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内经》血瘀病机理论及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经》中有关血瘀的内容,将血瘀病因病机归纳为内因及其病机、外因及其病机和复合因素致瘀,外因包括外邪及外伤,内因包括情志、久病、年老、饮食不节、气津运行失常。后世在《内经》血瘀理论基础上发展了血瘀学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及现代医学工作者的研究,在不同侧面完善了血瘀理法方药的理论体系,整理了血瘀学说的源流。  相似文献   

2.
《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之理论肇始于《内经》,但其病因病机之内容,则散见于《内经》诸篇,通过分类检索认为主要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诸多因素实乃“病因—中介(病机)--脑(靶器官)”轴系统。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从整体观出发,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内经》理论和现代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是肾虚,同时与脾虚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血瘀则进一步促进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应顾护脾肾,调畅气机,保持气血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4.
《内经》论消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个方面阐述了《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认为消渴扫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脏腑柔弱、气血衰少、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及咸味,二阳结,热蕴于内等有关。在分类及临床表现方面,《内经》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10个名称。其临床表现则主要是:身热、多汗、多饮、善饥、消渴、咽干、口干、善渴以及多尿、饮一溲二,脉微小等症候,在治疗及预后方面,《内经》提出了“治之以兰,除陈气”,“治消瘅.....则高梁之疾也”等治疗方法;提出了“脉实大者,病久可治,脉悬小坚者,病久不可治”,“饮一溲二,死不治”等预后,从《内经》对消渴的认识得出,消渴不但有虚实之异,还有阴阳寒热之分。强调治疗应辨证施治,不徒有清泄解热,且有芳香发散,  相似文献   

5.
从《内经》理论探讨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中记载"积之始生,得寒乃生,绝乃成积也",认为大肠癌的发生外因寒邪侵犯损伤脾胃,内因饮食不节、情绪不稳等各种因素引起正气虚弱,内因外因相互搏结成为息肉、溃疡等恶性病灶,正虚抗邪无力,癌毒蕴结,气血失调,脾胃亏虚而成。提出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早期大肠癌以祛邪为主,晚期大肠癌以扶正顾护脾胃为主。临证应根据患者体质、证候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7.
中风的最早记载首推《内经》。中风部位在脑。中风症状,中经络者以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中脏腑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呕血,二便失禁为主症。中风病因病机为外风侵扰,饮食不节,情志失宜,心胃两虚,肝肾阴虚,气血虚弱,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成中风。中风预后,中经络者可以治疗;中脏腑能言语者可以治疗,不能言语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泉。以《内经》病机学说指导临床,可收执简驭繁之诊断,从而得到正确治疗。兹举病案三则,以窥一斑。 1 上气不足之眩晕 眩晕症,《灵枢*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上气乃指心肺之气,心为君主之官,肺主一身之治节,心肺气虚,宗气不足,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乃诸阳之会,浊邪蒙敝清空,故脑窍失聪、眩晕等症作矣。本症临床特点为耳如蝉鸣,听觉失灵,头脑重胀,视物模糊,朝轻暮重,动则尤甚,严重时则心慌气短,呃逆呕吐清涎等。一般多见于中老年身体素质较差者,对此,采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收效甚著。 例1.王某,男,1969年3月21日诊。患眩晕症1年,经诊断为梅尼埃病,时愈时发,病初发作较稀,近来发作频繁,多次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理想。平时头昏耳鸣,记忆减退,纳差,疲乏无力,大便先硬后溏。发时感天旋地转,并呕吐痰涎,耳如蝉鸣,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甚则心慌气短,舌淡苔薄白,脉右细小、左弦细。证系心肺气虚,脾胃虚弱,清阳不能上升,浊邪不得下降,清空受蒙所致。治宜益气升清,降逆和中,蠲化痰饮。方宗益气聪明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党参、黄芪各30 g,炒白术、泽泻、蔓荆子、炒白芍、姜半夏各9 g,葛根、代赭石(先煎)各20 g,旋覆花、茯苓各10 g,升麻、陈皮各5g,生姜4片。服5剂眩晕即止。继以益气聪明汤合香砂六君子汤调理半月而瘥,此后未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内经》脏腑病传具有多样化形式,全方位传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形成与疾病转归相联系等特点。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痿、喘、呕是三种病证。“痿”有两种,一为肺痿,一为肢痿。肢痿即肢体痿软之证,多见于下肢,故亦称足痿。唐容川说:“痿有两症,一是肺痿,肺叶焦举,不能通调津液,则为虚劳咳嗽;一是足痿,胫若不能行走,则为足痿”。《内经》言“诸痿”还在于有:肝曰筋痿、心曰脉痿、脾曰肉痿、肾曰骨痿、肺曰痿躄等五痿之分。“喘”是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呕”是呕逆、呕恶。“上”指上中焦。此“上”字是与“下”相对而言,“下”指下焦,而“上”则指下焦以上的上、中焦,不应局限于上焦,就是说,一般患痿证、喘急、呕逆等病变,多属于上、中焦病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伏暑是传统的伏气温病之一,7版《温病学》认为暑湿病邪是伏暑的伏邪,而伏暑发病有两种证型(暑湿郁蒸气分、暑热内炽营分)又是由于感邪性质不同(暑热病邪、暑湿病邪)及邪伏部位有异所致。由于伏邪性质前后表述不一,造成了在教与学中的困惑。文章根据前人有关伏暑、暑邪的论述,从伏邪性质、邪伏变化(从化、量变)、发病层次(气分、营血分)等方面探讨伏暑的病因病机,旨在为伏暑的现代阐释更加完整规范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认为,情志的生理基础为五脏,且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情志病的发生与五脏气血阴阳紊乱、社会、自然、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防治情志病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保持心神宁静;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转移情志;4以情胜情。  相似文献   

