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7,(6):960-963
丁樱教授认为,湿热伏邪是小儿过敏性紫癜重要的病因之一。湿热病邪潜伏机体,形成本病的"夙根"。同时湿热伏邪易与风热、瘀血等相兼夹,加之湿热困阻日久,损及气阴,最终导致本病的反复与缠绵。所以,为预防本病的反复,急性期应注意清热化湿、疏风凉血;缓解期应加强健脾祛湿,活血滋阴。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治疗时不应忽视湿热伏邪的存在,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同时应注意祛除三焦湿热邪气。  相似文献   

2.
清热凉血活血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以毛细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尿血及便血为主要表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发斑”、"肌衄”、"血症”等范畴.笔者于1995年1月~2000年8月收治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运用中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于桂芝 《吉林医学》2011,(18):3709-3709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3例患者,运用自拟清热凉血汤加减治疗。结果:53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7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且复发率低。结论:自拟清热凉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紫癜(过敏性紫癜)的诊治规律,对紫癜(过敏性紫癜)古今文献进行数据挖掘,以便研究者以及学习者更系统全面地了解紫癜(过敏性紫癜),为临床更好地诊断、治疗紫癜(过敏性紫癜)提供理论依据,并从古今中医文献中总结出有效治疗的措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检索相关古代中医文献及国内发表的使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文献,对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证型及用药规律及随证加减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采用Clementine 12.0、SPSS 19.0等统计学软件进行辨证用药关联规则分析、频次频数及聚类分析,以得到古今中医文献中关于紫癜(过敏性紫癜)的诊疗经验(规则)。结果:符合标准的古代中医文献34篇、现代临床文献共61篇,涉及中药分15大类,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类型依次是:居前5位的是清热药(33.7%)、止血药(21.0%)、补益药(12.4%)、利水渗湿药(7.0%)、活血化瘀药(5.5%),辨证分型主要有风热伤络证(31.4%)、血热伤络证(21.2%)、肝肾阴虚证(18.3%)、湿热伤络证(12.1%)、脾肾阳虚证(10.8%)、其他证型(6.2%)。结论:本研究验证了"风、湿、热、毒、瘀、虚"为过敏性紫癜的中医学病因,治疗上提倡早期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中期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后期养阴活血、滋肾清利,用药过程中需根据阶段的不同而加用清热凉血药及补气血阴阳之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张君教授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用药特点,总结其对本病的临床辨证论治思路。方法:对张君教授治疗的28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例所应用方药情况建立数据库,应用Apriori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提炼出张君教授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病常用药物20味、药对18对及三联用药6对;通过数据挖掘发现张君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以清热凉血、补阴、补气药物为主。结论:数据挖掘结果所总结出张君教授临床用药特点与其临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过程中所提到的小儿体质特点、小儿过敏性紫癜致病因素特点及小儿疾病转归等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过敏性紫癜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儿童期常见的继发性肾炎,在其慢性期以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就治者亦不少见。笔者于1998~2002年,使用活血凉血、祛湿清热之中草药为主治疗本病3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裴正学主任医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在治疗过敏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方面,有着独到的临床经验.裴教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多因郁热在里,血热妄行而以清热凉血,补气摄血为大法,兼以活血化瘀则相得益彰.裴老认为过敏性紫癜病机风热伤络、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等方面,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健脾温肾为主,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发病因素多与热、毒、火、瘀、湿热、阴虚有关。基本病机为火热迫血妄行,或为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或为瘀血阻络,血不循经,且各病机间又可相互转化。从肝脏入手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对于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者,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心肝火炽、热伤血络者,宜清心泻肝、凉血止血,肝脾不调、湿热内生者,宜疏肝理脾、清热利湿。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为小儿常见血管炎病变,往往反复发作,甚则累及肾脏,缠绵难愈,临证采用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清胃凉血、理气止痛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滋阴清热、凉血化斑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健脾温肾、温阳止血法,活血化瘀、行气消斑法,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法等九法辨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清热凉血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其对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祛风通络、清热凉血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均连续治疗14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CD8+T细胞比例和血清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在这些指标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通络、清热凉血法对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龚学忠主任医师认为,蛋白尿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亏虚,以肾虚为多,兼见脾虚,同时湿热、瘀血、风邪为标。