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大庆原油减二线和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在3936/3825催化剂上进行了中压加氢改质的中型试验,并在燕山1.0Mt/a工业装置上应用,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到设计要求,采用有抗氮能力的3905催化剂取代原3825催化剂的后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压加氢裂化条件下可加工馏分重及氮含量较高的原料,并可得到低芳烃,低硫柴油及低BMCI值的尾油作蒸汽裂解原料,预计原设计1.0Mt/a的工业装置可扩能为1.3Mt/a.  相似文献   

2.
生产蒸汽裂解原料的中压加氢裂化工艺--RM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通过研究原料油性质、催化剂、反应压力、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反应深度以及加氢裂化尾油的切割点对生产乙烯性能的影响,开发了生产优质蒸汽裂解原料的中压加氢裂化(RMC)技术,该技术分别在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5Mt/a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上和燕山分公司1.3Mt/a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MC工艺所采用的精制催化剂在中压下具有较好的脱氮性,裂化催化剂具有高抗氮性能,生产的尾油BMCI低,是优质的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  相似文献   

3.
用本院开发的加氢裂化催化剂,以高压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中压加氢裂化、中压加氢改质等工艺对不同原料进行了加氢裂化实验。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加氢裂化尾油的性质及其蒸汽裂解制乙烯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馏分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加氢裂化工艺,加氢裂化尾油均为优质的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原料。采用加氢裂化工艺可以有效地扩大乙烯原料来源,满足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胜利减压柴油(VGO)缓和加氢裂化(MHC)尾油(>350℃馏份),在模拟工业管式裂解炉上进行蒸汽裂解试验,考察了不同转化率 VGO-MHC 裂解性能,测定其产物分布,同时评价了加氢尾油结焦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乙烯产率比胜利 VGO 直接裂解增加5—8%,三烯收率增加10%左右,高于胜利石脑油、轻柴油(AGO)的裂解产率。尾油结焦趋势低于胜利 VGO、AGO。VGO-MHC 的尾油是优质的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5.
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加氢裂化催化剂,采用高压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中压加氢裂化、中压加氢改质等工艺对不同原料进行加氢裂化实验.馏分不同的原料经过不同加氢裂化工艺得到的裂化尾油,均可用作蒸汽裂解制乙烯的优质原料.采用加氢裂化可以有效地扩大裂解原料来源,满足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大庆常三、减一线混合蜡油,采用RT-1加氢处理催化剂及一段一剂一次通过的中压加氢技术进行工业试验.仅转化率方案可得到70W%以上的加氢尾油;中转化方案可再到45W%以上的加氢尾油.该尾油是蒸汽裂解制乙烯的优质原料,并兼得芳潜含量较高的重整原料、喷气燃料或低凝柴油.该工艺技术流程简单,生产方案灵活,化学耗氢低;加氢尾油产率高、质量好.RT-1加氢处理催化剂及配套工艺是扩大乙烯原料的好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报道中压加氢改质技术在大庆石化总厂12万t/a工业装置上的应用。这项技术分别采用大庆蜡油催化裂化柴油与直馏柴油的混合油和掺炼渣油的催化裂化柴油与直馏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通过中压加氢改质,可以生产-35号低凝柴油、高芳烃潜含量的石脑油和制乙烯原料。通过一年多的运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用中、小型加氢装置进行了胜利减压柴油(VGO)缓和加氢裂化(MHC)试验,<350℃产品进行规格分析,>350℃尾油(即MHC-VGO)在模拟工业管式裂解炉上进行蒸汽裂解,考察了不同转化率MHC-VGO 的裂解性能,测定其产物分布,并对其结焦趋势做了对流段炉管结焦模拟试验.主要结果是:经MHC 的胜利VGO,可生产一部分石脑油和轻柴油,其尾油是优质的裂解原料,乙烯产率比胜利VGO 直接裂解提高5~8%,三烯增加10%左右,高于胜利石脑油、轻柴油的裂解产率.MHC-VGO 结焦趋势低于胜利轻柴油,解决了VGO 直接裂解乙烯产率低和炉管结焦影响正常运转周期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柴油芳烃特别是稠环芳烃含量高,用中压加氢改质工艺处理后,生产的柴油各项指标符合世界燃料规范Ⅱ类标准,且其它产品如重石脑油可作催化重整原料,尾油可作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中压加氢改质工艺是增产清洁柴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报道应用RT-1催化剂的中压加氢处理技术在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6万t/a装置上的工业实践。采用单段单剂一次通过流程,加工大庆常压三线和减压一线混合油,可以生产优质乙烯原料和-35号低凝柴油或3号喷气燃料;其经济效益显著,年综合经济效益14000多万元,比原使用复合催化剂综合经济效益增加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大庆蜡油掺渣油催化裂解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工艺、催化剂的装置等方面的改进,在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化学助剂厂催化裂解装置上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掺渣油原料催化裂解工业试验,扩大了催化裂解技术的适应范围,开辟了一条用蜡油掺渣油作原料生产丙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湛江东兴120万吨/年中压加氢裂化装置采用石科院开发的RMC技术,于2005年3月一次开车成功,并于12月进行了工业标定。数据表明,采用RMC技术可在氢分压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实现高氮含量劣质VGO的加氢转化,所得产品分布合理,产品性质优良,RMC技术在1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扩大乙烯原料来源,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VGO加氢处理工艺和一个双功能催化剂(RT-1)。该技术采用单段、一次通过流程。文中阐述了RT-1催化剂的研制和性能,并介绍了大庆常压三线、减压一线混合油(DQ VGO)加氢处理工艺研究和氢尾油(HT-VGO)的蒸汽裂解性能评价。结果表明:RT-1催化剂性能优良;DQ VGO在中压下加氢处理可以生产优质乙烯原料(HT-VGO)和石油产品;与大庆石脑油相  相似文献   

