/(kg?d)灌胃,均连续给药4周。每周记录大鼠AI评分。给药结束后,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形态学变化;X射线检查足趾骨质破坏与骨质疏松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RANKL、OPG水平。结果 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AI评分、Larsen评分、血清RANKL水平及RANKL/OPG比值明显降低,OP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甲氨喋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示淫羊藿苷组关节滑膜增生、炎症细胞浸润与软骨面破坏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淫羊藿苷能缓解或减轻CIA大鼠骨破坏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IA大鼠血清RANKL水平,提高OPG浓度进而降低RANKL/OPG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芬必得组(0.06g&#183;k^-1)、清热养阴除湿丸高剂量组(18g&#183;kg^-1)、清热养阴除湿丸中剂量组(9g&#183;kg^-1)和清热养阴除湿丸低剂量组(1.8g&#183;kg^-1);各组每日1次,按设计剂量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21天后观察大鼠足肿胀度及炎症指数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清热养阴除湿丸能降低CIA大鼠足肿胀度并降低关节炎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能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丸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炎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儿宝口服液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斌 《现代中医药》2007,27(1):47-48
目的 建立儿宝口服液中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RP—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83am。结果 该方法线性方法为0.04458μg~0.4458μg,相关系数为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33%。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儿宝口服液的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宣发膜原方对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IA)的治疗机理,为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和损伤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CIA作为RA的动物模型,以达原饮加减方作为宣发膜原法代表方,检测CIA大鼠踝关节病理改变及膝关节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宣发膜原方可以有效地减轻CIA大鼠病理损伤,提高滑膜细胞中B型滑膜细胞的比例,减少滑膜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结论:宣发膜原方能够减轻CIA病理损伤,改善滑膜细胞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5.
卢光达  赵赫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48-1949
目的:确定利胆排石颗粒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以橙皮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提取工艺的提取时间(min)、提取次数(次)、溶媒倍量(倍)、乙醇浓度(%)4因素进行优化考察。结果:确定最佳条件为加水12倍量提取2次,每次80min。结论:确定条件具有橙皮苷提取完全,工艺稳定等优点,最终为水提工艺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九分散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关节病变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九分散低剂量组、九分散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并给予相应处理。观察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和足爪肿胀度,于连续给药35d后将大鼠四肢关节拍摄x线片,然后处死大鼠,取踝关节制作切片,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九分散高、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关节炎症指数、病理评分及关节x线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九分散能明显缓解CIA大鼠症状,控制炎症,减轻关节的病理改变及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小鼠的疗效。方法:将紫草素高低两种剂量给CIA小鼠灌胃,连用30天,对小鼠一般状态进行观察,用关节炎评分评估CIA小鼠关节炎病情;小鼠足测量仪检测关节肿胀程度;组织学染色评价膝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结果:紫草素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可以降低CIA小鼠的关节炎评分,阻止病理学进展;延缓CIA小鼠体重下降程度,降低后爪肿胀程度。结论:紫草素能够有效控制CIA小鼠的炎症进展,阻止骨质破坏,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胶原诱导的关节炎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ollagen-Ⅱ induced arthritis,CIA)及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Ⅱ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和完全弗氏佐剂单独致炎免疫大鼠造成CIA和AA模型,以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大鼠黏膜、全身免疫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关节局部炎症因子(IL-6、TNF—α、COX-2和NF-κB等)的变化。结果CIA模型组派伊尔结(Peyer’s patch,PP)CD4^+、血中CD4^+、CD8^+均升高;AA模型组PPCD4^+降低,CD8^+升高,血中的CD4^+,CD8^+均升高。雷公藤对两模型组的PP和血中T细胞亚群存在不同影响。两种模型大鼠关节可见高水平IL-6、TNF—α、COX-2和NF—κB表达,雷公藤多甙可以抑制这些炎症介质的表达。结论两种关节炎模型在黏膜免疫反应方面及雷公藤多甙对这两种模型的影响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芍甘附子汤(SGFZ)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内皮抑素(Es)、血管生成抑素(A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雷公藤多甙组按8.75ms/(kg·d)灌胃,SGFZ加味小、中、大剂量组依次按每毫升药液含0.708、1.42、2.83g生药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给药28天。造模后第0、14、28、42、56天观察大鼠关节炎指数(AI),灌胃治疗结束后Westernblot法检测ES、AS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与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I评分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S、AS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和SGFZ加味各剂量组Es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SGFZ加味可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ES、A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八珍汤对骨髓抑制小鼠血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外周血细胞、骨髓有核细胞、造血祖细胞及细胞周期等方面探讨八珍汤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①八珍汤能明显促进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以及骨髓有核细胞(BMC)的增加;②体内用药能明显促进红系(BFU—E,CFU—E)、粒系(CFU-GM)和巨核系(CFU—Meg)三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③能明显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使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