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76例上尿路结石导致的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尿量、生命体征、血象和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76例患者采取经皮肾造瘘以及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术治疗后尿路梗阻均成功解除,邻近器官未见大出血和大损伤以及败血症等并发症出现,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尿路梗阻解除后患者血尿氮、血清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尿量较前显著增多,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解除尿路梗阻以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治疗上尿路结石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并发肾感染积脓患者的处理原则,采用经皮肾造瘘术和输尿管插管引流术等微创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和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合并脓毒血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急诊行膀胱镜下逆行插管引流或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后全身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感染控制后再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4~6周复查B超及KUB示结石全部排净。结论一期行经皮肾微创穿刺造瘘引流或输尿管镜置管引流术,及时解除上尿路梗阻,可改善上尿路梗阻患者预后及后期排石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肾造瘘在结石性脓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因泌尿系结石导致肾积脓患者共158例,在未行取石手术及输尿管留置双J管内引流前予肾穿刺造瘘术。造瘘术前及术后1-8周检查患者肾功能,观察尿量变化,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尿中无脓球,肾功能肌酐降到150以下,行二期手术取石解除梗阻及安置双J管。无肾功能病例行切肾。结果经超声引导造瘘引流后,二期取石解除梗阻及安置双J管术147例保肾成功,没有脓毒血症发生病例,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11例造瘘后肾功能无法恢复,肾皮质完全萎缩,引流出尿量不足50ml/天,二次手术切肾。结论经皮超声引导肾造瘘术处理结石性脓肾可以显著减少取石手术并发症,多数脓肾得到保留,不需切肾。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上尿路结石梗阻合并脓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挽救患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及肾切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上尿路结石梗阻合并脓肾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19例行输尿管镜留置双J管引流后二期手术,5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后二期手术,2例开放手术术中发现脓肾一例保肾,一例行肾切除术。结果:行保肾手术25例,肾切除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引流、解除梗阻是上尿路结石梗阻合并脓肾保肾治疗的关键。经输尿管镜留置双J管引流及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后行二期手术是较好的安全的解除梗阻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肾切除率,是上尿路结石梗阻合并脓肾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一步式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在结石梗阻性肾积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式PCN直接穿刺引流。待感染控制、机体状况好转后二期手术,经建立的瘘道行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10例,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4例,肾切除2例。结果3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及时解除梗阻。其中一次穿刺成功34例,二次穿刺成功2例。术后均尿液引流通畅,尿路感染得到控制。其中34例患侧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2例肾无功能。二期手术未发生感染加重、菌血症、败血症、休克等并发症。结论一步式PCN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能迅速解除梗阻,有利于控制感染、挽救肾功能,可为二期应用腔内技术碎石取石创造条件,并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肾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PNT),是一种微创解除上尿路梗阻,拯救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对于肾后性梗阻引起的尿毒症,在逆行性置管失败,而急诊手术风险较大时,通过超声引导的经皮肾穿刺置管引流是最安全、便捷的治疗手段,暂时或永久的引流减压以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PCN)在结石梗阻性肾积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一期行PCN引流,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进行二期微造瘘通道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结果 26例患者穿刺成功,解除梗阻,其中21例患者患侧肾功能恢复正常,5例患侧肾功能改善。二期微造瘘通道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清石率为84.6%(22/26),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PCN引流脓液可提高二期手术碎石的安全性,对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在结石致上尿路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结石致上尿路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病程1~5天,其中72小时内者14例。入院后急诊行输尿管镜治疗,气压弹道碎石19例,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10例。结果29例于72小时内急诊解除梗阻,术后3~12天内血肌酐降至58~135μmol/L,血BUN降至2.8~7.0 mmol/L,尿量增加,肾功能衰竭症状消失。1例输尿管打折输尿管镜碎石和置管引流失败,改为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术后肾功能恢复。结论输尿管镜治疗结石致上尿路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及时挽救肾脏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皮肾造瘘术与双J管输尿管支架术在上尿路梗阻中的疗效对比。方法近年我院收治的86例上尿路梗阻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分为经皮肾造瘘术组和双J管输尿管支架组各43例,观察对比两组围术期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率。结果双J管输尿管支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经皮肾造瘘术组(P0.05);经皮肾造瘘术组术后3d、7d的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双J管输尿管支架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后的血肌酐水平及术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皮肾造瘘术组中合并肾积脓患者的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双J管输尿管支架组中合并肾积脓患者(P0.05)。经皮肾造瘘术组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双J管输尿管支架组的81.4%(P0.05);经皮肾造瘘术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4.0%,双J管输尿管支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3.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造瘘术和双J管输尿管支架术均可有效解除上尿路梗阻,但两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内微创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0例不同梗阻原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取经膀胱镜下逆行插管(2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后置管(25例)引流、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3例)等方法解除梗阻,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均成功解除梗阻,血清尿素氮、肌酐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尿量正常。