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基因转染中的特点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等特性。方法:用反转录病毒为载体,将含有突变的膜结合型TNFα的质粒,用lipofectin法转入包装细胞株crip细胞。又用收集到的病毒上清感染人乳腺癌细胞MDA231,采用G418筛选,DNA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鉴定该基因转染的结果。结果:经上述方法鉴定表明该外源基因已成功转染人乳腺癌细胞中,为进一步研究膜结合型TNFα的功能奠定了基础。结论:经初步研究表明,含有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的质粒可以通过lipofectin法成功导入crip细胞,且该病毒可成功感染人乳腺癌细胞并整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TNFα-Tumstatin融合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方法:设计含有GM-CSF信号肽序列和BglⅡ及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TNFα-Tumstatin,将扩增产物亚克隆到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重组穿梭质粒经PmeⅠ线性化后转化含有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中同源重组。筛选获得含有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重组病毒质粒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293A细胞,经过包装、扩增后感染hUCMSCs并检测细胞内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CR和PacⅠ酶切鉴定,证实含有TNFα-Tumstatin融合基因,测序结果和设计片段的序列一致。重组腺病毒感染的hUCMSCs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融合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TNFα-Tumstatin融合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能高效率感染hUCMSCs,为进一步研究融合基因修饰的hUCMSCs抗肿瘤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膜结合型人肿瘤坏死因子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方法:用RT-PCR一步法扩增出人膜结合型TNF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质粒pUC19中。再通过定向亚克隆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GEX-4T-3中GST下游。结果:从激活的单核细胞中扩增出700 bp左右的膜型TNF基因;限制性酶切产物和以重组载体为模板的PCR扩增证实了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结论:建立了重组膜型TNF的GST融合表达及纯化优势,为进一步定点突变,设计高效低毒的非分泌性膜结合TNF,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膜结合型人肿瘤坏死因子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方法:用RT-PCR一步法扩增出人膜结合型TNF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质粒pUC19中。再通过定向亚克隆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GEX-4T-3中GST下游。结果:从激活的单核细胞中扩增出700bp左右的膜型TNF基因;限制性酶切产物和以重组载体为模板的PCR扩增证实了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结论:从激活的单核细胞中扩增出700bp左右的膜型TNF基因;限制性酶切产物和以重组载体为模板的PCR扩增证实了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结: 重组模型TNF的GST融合表达及纯化优化,为进一步定点突变,设计高效低毒的非分泌性膜结合TNF,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AdEasy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携带hVEGF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从PCR2.1-hVEGFA质粒中克隆出hVEGFA基因的编码序列,酶切、连接后,插入腺病毒系统中的穿梭载体pAdTrack-CMV,获得重组质粒pAdTrack-CMV-hVEGFA,将其转化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埃希菌BJ5183,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子pAdeasy-1-hVEGFA.鉴定后,将pAdeasy-1-hVEGFA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A细胞),获得含hVEGF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hVEGFA).反复感染HEK293A细胞扩增腺病毒,50%组织培养感染量法(TCID50)检测病毒滴度,荧光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出含有hVEGFA基因的腺病毒载体rAd-hVEGFA,转染HEK293A细胞后出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证明腺病毒载体rAd-hVEGFA 转染成功,通过反复感染HEK293A细胞获得大量病毒.结论:成功构建含有hVEGFA基因的腺病毒载体rAd-hVEGFA,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受体介导基因转移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靶向性和表达效率.方法人转铁蛋白同多聚赖氨酸共价交联,盐键合成交联蛋白和外源基因质粒的超分子复合物,对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肿瘤细胞株进行β-半乳糖苷酶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移.结果检测到外源基因表达;转染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后细胞上清液检测到一过性人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升高.结论受体介导基因转移肯有良好的靶向性,但表达效率低.  相似文献   

7.
