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狄金森诗歌的语言风格、句法结构和音步韵律,可发现她诗歌创作的影响源有<圣经>、17世纪诗歌的风格和伊萨克·沃兹的赞美诗.  相似文献   

2.
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提倡以声论诗.让“声“从各种诗论、诗法中冉冉升腾,突出再现.如许诗论坚持了前人构建的纯诗学批评;确定和弘扬了古典诗歌形式主义诗论;为诗歌“音乐美“特性的再发现作出了独到的艺术贡献,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勇气.  相似文献   

3.
从<说文>的注音、谐声系统和反切研究等方面回顾世纪<说文>声韵研究的概况;又从<说文>同义词、同源词、同形词、复音词、方言词和颜色词研究等方面回顾20世纪<说文>词汇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人在不同的活动中,承担不同的活动内容而成为不同的主体.即使同是想像主体,在艺术活动的不同阶段,因想像内容不同,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他可以是像郑板桥那样“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的阅读鉴赏主体;又可以是像他那样,因阅读鉴赏的激发,而“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的抒情创作主体;还可以是对自己的创作经验加以总结分析探讨艺术规律而写出<题画·竹>的分析研究主体.批评想像的主体基本上是一种分析研究主体.但人毕竟是一个统一而复杂的综合体,在批评想像中,其阅读想像、创作想像、批评想像是浑然一体的.批评想像主体由此而呈现出不同的风姿.钟巧灵的<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就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乃至进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把他们培养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古诗十九首>被编入<文选>,后人对它的创作年代的考证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最初对此议论的是徐陵,他认为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以下八首为枚乘所作;第二个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后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自王,杨,枚,马之徒,词赋竟爽,而吟咏靡闻.……诗人之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由上言论可知,钟、刘二人都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两汉之作,除了刘勰说<孤竹>一篇的作者是傅毅之外,对于其他作者仅是推测未下断语.……  相似文献   

7.
洪深的<赵阎王>与奥尼尔的<琼斯皇>的表现主义手法极为相似;但前者的内容取向是现实主义,而后者则主要表现现实的荒诞、人性的弱点,具有主观性.洪深的艺术内容取向和思 想取向不统一,在当时新文学作家中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对少数族裔者的客体他者化现象以及他者化主体自身为寻求主流精神归属的种种模仿行为,可以揭示隐匿在美国文化深层的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鸟类比兴的大量存在,使得飞鸟成为其重要意象,并穿越了先秦至明清的整个古代诗歌发展史。陕北民歌作为比兴艺术的载体,其鸟类比兴的使用,与《诗经·国风》中的古老篇章形成了遥远的呼应。  相似文献   

10.
李贽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金圣叹则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集成者.20世纪以来,学者们关于李贽小说理论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水浒>李贽评本的真伪问题;二是李贽的发愤著书说;三是李贽的小说本体观、功用观;四是李贽的小说创作观、批评观.纵观20世纪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初步成熟期(即世纪初到七十年代为前期)、辉煌成就期(即七十年代到世纪末为后期),并在20世纪初、中、末形成三次讨论高潮.描述李贽、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情况,会给今天的小说创作、小说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肯尼斯·沃尔兹在他的名著《人、国家与战争》中首次系统地使用了层次分析法。第一位把层次分析法作为国际关系方法论加以讨论的是美国政治学家J·戴维·辛格。为了解释层次划分问题上存在的混乱现象,巴里.布赞对层次分析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指出应从分析单元和解释来源两个角度进行区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的体系分析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分析层次。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二十年论稿>(以下简称<论稿>)系范进军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文学学术研究工作20年的小结;也是他“无涯学海,畅意邀游“的一段真实写照和记录;更是一本“热闹“和“门道“都值得我们品味的书.   ……  相似文献   

13.
约翰·邓恩是17世纪初英国玄学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以奇崛的诗风和诗中流露的对世间哲理的过人洞悉赢得了诗坛盛名。《跳蚤》是邓恩诗歌中极具特点的一首,其对研究邓恩玄学诗歌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该诗妙用奇喻,展示了美幻且略带肉欲的爱情图景,比较明显地体现出了“认知论”中的“原型理论”痕迹。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1989)[1],湖南赣语主要分布在湘东14个县市,它们是: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今炎陵)、临湘*、岳阳*、华容、耒阳、常宁、安仁、永兴、资兴,此外,湘西南的洞口*、绥宁*、隆回*等县市也有赣语分布(县市名后加星号“*“的表示该县市的部分地区).湖南赣语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只有一些地方志对其语音、词汇作过零星而不成系统的研究.解放以后,湖南赣语方言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湖南赣语研究的单篇论文有50多篇,专著有10多本.……  相似文献   

15.
西汉末年,刘向父子通过目录学的“类“、“序“特殊途径,正式确立<周易>为六经之首的正统思想学术地位.以<周易>为六经之首所形成的新的排序,不仅是当时经学思潮的影响下各种思想融汇交流的结果,也与孔子及儒家在当时思想领域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既是“子学余绪“的挽歌,又是“独尊儒术“的新章.通过<周易>在六经中地位的变迁,体现当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思想融合大趋势,并表明了<周易>的形而上学建构才是它的地位在当时产生飞跃的根本原因.这是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长期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宦娘>的本事至少有三个.考察它的本事,就发现<宦娘>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篇爱情小说,它应该是一篇地道的友情小说,或者说它写了爱情又写了友情.<宦娘>中采用了“琴“和“筝“这两个古老物象,一般说,琴代表友情,筝代表爱情.  相似文献   

17.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的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构思新颖别致、意象丰富著称。在她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主要有“死亡”、“家园”、“自然”,剖析这三种意象就能够理解狄金森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18.
庞德的<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一诗在中国的翻译与阐释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出现了误读.这种误读有深刻的动因:中国古典诗歌及诗论影响了庞德诗歌及诗论,这种影响反过来左右着中国读者对意象派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篆隶万象名义>一书保留了梁顾野王<玉篇>原貌,对于古籍整理、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是该书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人们使用,对书中释义方面存在的点号误用、讹误字、衍字脱字、用例穿插于义项等几个问题进行总结,<篆隶万象名义>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元诗数题     
金元诗细节研究中存在一些疑点、缺漏或纰误.比如,金国诗人师拓姓尹,耶律楚材西域诗为正确解释“垅种羊“提供了依据,杨载遭人误批,张雨的生卒年、周霆震的号、郯韶<绝句四首>的标题被人误改,张昱<辇下曲>中“酋长“有误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