14.
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企业采取措施降低柴汽比,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增产汽油、压减柴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拓展催化柴油出路,通过提高催化柴油加氢精制深度、催化柴油与蜡油混炼、催化柴油与重油混炼、LTAG工艺及RLG工艺等技术路线的比较,优化选择催化柴油加工路线,采用RLG技术可大幅降低柴油产量,提高轻质油收率,RLG装置与催化装置联合的LTAG技术使企业柴汽比进一步降低,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丙烷脱沥青工艺探讨催化裂化油浆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现有的溶剂脱沥青装置上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丙烷脱沥青研究。结果发现油浆经过丙烷脱沥青后,大部分芳烃富集到脱油沥青中,使脱油沥青可作为较好的沥青调合组分;脱沥青油的n(氢)/n(碳)一般低于1.66,虽然其裂化能力较差,但由于脱沥青油作为原料催化裂化时的汽油产率低于VGO原料,而柴油产率大于VGO,因此,在VGO中掺炼部分脱沥青油可改变催化裂化的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16.
催化裂化柴油(简称催化柴油)中富含的单环及双环芳烃可通过加氢饱和生成环烷烃,是优质的高密度喷气燃料组分。通过对催化柴油窄馏分的烃类组成分析,确定了适合生产高密度喷气燃料产品的原料馏分范围;以优选的催化柴油轻馏分作为原料油,在适当的条件下加氢得到了密度(20 ℃)大于0.835 g/cm3的高密度喷气燃料组分,并进一步开展了工艺条件对高密度喷气燃料产品性质影响的研究。催化柴油加氢生产高密度喷气燃料技术可为炼油企业在催化柴油加工路线上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烃类组成分子水平表征、LCO中稠环芳烃加氢反应规律和加氢LCO中四氢萘类单环芳烃的催化裂化与氢转移反应规律的认识,开发了将LCO高效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LTAG技术。LTAG技术是LCO加氢与催化裂化的集成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将LCO中稠环芳烃通过选择性加氢饱和反应生成四氢萘类单环芳烃,再通过强化加氢LCO中四氢萘类单环芳烃的催化裂化反应和抑制氢转移反应,实现LCO的高值化利用。加氢单元可采用LCO单独加氢或LCO与蜡油或渣油混合加氢模式;催化裂化单元可采用以下两种模式:①加氢LCO单独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馏分或轻质芳烃;②加氢LCO与重油原料分层顺序进料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馏分。LTAG技术对于炼油企业降低柴汽比、调整产品结构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该技术既解决了劣质LCO的出路问题,又弥补了市场短缺的高辛烷值汽油馏分或轻质芳烃的不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炼油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120万t/a加氢裂化装置加工自产减压蜡油(长庆VGO,含硫质量分数小于0.1%)的实际运行状况,分析了低硫原料对加氢裂化反应所产生的影响,并与注硫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对比,提出加工低硫原料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长庆VGO硫含量低,导致循环氢中的H:S含量亦较低,进而使催化剂硫化度降低,活性下降;通过注入预硫化剂,可使循环氢中H2S含量增大,NH3含量降低,反应温升提高,催化活性增大;加工低硫原油时,可降低反应出口注水量以提高循环氢中的H2s含量,并采取适宜的补硫措施,如注入预硫化剂、掺炼高硫原料、回收富氢气体中的H2S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