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脉冲高度权重技术是利用C_6D_6探测器测量中子俘获截面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的反角白光中子源(Back-n)靶站上,通过测量金靶(~(197)Au)的中子俘获截面,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首先利用Geant4蒙特卡罗程序模拟给出了不同靶条件下的探测器效率,脉冲高度权重函数等基本项,使得加权后的探测器效率与γ能量成正比。然后通过实验测量了~(197)Au中子俘获截面。结果表明:测量获得的中子俘获截面数据和ENDF/B-VⅢ.0评价数据相符合,同时发现随着实验靶尺寸的不同和质子束功率的增加,会使得实验本底的扣除误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核技术》2018,(11)
~(151)Eu中子俘获截面在反应堆物理以及核天体物理慢中子俘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152)Eu两个同质异能态(m1, 0-; m2, 8-)的贡献,使得生成~(152)Eu基态和同质异能态的中子俘获截面的测量和区分难度增大。利用核反应理论模型程序—TALYS-1.8,计算了中子能量在0.01~20 MeV区间的~(151)Eu(n,γ)~(152)Eu基态和同质异能态的中子俘获反应截面,并与EXFOR截面数据库中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检验了现有~(151)Eu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分析表明:由于~(152)Eu基态和第一同质异能态都存在121.8 keV能级的退激,使得它们的截面测量存在较大误差,而基态和第二同质异能态的截面理论值基本与实验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测定由(n,γ)反应产生的一些放射性核素的生成率之间的比值时,发现以下情况。用~(177)Lu的生成率B_i~0和~(176)Lu的热中子俘获截面文献值σ_i计算得出的表观中子通量I_i与用~(51)Cr、~(46)Sc、~(59)Fe与~(141)Ce等的生成率和产生它们的热中子俘获反应的截面文献值计算得到的表观中子通量的平均值I_j之比值R_(ij)(平均的中子活化R矩阵元)不是预期的1,而是2.82。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Ge(Li)γ谱仪研究了~(196)Au衰变的γ能谱。在几种不同实验条件下,测量了~(196)Au通过电子俘获和β衰变所放出的十七条γ射线的能量和相对强度、并导出了分支比。所得结果与国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稳定核中子俘获截面测量已经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并已被应用到天体核合成网络计算。但中子俘获过程中还涉及了大量不稳定核素,此类核素的中子俘获截面还没有可靠实验数据。本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A0400502),利用自主研发的碗形硅探测器阵列,测量了双中子转移反应90Zr(18O,16O)92Zr和92Zr(18O,16O)94Zr,进而采用中子辐射俘获间接测量方法——替代比率法推导出低能区的93Zr(n,γ)94Zr截面,与直接测量截面符合得很好,验证了替代比率法的可靠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6LiH 过滤盒的中子、γ射线吸收性能的实验结果。壁厚约为1.5mm 的~6LiH 盒对反应堆热中子的吸收与0.5mm 厚的 Cd 相当;利用壁厚为2mm 的~6LiH 盒,测得~7LiF、~6LiF 和天然 LiF 热释光剂量计(TLD)的热中子响应系数分別为6.2×10~(-10)、1.06×10~(-7)和2.5×10~(-8)R·cm~2;通过与 Cd 盒比较,得到 Cd 的俘获γ系数为4.96×10~(-9)R·cm~2。介绍了用包~6LiH的 LiF-TLD 测量反应堆周围中子-γ混合场中的热中子和γ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7.
<正>中子辐射俘获反应截面是一类重要的核数据。在共振区,中子核反应截面随中子能量变化剧烈,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才能确定各种核反应截面。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线上建立了一套C_6D_6探测器系统,用于开展共振区的中子辐射俘获反应截面测量。开展了~(197)Au、~(169)Tm和  相似文献   

8.
含硼塑料闪烁体在中子探测方面具有许多优良特性,由于~(10)B具有很高的慢中子俘获截面,氢具有很高的快、慢中子散射截面,因此能够实现对慢中子和快中子的同时探测。为有效区分中子和γ事件,用过零时间法对含硼塑料闪烁体BC454的中子-γ甄别能力进行了实验测量。三组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脉冲上升时间谱存在三个明显的高斯分布,它们从左到右依次分别对应于γ射线、快中子和慢中子,因此BC454具有一定的中子-γ甄别能力,能够进行快、慢中子的同时测量。  相似文献   

9.
热释光材料对热中子响应的灵敏度取决于材料中所含元素的热中子截面和活化核素的特性。~6LiF 常用于测量热中子,利用的是~6LiF(n,α)~3H 反应。热中子辐射场常伴有γ辐射,~7LiF 可测γ辐射,而对热中子的响应可以忽略。~6LiF 与~7LiF 对γ辐射具有相同的能量响应和灵敏度,采用一对(~8LiF 和~7LiF)TLD,就可以测量热中子注量。这种方法的灵敏度虽较高,但其误差较大,在伴随强γ辐射场中难以使用  相似文献   