结论应用微创方法治疗上尿路梗阻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同时能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等优点,是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3月~2008年1月,对42例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11例因严重急性肾衰先行血液透析治疗1~2次,然后根据具体病情不同,分别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经皮肾镜碎石术及ESWL等微创方法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解除尿路梗阻,无一例死亡。住院时间3~23 d,平均7.5 d。术后1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者36例;6例仍有氮质血症,但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微创技术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创伤小、病人易耐受、安全性好的特点,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状性上尿路结石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7例妊娠期并发症状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47例患者输尿管结石41例,左侧16例,右侧22例,双侧3例,肾结石6例,左侧2例,右侧4例。主要症状为腰腹部疼痛、肉眼血尿、发热。超声检查发现结石34例,11例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发现结石,2例因顽固性腰痛伴发热行榆尿管软镜检查发现结石并行钬激光碎石术。所有患者首先采取保守治疗,予以解痉、止痛、输液抗感染等治疗,9例肾积水较严重且反复发作肾绞痛予以输尿管软镜镜下钬激光碎石术,顺利;7例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其中2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引流尿液,5例行肾穿刺造瘘引流尿液,症状均缓解;其余31例自行排出结石。47例患者均未出现流产,顺利分娩。结论妊娠期泌尿系结石诊断明确后,如果无肾孟积水、脓毒症或肾功能障碍,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脓毒症及保守治疗失败者,应行积极的外科治疗。经皮肾穿刺造瘘或逆行输尿管置管引流尿液法应为首选;榆尿管软镜下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可以用来诊断,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总之,妊娠期合并土尿路结石的治疗必须个体化,要根据孕妇的一般情况、孕期、上尿路结石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治疗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均经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等检查确诊,无输尿管狭窄及肾功能异常。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MPCNI)和对照组(ESWL),各40例。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7,P〈0.05)。观察组无论结石大小,其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比.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具有单次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点、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引起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上尿路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肾衰竭患者,20例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20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6例输尿管镜结合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结果:40例术后(2~10)d BUN、CR下降至正常,6例BUN、CR明显下降仍高于正常,35例一次治愈,6例二次经皮瘘道清石结石清除,5例结合ESWL术治疗结石排除。结论:结石梗阻性肾功能衰竭采用气压弹道治疗能及时解除梗阻,有效地保护肾功能,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520例上尿路结石,其中输尿管结石486例(下段213例,中段175例,上段98例),肾盂结石34例。结果520例上尿路结石完全碎石成功率95.77%(498/520),其中下段结石99.06%(211/213),中段结石98.86%(173/175),上段结石84.69%(83/98),肾盂结石82.35%(28/34)。经过3~6个月的随访,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有效、安全、微创,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特别是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在B型超声引导下应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其中肾鹿角形和多发结石50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38例,双肾结石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结果 120例患者中,118例取石成功,其中95例一期取石成功(包括双通道取石5例),23例二期取石,2例因经皮肾穿失败改行开放手术取石。19例术后仍有残石,给予体外震波碎石或等待观察治疗,平均结石清除率82.5%(99/120)。平均手术时间(90±20)min,平均住院时间(10±2)d,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4±1)d,双J管平均留置时间4周。8例术后1周内出血较多,其中3例需要输血,5例出现尿外渗,7例术后出现高热(39℃),无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肾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取尽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高龄患者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高龄孤立肾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例,其中结石位于肾脏4例,采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输尿管中下段3例,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上段2例,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造瘘取石术.结果 手术时间20~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时间12~48 h,平均30 h;术后出院时间3~6 d,平均4 d,一次结石完全清除7例(78%),另2例二次手术清除残余结石.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高龄患者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中,应用微创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王健生  朱亚 《中外医疗》2011,30(8):12-12,1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27例143侧。所有患者均行F18穿刺通道输尿管镜鈥激光碎石术。结果 127例经皮肾输尿管镜鈥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残留24例(二期碎石2例,结合体外震波碎石9例,药物排石13例);1例感染;2例漏尿;3例出血,所有并发症经积极相应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患侧输尿管置入输尿管导管,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通道,输尿管镜直视下置入钬激光光纤将结石粉碎,利用灌洗泵将碎石冲出体外。结果: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成功率为82.8%(96/116),手术时间45~190 min,平均95 min。20例肾盏内残余结石(>4 mm),其中8例行二次碎石,其他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口服排石药。治疗成功率为92.2%(107/116)。术后住院4~16 d,平均7.5 d。术后高热5例,无严重出血。80例随访3~18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残余结石均排净,肾积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超声引导下微通道或标准通道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