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取石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病死率(0.0%)、并发症发生率(12.9%)均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并感染患者行腹膜后入路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坏死并感染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60例,经腹部切口入路)和观察组(60例,经腹膜后切口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入路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并感染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8年1月~2011月5月该科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77例,将35例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42例未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胰腺感染率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入院时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胰腺CT评分、胰腺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时Ranson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胰腺CT评分较高,同时呼吸频率加快,应警惕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较差,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十二指肠镜手术早期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1])。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没有明显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十二指肠镜手术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将其应用于一些老年患者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两种术式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分析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对比,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显著效果,创伤小,并发症少,优于开腹手术,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温县人民医院诊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1周,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呼吸机撤离、腹痛缓解及腹胀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对照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健康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采取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42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1%,稍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2%(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否选择手术治疗应视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早期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本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早期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手术进行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极大的改善了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舒楚强 《吉林医学》2013,34(1):47-48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法,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及术后发热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镇痛剂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热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平均手术时间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减少了术后镇痛剂的使用与发热症状的出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化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胰腺假性囊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3.3%和16.7%,对照组分别为78.6%和2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用于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全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胰腺坏死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确诊为重症胰腺炎入住ICU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全肠内营养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肠外营养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外科干预情况及胰腺感染坏死类型、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干预、再手术患者比例(36.67%)及手术出血量(80±10)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从发病到手术时间(25.9±2.1)d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持续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主要以无菌性坏死为主,对照组以感染性坏死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3.33%,对照组为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性感染患者应优先进行全肠内营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镜手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氧代谢状态及不良应激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则进行腹腔镜手术。检测两组术前、术后(12、24、48 h)的氧代谢状态及不良应激指标。结果:术前至术后(12、24、48 h)两组氧代谢状态及不良应激指标波动明显,且观察组术后氧代谢状态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氧代谢状态及不良应激的影响小于开腹手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小康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12-33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淮阳县人民医院68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34/34)]高于对照组[82.35%(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应用于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黄新飞 《吉林医学》2014,(18):4001-4001
目的:研究非手术与临床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接受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6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与病因,准确把握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从而有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WBC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08%较对照组的84.62%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切口长度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WBC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第3天观察组患者WBC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7%,较对照组的19.23%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89.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治愈率为54.5%,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治疗,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能谱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实用性与准确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80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三维组,每组各40例。三维组患者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对胰腺上区组织器官进行三维重建,依据三维重建结果确定手术方案,并与术中病变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术前不进行三维重建,手术医生在参考CT影像学资料后直接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维组患者成功完成三维重建,术前胰腺上区三维重建和术中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三维重建准确性达100%。三维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清扫胰腺上区淋巴结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能谱CT三维重建技术可直观、准确地定位病灶,有助于实施胰腺上区淋巴结的精确解剖,并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