治疗蛋白尿以补肾健脾为主,兼以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祛风通络、扶正祛邪、标本同治,运用自拟参羽方(党参、黄芪、鬼箭羽、金樱子等)辨证施治,补肾固精、健脾利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李其信教授基于"体病相关"中医体质理论辨治血精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学习,整理相关病例,从体质与血精的相关性、血精常见类型、血精辨体论治三个方面,分析总结李其信教授治疗血精的临床经验,并附两则经典病案加以验证。[结果]李其信教授认为血精与体质偏颇状态高度相关,临床上血精患者体质特点以阴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为主。治疗上,阴虚体质重在滋阴培本,辅以清热;湿热体质强调分清湿热,注重凉血止血;血瘀体质以活血祛瘀为主,兼行补气行气之法。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辨体论治,调理偏颇体质,标本兼治。所举病案一为阴虚体质,以滋阴泻火、凉血安络为法,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病案二为湿热体质,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结论]李其信教授根据"体病相关"论诊治血精患者,开辟了临床诊治血精的新思路、新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的病机及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64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观察,认为肝硬化病中医可诊断为癥积。癥积之主要病机乃在于气结血瘀,而癥积之形成,一般又均有正气不足之因素参与,尤其以脾虚为多见,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肝内病变活动时,则多兼见湿热内蕴的表现。故活血袪瘀、软坚消积的治则宜贯彻本病治疗的始终,使肝脏变软,脾脏回缩。运用此治法的患者组,其病情好转的有效率可达86.1%。虚实夹杂者的扶正则宜以健脾益气为主,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纤维组织的吸收,并有助于腹水的消除。而肝内病变活动时,可配合使用清利湿热药,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互参《伤寒杂病论》和《中医内科学》中黄疸的辨治内容,总结出广义黄疸的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失治误治、内伤酒食、房劳虚劳;病机以湿邪为主导,涉及疫毒、表邪、湿热、寒湿、虚寒、瘀血、水饮等;临床分型包括湿热疫毒炽盛证(急黄)、湿热内蕴、湿热壅上、寒湿困脾、少阳胆腑郁热、血瘀发黄、表郁发黄、房劳伤肾、水热互结、脾胃虚弱、肝脾不调,共计11个证型,相应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涌吐开壅、温中化湿、和解少阳、活血祛瘀、解表祛湿、宣肺利水、温补中焦、调和肝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总结鲁盈教授祛风除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风湿内扰证LN患者的医案,并查阅LN的病因病机以及风湿内扰证在LN中的理论渊源和辨证依据,阐述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并附医案一则。[结果]鲁盈教授认为,外感风湿热毒和机体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调均可发为LN,其中风湿扰肾是LN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活检均提示,LN风湿扰肾证的实质为急性免疫炎症性病变,故在临床中应准确辨识LN风湿扰肾证候,予以祛风除湿治疗,同时适当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所举医案中,患者起病已久,以气阴两虚为本,此次因风湿内扰于肾,导致LN复发,故治以祛风除湿、益气养阴,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疗效显著。[结论]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结合古今学术研究,理论依据充分,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证经验,提高中医药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整理、分析闫小宁教授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医案,从病因病机、临证拟方及配伍加减等方面探究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证经验,同时以两则验案佐证。[结果]闫小宁教授认为血瘀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风热毒邪聚结肌肤,或营血亏耗,生风生燥,导致气血凝滞而发病。针对此病因病机,采用凉血活血、解毒化瘀、养血消斑的治疗总则,并自拟克银汤治疗此病。所列两则医案均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用药特色。其中案一患者辨证为血瘀夹湿热证,治以凉血活血、清热利湿之法,投以自拟方克银汤加减治疗,疗效甚好。案二患者为典型血瘀证型银屑病,首诊以凉血活血、通络化瘀为主,经运用克银汤治疗后皮疹基本消退,故续用前方佐以滋阴之品巩固治疗。[结论]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个人见解值得学习推广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拓展升麻鳖甲汤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运用升麻鳖甲汤治疗带状疱疹、慢性扁桃体炎、哮喘-鼻炎-荨麻疹的三则验案,总结升麻鳖甲汤异病同治的辨治要点。[结果]升麻鳖甲汤旨在从肝经血分中升散热毒、破结凉血、行血解毒,具有透邪外出的功效。三则病例均病程长,迁延不愈,均为肝经血分有热、热毒内伏,同属伏邪温病,升麻鳖甲汤方证对应,疗效显著。[结论]紧扣阴血亏虚、肝风痰瘀久郁的病机是拓展升麻鳖甲汤临床应用的关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因通用临床应用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因通用于临床,发热下利用逆流挽舟,热结旁流用峻下热结,尿淋赤痛用清热泻火,自汗恶风用调和营卫,腹泻注下用淡渗利湿。利下不爽用行气活血。呕吐便秘用通腑泄浊,久漏不止用化瘀活血.梦交遗精用清热利湿,倒经吐衄用引火下行。凡此貌似通利而实为闭塞之疾施以通散通泄通窍通络等通利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大鼠湿热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清热化湿法(复合治法)对该湿热证模型大鼠抗利尿激素(ADH)的影响。并同时进行清热解毒(分治法)、宣气化湿法(分治法)的对比研究,探讨清热化湿等法纠正温病湿热证水、电解质失衡的作用机制与ADH释放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A)法治疗组、清热解毒(B)法治疗组、宣气化湿(c)法治疗组、阳性对照(D)治疗组。采用肥甘饮食、高温高湿及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等复合因素模拟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经清热化湿法治疗后温病湿热模型大鼠ADH的浓度变化。结果清热化湿法可以调节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液ADH释放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玉真 《中外医疗》2009,28(28):18-19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应用健脾益气法、清热化湿法,活血化瘀法、滋阴益胃法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