10.
用4πβ-γ符合吸收曲线效率外推法,测定短寿命的医用同位素~(131)I、~(198)Au绝对强度。测量结果分别对本底、死时间、分辨时间进行了修正,同时还考虑了短半衰期引起的修正。对~(131)I和~(198)Au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为0.57%和1.7%。本装置稍作改变后,还测量了具有电子俘获衰变的核素。  相似文献   

11.
一、中子截面计算公式为了利用ENDF/B库所给出的不可分辨区的共振参数计算中子散射截面、俘获截面和裂变截面,同时,对于不同分摊慢化截面与不同温度作Doppler展宽,以适应实验数据处理、产生群截面的要求。为此,对考虑与不考虑Doppler展宽两种情况,中子截面具体的计算公式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The neutrons have been captured by Erbium nuclei which were received by using clinical electron linear accelerator. In this experimen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neutron capture process has been observed because of emitted neutrons appearing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 In particular,neutron capture of ~(170)Er nucleus has been observed. After the neutron capture of ~(170)Er nucleus, the unstable ~(171)Er has been formed and decayed into the ~(171)Tm. By using this reaction path, some transition energies of ~(171)Tm obtained from the residual activity measurements and the half-life of ~(171)Er have been determined, and they are in agreement with adopted value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3.
The total elec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 of 0.8 - 3.0 MeV protons in various hydrocarbon gases (CHn - C4H , n = 2 - 8) has been measured. We find that the elec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 per carbon atom decreases as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per molecule is increased. This reduction amounts to ~7% for 3 MeV protons and is ~ 25% for 0.8 MeV protons. We fin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electron capture cross section for carbon as the number of hydrogen atoms per molecule is increased. The observed variations in the cross section can be reproduced by assuming that post-collision-interactions destroy the required velocity match between projectile and electron.  相似文献   

14.
单电子还原电位是测定化合物亲电性的一项数值,通过脉冲辐解方法,在pH=7的缓冲溶液中进行测定(用E_7~1表示)。化合物的单电子还原电位负值的绝对值越小,其亲电性也越大,在绝大部份情况下,化合物的辐射致敏作用与其电子亲和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利用E_7~1值作为初步评价亲电性化合物的辐射致敏作用的指标之一。本文报道某些新的乏氧细胞辐射致敏剂——3—硝基—7—氮杂吲哚类化合物的单电子还原电位值  相似文献   

15.
HI—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有的一个偏转磁铁和一对四极透镜,设计了一条用于分离和纯化^6He,^7Be,^8Li,^11C,^12B,^13N,^15O和^17F等次级放射性离子束的传输系统。用TRANSPORT程序分析了各种影响束流线性能的因素,进而对系统的各项参数作了优化计算。讨论了次级束的纯化。  相似文献   

16.
铀原子基态光谱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近年来由于原子法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研究的进展,推动了铀原子光谱的深入研究。从发表的零星资料看,目前研究进展很快,据称已测得300000条以上的铀原子谱线,能级认定日趋完整,测量方法采用了先进的铀原子束技术和激光光电流光谱技术。研究的光谱范围已进入铀原子高位能级准连续区。不过多数研究虽然给出了大量的光谱数据,却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给出一种对多个观测量进行联合拟合分析以获得中子共振参数的计算方法。这方法易于同时和精密地提取全部中子共振参数。采用复概率积分法计算多卜勒展宽截面;把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法结合起来计算多次散射贡献,使得计算较为精确和省时。对~(232)Th的包括透射、俘获面积和自指示比的8个观测量进行联合拟合分析,结果颇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硼中子俘获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全勇  朱瑞森 《同位素》2004,17(3):174-177,182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热中子照射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的^10B,^10B俘获中子后产生α粒子和^7Li,α粒子和^7Li杀灭肿瘤细胞而起到治疗作用。BNCT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神经胶质瘤和黑色素瘤的治疗。文章主要对有关BNCT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内容包括BNCT的基本原理、^10B在肿瘤细胞的聚集、中子源、实验研究现状以及BNCT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125IUdr与^3HTdR放射毒性的定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论证了通过若干逆几何的(p,n),(d,p),(d,n)和(d,~3He)等低能重离子反应产生~6He,~7Be,~8Li,~(11)C,~(12)B,~(13)N,~(15)O和~(17)F等次级放射性核束的可行性,介绍了正在建造中的次级束实验装置的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