13.
董石  胡瀞月  姜苗 《中医学报》2021,36(1):41-45
《黄帝内经》中含有"鬲""隔""膈"字的词汇和语句,均出现于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的篇章中,取"隔阻"之义.不同的病变位置及不同的症状表现,给予的名称不同.膈咽是以吞咽困难饮食不下为主要症状,病位偏于食管上段;膈中和上膈病情相似,以饮食不下、食后吐出为主要症状的梗阻性疾病,其中膈中病位在食管下段且伴有呕吐黏液,上膈病位在贲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内经》经文"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塞因塞用","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木郁达之","下焦如渎","适事为故"等。结合临床验案,强调识症、病机、治则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梦象理论"是中医学象思维的一个代表。《黄帝内经》关于梦的理论以人体生理病理为基拙,开辟了人类对于梦的认识和研究的新途径,所确立的中医梦象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临证意义。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梦象理论十数载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梦象辨治在中医神志疾病领域诊疗过程中释梦治病、辨梦辅治和判断疗效3个重要作用。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加深,可以得到更多的体会与感悟,梦象辨治的应用或将不局限于神志病范畴。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养生不是一时,养生应贯穿从出生到老年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分胎儿养生、小儿养生、青壮年养生及中老年养生等,从而分别研究其养生之道,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学。  相似文献   

17.
李汐  杨必安  黄作阵 《中医学报》2021,36(5):1116-1119
《黄帝内经》对痈疽的论述涵盖了痈疽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整个过程,其理论框架已初见雏形.痈病总体病性为阳热实证,发展到疽病会成为虚证;外淫、饮食偏嗜等多种病因都会导致痈疽发生;其病机是由营至卫发为痈病,后从分肉下陷筋髓至疽病;治疗上,在脓未成时应用泻热消肿之法,脓已成时用铍针或砭石排脓治疗.  相似文献   

18.
自从王叔和《脉经》之a后,后世医家论脉大多走向了一个单纯以脉列病、以脉列证的简单机械道路,而《黄帝内经》中的脉辨病机理论却是非常灵活的,认为脉诊应与体质、四时、经络、病证及其他诊法等多方面融合在一起,方能共同阐述疾病的病理机制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