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出现PPROM后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合适的方式分娩。方法回顾分析72例PPROM的临床资料。结果61.1%有易发因素存在,比较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的PPROM,其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孕28~33+6周出生的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及死亡明显高于孕34~36+6周出生的新生儿。结论积极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适当延长孕周,以减少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及病死率,权衡母婴利弊基础上来决定分娩方式,不应强调阴道分娩或过早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因素、分娩方式、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PPROM产妇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PPROM相关因素中以不明原因、头盆不称为主;孕28~35周与孕36~37周PPROM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5、孕36周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孕37周者;孕28~35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感染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孕36、37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ROM应先排除宫内感染,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孕28~35周采用期待疗法,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孕36~37周者与足月妊娠的PPROM处理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方法将PPROM患者48例按照孕周大小分为孕28~35周组16例与孕35~37周组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潜伏期为1~56.5h,平均18.0h,存在可能易发因素者占64.6%。孕28~35周组与孕35~37周组患者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5周组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于孕35~37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死亡3例均发生在孕30周前。结论对于孕28~35周的胎膜早破患者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0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王青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03-2604
目的:探讨早产性胎膜早破(PPROM)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的75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PPROM主要与感染有关,孕28—35周与孕35~37周两组比较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孕28~35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燕  刘艳红  庞岚  牛艳丽 《河北医药》2010,32(12):1593-1594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因素,并分析不同孕周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48例PPROM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阴道炎37.9%(132/348),流产引产史28.2%(98/348),不明原因23.6%(82/348),瘢痕子宫6.0%(21/348),胎位不正2.6%(9/348)。348例PPROM患者,孕32—34+6周剖宫产率高于孕28—31+6周和孕35~36+6周(P〈0.05)。孕28—31+6周、孕32—34+6周的新生儿转PICU率、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均高于孕35~36+6周组(P〈0.05)。结论阴道炎、流产引产史、不明原因是PPROM发生的主要因素,围生儿结局与孕周密切相关,剖宫产并不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最佳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6.
曾淼  杨臻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130-13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因素及通过对PPROM的临床处理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08例PPROM的临床资料。结果适当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尽可能延至34周以后分娩,可望减少新生儿窒息及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结论积极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适当延长孕周,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早产胎膜早破期待疗法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 re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期待疗法的效果。方法对49例孕28~37周胎膜早破孕妇的治疗和母婴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34周以下破膜后超过24h分娩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孕34周后围产儿死亡率也明显下降。结论对于孕28~34周PPROM宜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适时分娩,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孕34周前胎膜早破128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34周前发生胎膜早破者期待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128例。根据胎膜破裂时孕周将孕妇分为两组,其中孕周28~31+6周为组I,共52例;孕周32~33+6周为组Ⅱ,共76例。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组I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颅内出血、围产儿死亡率高于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ROM是国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PPROM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从而提高产科治疗质量,降低同产儿病率。  相似文献   

9.
早产胎膜早破1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圣英 《安徽医药》2005,9(6):453-454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141例.结果74.47%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比较孕28~34 6周与孕35~36 6周的PPROM,发现其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新生儿体重、从破膜到分娩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孕28~34 6周PPROM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6 6周者.结论对于孕28~34 6周者宜采用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探讨其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PPROM患者115例,按照孕周分为3组(28~31+6周25例,32~33+6周47例,〉34周43例),分析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3组阴道分娩、剖宫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1+6周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围生儿死亡与〉3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与32~33+6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33+6周的新生儿窒息与〉3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处理,抗感染、促胎肺成熟、延长孕周,以降低PPROM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林春生  戴凤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38-1639,1641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临床治疗与早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的胎膜早破治疗方式与早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28~<34孕周的患者保胎治疗能降低新生儿感染、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P<0.05);34~<37孕周患者的保胎治疗新生儿窒息、感染及死亡率与未保胎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孕周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能明显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09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58.72%早产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周与孕34~37周间,早产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比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孕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曾瑾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39-4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总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并以同期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64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64例患者终止妊娠的时的孕龄为(37.91±2.14)周,对照组为(35.10±2.27)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总体状况,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破膜孕周及不同潜伏期长短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孕28~36+6周PPROM,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孕28~33+6周PPROM组,潜伏期〉48 h者剖宫产率高于〈48 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PPROM,潜伏期〉48 h者与高于〈48 h者剖宫产率与母婴合并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PPROM组,潜伏期〉48 h者羊膜腔感染率率高于〈48 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28~33+6周PPROM应采取促胎肺成熟的同时,可适当延长孕周,并考虑剖宫产作为终止妊娠首选;而孕34~36+6周PPROM胎儿肺成熟者应在破膜48 h以内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侯金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32-33,37
目的:探讨孕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8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孕龄分为两组:A组32例,发病孕龄28~34+6周;B组54例,发病孕龄35~36+6周。比较不同孕周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的影响。结果:两组围生儿胎儿窘迫率分别为45.7%、31.5%,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51.4%、35.2%,肺部并发症及感染率分别为57.1%、31.5%,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2.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分娩方式比较,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周为28~34+6周胎膜早破的孕妇宜采用期待疗法,尽可能延长孕周,同时给予促胎儿肺成熟、预防感染治疗,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纪芬 《安徽医药》2013,17(6):984-986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入院期待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期待时间与母儿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观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分娩PPROM单胎产妇129例,按入院至分娩期待时间分成3组,T12 h组(46例)、12h≤T≤72 h组(55例),T72 h组(28例),观察各组临床特征及母儿预后。结果 (1)年龄、入院距破膜时间、体温、AFI、阴道分泌物培养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是否为经产妇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72 h组孕周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1);(2)T72 h组入院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明显小于T12 h组(P0.01),T72 h组CRP较前两组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3)T72 h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其他两组(P0.01),T72 h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小于其他两组(P0.05),其余各项妊娠结局三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PROM入院期待时间与孕周、是否为经产妇、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CRP等有关,而不同期待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有差异,其他母儿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情况及母婴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分娩巨大儿产妇150例,设为观察组,以同期分娩正常胎儿产妇2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分娩情况、并发症及胎儿妊娠结局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次、孕周、孕期增重及孕期增加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产伤、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低血糖、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及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应当控制饮食及孕期体质量,以降低巨大儿发生风险,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原因、临床处理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 PPROm 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其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PPROm的临床处理,应以保胎为主,尽量将患者的妊娠时间延长至﹥35周,采取有效的促胎肺成熟治疗及护理措施。结论有效处理 PPROm 能够明显减少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改善早产儿结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