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在未来二氧化碳排放基准情景构造的基础上设计了6种减排情景.应用中国MARKAL-MACRO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给出了各种减排情景下减排实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率函数.定量地描述了各种减排情景下减排对GDP增长影响的时间模式.比较了不同减排情景下规划期内未贴现的GDP总损失.结果表明:当减排率为0~45%时实施减排约束当年的GDP损失率在0~2.5%之间,且越早开始实施减排GDP损失率越大;碳减排对GDP增长的影响在减排实施之前约10年发生,并逐渐增强一直延续到实施减排以后若干年;若从2040年提早到2030、2020或2010年开始实施碳减排,规划期内未贴现的GDP总损失将分别增大0.58~0.74、1.00~1.32、1.10~1.83倍.  相似文献   

2.
把描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负荷曲线比喻成“环境高山”。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正确之路是:从“环境高山”的半山腰穿过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导了环境负荷与GDP之间的关系式,其中GDP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环境负荷年下降率t是两个关键变量。以一些国家和中国的一些省份为实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计算了2005,2010,2020年中国的环境负荷,并以能源消耗为例,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催生低碳经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积极响应国际号召,努力实行节能减排,但这必然对我国GDP常年的高增长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一方面,通过第二产业的投资拉动GDP的成分可能会有明显缩减;另一方面,碳关税影响下的出口将受到一定阻碍。面对低碳经济的趋势,必须适时、适机、适国情而动,调整产业结构,力保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本文从经济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朱波 《科技信息》2009,(3):366-366
本文采用1952-2007年我国出口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可变系数模型,对出口与GDP增长的长、短期关系分别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②短期内,LGDP的实际值会偏离均衡值,不过每年的偏离约有8.8%得到修正或清除。  相似文献   

5.
在提出采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绿色GDP增长率的比值测算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的基础上,依据2006~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没有显著影响,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外资和要素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反而有负面作用。结合中国现实情景,对实证结论背后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现象日益显现,并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宏观调控带来了阻碍。为此,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危害、产生的根源、形成的机理以及应对之策等四个方面对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在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得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现象的产生源自于外部冲击效应的结论。关于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问题的研究,应在进一步做好冲击源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要放在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的研究上,在研究过程中应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长期约束下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以SO_2排放来刻画乌鲁木齐PM2.5质量浓度增长.GDP冲击、城市化人口水平冲击表现为近似反向的现象,使得SO_2冲击总是比GDP、城市化人口冲击滞后一期,大约在第10期对SO_2排放增速的影响为0.在讨论PM2.5质量浓度增速的影响因素中,归因于经济增长的比重约为11.2%.通过回归模型得到,经济增速对PM2.5质量浓度增速的边际效应为2.280,人口增长对PM2.5质量浓度增速的边际效应为12.293.最后,通过稳定性检验得到模型相关参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赵婧  刘丙泉 《河南科学》2014,(6):1115-1118
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产业结构的优劣对山东省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影响.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相差不大,并且产业内部也呈现不合理态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研究山东省2002—2012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表明,山东省第三产业与GDP增长的关联度最高,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度相差不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1978-2010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及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数据,以GDP总量、GDP增速、财政依存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为指标,研究了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的时空差异,并且分析了这种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存货投资的概念及其研究价值,从存货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存货投资与经济增长变动周期的协调性、存货投资波动对GDP波动的影响和存货投资的增量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等方面就我国存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力 《科技信息》2010,(32):44-45
本文从“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设计、政策设计、政绩考核设计。这些设计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收入差距过分加大的原因。地方政府有分享经济增长的收益权力与GDP为主要考核指标考核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机制使得各地政府为了经济增长展开竞争,结果是经济总量快速增加,出现收入差距过分加大等现象。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是中央政府主导和控制下的机制设计问题,在认清发展经济的政策设计、政绩考核设计基础上,再次进行合理的政策设计、政绩考核设计。使中国达到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差距合理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协整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采用我国1981—2007年数据,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水平及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贸易条件波动的降低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消费率相对较低,投资增速过快,生产相对过剩,而出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压力,以汇率管制、出口退税等方式增加出口,正是我国在该时期贸易条件恶化、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快速增长现象同时并存的原因。因此我国应采取理顺贸易条件对消费、投资和储蓄的影响机制,使贸易条件的改善最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统计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自主择业阶段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检验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测算大学生就业对潜在GDP损失率的影响,并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统计预测,最后给出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每增加1个单位的大学生就业将带来642.752个单位的GDP增长;初始就业率不高所导致的潜在GDP年均损失率高达27%;未来大学生的初始就业率有进一步下降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业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筑业产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影响。采用序列稳定性检验(ADF)技术、协整检验技术和误差较正模型,分析了中国过去2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对建筑业增长影响。发现:中国建筑业与GDP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增长关系,因此长远来看,建筑业会随着整体经济增长而发展壮大。另外,我国建筑业增长相对于GDP有1-2年滞后期,GDP每增长1%,建筑业会在1-2年后增长1.5%-1.6%,所以根据目前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情况,可以预测未来短期内的建筑业大致增长状况,这对于建筑业和房地产投资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0-2014年山东省的碳排放数据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应用VAR模型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山东省2015-2020年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单向因果关系,山东省的单位GDP碳排放在2020年将会下降到0.3825万吨/亿元,相比2005年降低59.4%,能够完成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相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西2001—2010年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软件系统,建立了单位GDP大气污染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不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而是存在正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仍未出现拐点。这表明,广西仍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总体较为落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二者并不能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广西目前以及将来存在着"经济增长和单位GDP大气污染排放量"的发展悖论,该悖论是困扰广西进一步发展的强约束条件。建议广西应当在自身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给予重视,并注重发展低碳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单位GDP大气污染排放量的相对脱钩发展,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越]《全民国防》2015年第9期越南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草案指出,"推动由依赖出口和外资的增长模式向出口、外资及国内市场并行的增长模式转型"。为此,未来应做好以下工作:一、保持6.5%~7%的经济增速,力争2020年人均GDP达3200~3500美元;二、深化经济改革与转型,以出口为导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更加关注内需;三、改变增长模式,从低质量、高耗能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收缩,会导致2010年我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只有在美欧日经济增速企稳回升的情况下,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紧缩,才不会导致经济增速回调,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才能达到8.2%的平稳增长状态或9.3%的较快增长状态。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难以大幅度好转,要实现经济较快增长,2010年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不能大幅度收缩,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最佳选择是保持扩张力度稳定,同时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13个省辖市(1998-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和以GDP为指标的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在全省、区域、省辖市三个尺度上耕地面积与GD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8-2007年全省耕地净减少306.04千公顷,苏南净减少耕地面积占全省的72.92%;苏南耕地年递减率变化趋势与全省同步,苏中和苏北波动较小;全省GDP净增加17895.54亿元,苏南主导了全省经济的增幅;13个省辖市耕地平均年变化与GDP平均年变化的相关分析显示,耕地递减率与GDP递增率间呈二次曲线正相关,R2=0.7397,说明江苏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资源消耗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全民土地安全意识、完善耕地保护机制、耕地保护的地区平衡等几点耕地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在完全可替代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消费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利用长系列的区域经济产出(GDP)及其构成数据、劳动力投入数据等,计算、模拟了从1981-2000年我国省市区消费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1)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以资本投入增长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推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劳动力增长的作用。(2)区域消费的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