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粒子群的聚类算法应用于图像边缘检测。由于FCM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并对初始化敏感,这种算法利用粒子群较强全局寻优能力与局部寻优能力,动态确定聚类数目和中心,在此基础上又进行FCM聚类。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能搜索到有效的全局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应用与图像边缘检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方法.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寻优能力,这种算法较好地克服了FCM算法对初始化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PSO的分割聚类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求得一个数据集的最优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的分割聚类算法-PKPSO,将PSO算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群体中的候选解有选择地利用K均值算法做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解的精度。通过对算法的分析,给出了控制参数选择依据。并将此算法与单独使用K均值、PSO算法及QPSO算法聚类进行比较,试验测试结果表明:PKPSO算法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不仅能有效地克服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而且求得解的精度和算法的稳定性都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K均值聚类的定位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 《广西工学院学报》2012,23(3):45-48,76
在描述了聚类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K均值和K中心点聚类算法,通过处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主用户定位在海量数据中应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该算法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主用户定位算法相比,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和降低定位算法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类新的聚类算法——基于差分演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进而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差分演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并将新算法与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和最近提出的几个同类聚类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类算法能比较有效地克服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缺点,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能力,稳定性强、收敛速度快,且比较研究表明该类算法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图像分割中K均值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差、初始聚类中心选择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人类优化算法与K均值算法相结合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自适应人类学习优化算法初始化聚类中心,提高K均值算法的稳健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聚类得到的标准差相比传统K均值算法和基于粒子群K均值(PSO-Kmeans)算法分别小两个数量级和一个数量级,同时图像分割得到的PSNR值均较高,具有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聚类质量更好,图像分割效果更好,适应性更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聚类个数难以确定、搜索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把蚁群算法与改进的FCM聚类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带有空间邻域信息的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利用分水岭算法对图像进行初始分割,然后利用蚁群算法寻优,求得聚类中心和聚类个数,将其作为模糊C均值聚类的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个数进行模糊聚类.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聚类样本数量显著减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聚类速度和抗噪能力,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分集聚类的结果初始化粒子群,得到逼近全局最优的聚类中心,再进行全局聚类,能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模糊C均值算法经该方法优化后,能快速收敛至全局最优解,在保证聚类速度的同时提高了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黑洞算法的寻优精度和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欧氏距离的改进黑洞寻优算法.通过引入欧氏距离来初始化星体群位置,增强星体群的多样性,提高其全局搜索能力;设定黑洞半径最大值,避免由于黑洞面积过大跳过全局最优解,当有星体被黑洞吸收时,要求新的星体在距离黑洞一定欧氏距离以外的位置产生,提高星体的搜索区域;通过对3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寻优测试,并与PSO、ABC、DE、BH优化算法相比,验证了基于欧氏距离的黑洞寻优算法在寻优精度和全局寻优能力方面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搜索到参数的全局最优解,而且与其他优化算法相比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遗传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于MRI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知经典的将图像分割成C类的常用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A)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通常得到的是局部最优解而并非全局最优解,又由于遗传算法能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因此将遗传算法(GA)与FCMA相结合,对MRI直接进行聚类,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收敛到局部最优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MRI的分割,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车辆配送效率,节约配送成本,建立了以配送路径和成本综合最优为目标的车辆配送路径问题数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能混合算法,首先利用具有自适应交叉率和变异率的改进遗传算法生成全局较优解,再将较优解转换为初始信息素进行蚁群算法,并结合2-opt算法对解进一步迭代优化,最终获得了车辆最优配送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化后的目标值比蚁群算法减少了15.0%,比遗传算法减少了10.4%,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在实时调度算法中,常用的EDF调度算法是非抢占式的,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应用SLAD算法和BACK-SLASH算法来改善EDF调度算法的实时性.对过载情况下的截止期错失率DMR的测试,结果表明其实时性确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3.
DEFLATE压缩算法作为计算机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开源压缩算法,大量网络协议和应用程序使用该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无论对数据压缩算法进行适应性改进,还是为网络流量识别中的压缩流量识别提供依据,都需要对数据压缩算法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数据分析方法,根据DEFLATE算法流程特点,对算法进行模块分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增长,现有的路由算法难以满足用户的多QoS要求。本文在分析了经典路由算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通用的分布式QoS路由算法并详细阐述了几种具有不同QoS度量的具体的分布式路由算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单纯形算法与粒子群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将单纯形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单纯形,粒子群混合算法,有效地避免了原有两种算法的缺陷,提高了对目标函数的搜索效率与质量,并用试验函数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用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存在计算性能瓶颈的问题,提出了在Spark上并行化实现协同过滤推荐算法RLPSO_KM_CF.首先,通过具备反向学习和局部学习能力的粒子群优化(RLPSO)算法寻找粒子群最优解,输出优化后的聚类中心;然后,运用RLPSO_KM算法对用户信息进行聚类;最后,将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与RLPSO_KM聚类结合,从而对目标用户进行有效推荐.实验结果显示,RLPSO_KM_CF算法在推荐准确度方面有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加速比,稳定性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17.
多算法加权融合的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多种广泛使用的盲均衡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对多种算法加权融合的新算法:
当均衡器的输出信号可靠性足够高时,用可获得高收敛精度的多模辅助算法(MAMA)进行均衡
;当均衡器的输出信号可靠性不够高时,用修正的常模算法(MCMA)、多模算法(MMA)和MAMA 三种算法的加权融合来均衡,且控制权重,使权重随迭代次数变化,提高了算法性能. 仿真结果证明,新算法性能稳定,在恶劣的水声信道中,可以在大约2?800次迭代后收敛,达到-35?dB左右的码间干扰(ISI).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探讨了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和宽度优先搜索算法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并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功问题,给出了结合电力市场实行的无功优化目标函数。在分析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将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融合,利用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操作产生蚁群算法新的搜索路径,以此提高混合智能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并将混合智能算法应用于实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智能算法具有快速的收敛速度和优良的全局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经典Bellman-Ford算法的改进及其实验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以高效求解有边数限制的最短路问题,对经典Bellman-Ford算法进行了改进.借鉴划分算法的思想,通过减少距离标号的数目,得到了两个改进算法.既然已有的改进算法均不能解决有边数限制的最短路问题,因而本算法是经典Bellman-Ford算法的全新改进.相对于经典Bellman-Ford算法,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可有效地节省存储空间, 而且实验表明能显著地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