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康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临床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出院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单纯常规出院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全红  杨亚红 《吉林医学》2012,(26):5787-578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DS的t值=8.6,故P<0.01,SAS的t值=8.1,P<0.05。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PIH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前子痫发生率、剖宫产率、HELLP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PIH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究综合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 把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患者心率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者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恢复期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及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Q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产后出血发生率、焦虑自评量(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33%(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6%(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产后出血发生率、SAS评分和SD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的102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出血控制情况。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实行精细化护理能极大地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有利于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命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生命质量、心功能、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3/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2%(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化心功能指标,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中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量表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及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极佳的改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6/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根本原因分析法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负面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根本原因分析法护理的4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低,且对照组SAS、SDS评分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能够改善其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入9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量表得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式护理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分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式护理。比较两组疼痛发生率、负性情绪及并发症(感染、切口出血、尿潴留、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人文关怀式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疼痛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例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3),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优质护理,对照组加用消化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总出血量、住院时间、SAS焦虑度、SDS抑郁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护理后SAS焦虑度和SDS抑郁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在黄河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受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1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针对性干预。统计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出院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7.42%,P<0.05。结论针对性干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基于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行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疾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护理,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疾病认知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