受体介导TNFα基因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受体介导基因转移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靶向性和表达效率。方法 人转铁蛋白同多聚赖氨酸共价交联,盐键合成交联蛋白和外源基因质粒的超分子复合物,对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肿瘤细胞株进行β-半乳糖苷酶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移。结果 检测到外源基因表达;转染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后细胞上清液检测到一过性人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升高。结论 受体介导基因转移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但表达效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含有人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IL-24基因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采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通过脂质体将正确重组体包裹并转染293T细胞以包装并扩增病毒.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 利用穿梭质粒中所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检定;最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对IL-24在A549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酶切和PCR结果证实IL-2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1.2×1010 pfu/ml,能够成功转染A549细胞并在其中进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有较强感染能力的含人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并构建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NT-1)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后续的基因转染做准备.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克隆目的基因NT-1,并将目的基因克隆入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穿梭载体pDC316质粒;构建的质粒pDC316-netrin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脂质体lipofeetamine2000的介导与腺病毒包装质粒pBHGlox_E1.3Cre共转染至人胚肾细胞HEK293,经同源重组后得到携带鼠NT-1的重组腺病毒Ad5-netrin-CMV-EGFP.应用PCR鉴定重组腺病毒,空斑传代纯化病毒并反复冻融扩增病毒.以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鉴定证实重组腺病毒含有鼠NT-1基因,病毒滴度为5.2×109pfu/ml,EGFP活性检测腺病毒感染阳性细胞率在40%以上.结论:成功制备Ad5-netrin-CMV-EGFP腺病毒,为以后基因治疗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HIF-1α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构建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HepG2细胞的转染情况.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经过亚克隆将人HIF-1α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经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进行重组腺病毒的包装、扩增.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和对HepG2细胞感染效率的监测.结果 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人HIF-1α重组腺病毒滴度达1.15×1010 pfu/ml,阴性对照腺病毒的滴度为8×1010 pfu/ml,并对HepG2细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结论 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人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L(TNF-α)SN导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得到重组病毒,滴度为1.4×109CFU/L。将此病毒上清液感染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用G418筛选出能表达标记基因NeoR的阳性克隆,ELISA法测得NeoR阳性TIL培养上清液中存在TNF-α,可达530ng/L,L929依赖细胞法并测出上清液中有TNF-α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可介导TNF-α基因在人脑胶质瘤TIL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p62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其表达系统,并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中稳定表达,为在细胞水平研究p62基因的作用提供途径与方法。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62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至线性化pcDNA3.1-Flag-PCDH10真核表达慢病毒载体;PCR鉴定重组质粒,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293(HEK 293T);用重组慢病毒感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氨苄霉素筛选阳性细胞克隆株;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高表达p62基因的THP-1细胞株(过表达组)和转染不含p62基因空质粒(对照组)的THP-1细胞株;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后,RT-qPCR检测THP-1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趋化因子1(Cxcl1)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PCR成功获得p62基因片段并连接到pcDNA3.1-Flag-PCDH10病毒载体上,并且PCR检测显示p62-pcDNA3.1-Flag-PCDH10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成熟型Sma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成熟型Smac基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性。方法 以Xba Ⅰ和Bam HⅠ双酶切质粒pET15b-Smac.回收酶切释放基因片断.定向插入以Xba Ⅰ和BamHⅠ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含有成熟型Sma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MT Smac.测序鉴定重组的质粒。构建的质粒转染膀胱癌T24细胞.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下以原位未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率。结果 以T7引物测序证实得组的质粒pcDNA-MT Smac含有成熟型Smac基因。空白对照组、50ng/ml TRAIL处理组、转染Smac组和转染Smac后50ng ml TRAIL处理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6%、20.2%、1.7%和35.7%.未经TRAIL诱导.T24细胞及转染了成熟型Smac的T24细胞间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然而作TRAIL的诱导下.转染了成熟型Smac的T24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术转染细胞.其差异有级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有成熟型Sma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该基因可以促进TRAIL诱导的膀胱癌T24细胞的凋亡.为研究成熟型Smac基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Adeasy-1系统构建npcl基因非复制型腺病毒载体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复制缺陷的腺病毒为载体,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有npcl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kpnl HindⅢ从带有朊病毒启动子的质粒prp-pro-mlpcl中切下目的基因npcl-1,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再与P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经抗性筛选和酶切鉴定的质粒再利用脂质体转染人293例细胞中扩增,利用Adeasy-1系统上的绿色荧光蛋白鉴定病毒,RT-PCR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切酶切鉴定,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断已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卡那霉素进行抗性筛选及Pac Ⅰ酶切鉴定证实腺病毒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ac Ⅰ酶切线性化的重组质粒导入293细胞3d后见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回收病毒,可重复感染293细胞,证实有感染能力的病毒颗粒包装成功.结论利用腺病毒载体系统Adeasy-1可构建能成功表达Pac Ⅰ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为对Niemann pick' s病C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TF基因5′上游序列以及核转录因子NF-κB在该基因转录中的调控作用。方法: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VC304)及原代内皮细胞的培养。用发色底物显色法、RT-PCR和细胞原位杂交分别检测内皮细胞TF活性和mRNA水平,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人TF基因不同上游序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经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检测及分析报告基因活性。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内皮细胞NF-κB与DNA结合活性和含量。结果:100u/ml TNFα诱导内皮细胞TF活性和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在TF基因上游序列-244/+121bp存在时,TNFα可使转染内皮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量明显增加,-111/+121bp存在时表达量无明显差异,而且比存在-244/+121bp时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同样浓度TNFα作用下,内皮细胞核抽提物与NF-κB探针的结合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核内NF-κB含量明显增加。结论:TNFα可以增强内皮细胞TF活性及基因表达,其中TF基因上游-244/-112bp序列的存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此外,TNFα也能促进内皮细胞NF-κB的转位和与DNA结合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hEPO/TNFαM融合毒素的表达质粒,为该融合毒素的功能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的分析评价奠定基础.方法 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uman erythropoiein,hEPO)的基因片段与人工改造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定向克隆于表达载体pET16b.结果 经酶切分析及DNA序列分析,所构建的质粒均插入hEPO/TNFαM融合基因.结论 利用pET16b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融合毒素hEPO/TNFαM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稳定表达HIF1α的A549细胞系.方法 以NCBI人HIF1α基因编码序列为模板,设计并合成引物,PCR法扩增HIF1α.酶切回收的HIF1α片段与制备的慢病毒载体HBLV-RFP-Puro重组反应.PCR和基因测序鉴定重组质粒.重组质粒和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好的病毒经过滤、浓缩后,利用稀释计数法测定病毒滴度.制备好的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采用药物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转染及筛选效果.结果 PCR扩增HIF1α片段经鉴定成功,重组质粒经PCR、基因测序鉴定构建成功.成功包装获得高滴度LV-HIF1α.LV-HIF1α感染A549细胞后经药物筛选,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带有红色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V-HIF1α组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慢病毒载体介导HIF1α稳定表达的A549细胞系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携带人肿瘤坏死因子样微弱凋亡诱导剂(hTWEAK)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体外包装成病毒颗粒,并分析其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后TWEAK的表达情况。方法:以pORF5-TWEAK为模板,采用普通PCR扩增TWEAK基因,通过酶切、连接等步骤构建Plentilox3.7-TWEAK重组质粒,利用酶切和测序的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在293T细胞中包装含TWEAK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并感染HepG2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TWEAK表达水平,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MF)检测其细胞表达定位。结果:酶切与测序结果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在293T细胞中与病毒包装质粒成功包装病毒颗粒。病毒转染的HepG2细胞中,TWEAK基因mRNA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500倍,TWEAK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主要定位于胞浆。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人TWEAK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其可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稳定表达,为后续的功能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survivin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DCs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有人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转染树突状细胞构建DC疫苗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行设计一对分别含有Kpn Ⅰ和Xhol Ⅰ酶切位点的survivin基因上下游引物,以质粒pCITE/survivin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survivin基因全部序列.片段回收后经酶切,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获得重组质粒pAdTrack-CMV-survivin.通过Kpn Ⅰ和Xhol Ⅰ双酶切、PCR及插入片段测序鉴定后,将正确重组体pAdTrack-survivin转化包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菌.同源重组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的腺病毒.同时将病毒上清转染树突状细胞,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以及Western blot分析观察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人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1.65×108PFU/ml.在19×103频段附近可见survivin蛋白表达为16.5×103.结论该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成功转染到树突状细胞内表达,为下一步研究人survivin作为靶抗原及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含有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鉴定.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p16基因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然后通过脂质体将正确重组体包裹并转染293T细胞,并在其中包装扩增病毒.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 利用穿梭质粒中所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检测.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p16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6.1×1010pfu/ml,对人成纤维细胞有较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