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建立滨蒿提取物中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36mol·L~(-1)磷酸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7nm。结果 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分别在0.010 3~0.309,0.009 7~0.291和0.010 5~0.315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3%,101.30%和100.63%;RSD值分别为1.59%,0.83%和1.23%(n=6);样品溶液在32h内稳定。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滨蒿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5,(11):1195-1198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小儿清解颗粒中9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獐芽菜苷、断氧化马钱素、连翘酯苷A、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酯苷A、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检测波长为325 nm,獐芽菜苷、断氧化马钱素为240 nm,柱温30℃。结果 68 min分析时间内9个成分分离度良好,在各自的检测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0.9995,加样回收率为95.7%~100.6%,RSD均≤2.1%。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了2个厂家生产的小儿清解颗粒中各成分的含量,其结果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可为本制剂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绵茵陈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金丝桃苷共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金丝桃苷质量浓度分别在2.60983.50 mg·L-1(r=0.999 9)、1.85383.50 mg·L-1(r=0.999 9)、1.85359.31 mg·L-1(r=0.999 6)、0.948 059.31 mg·L-1(r=0.999 6)、0.948 030.34 mg·L-1(r=0.999 8)和0.450 630.34 mg·L-1(r=0.999 8)和0.450 614.42 mg·L-1(r=0.999 9)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6.3%、101.2%、101.4%和96.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绵茵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HPLC同时测定苍耳子中6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HPLC同时测定苍耳子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6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色谱峰分离良好。进样量分别在0.012~1.2、0.028~2.8、0.012~1.2、0.014~1.4、0.024~2.4、0.011~1.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2.3%、96.4%、99.1%、103.1%、103.0%、103.4%,RSD分别为1.8%、1.1%、1.8%、1.5%、2.0%、1.9%。结论:建立的苍耳子HPLC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苍耳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楤木不同部位绿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及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Dikma Kromasil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测定波长:325 nm。结果:绿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及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5.040μg(r=0.999 8),0.003~0.128μg(r=0.999 6),0.078~3.900(r=0.999 8),0.014~0.715(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0%(RSD为0.96%),98.26%(RSD为1.38%),99.25%(RSD为0.83%),98.53%(RSD为1.2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楤木中这4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测定楤木花中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Kromasil C18柱(250 mm x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3:77),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 3,5-二咖啡酰奎宁酸0.404~4.04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0.62%(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测定楤木花中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海燕  李冰 《中南药学》2015,(3):303-306
目的建立鼻咽清毒剂中4种活性成分木犀草苷、蒙花苷、噻嗪二酮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9 m L·min-1;检测波长334 nm(木犀草苷、蒙花苷);254 nm(噻嗪二酮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柱温30℃。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木犀草苷、蒙花苷、噻嗪二酮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分离良好,质量浓度分别在9.84~196.80μg·m L-1(r=0.999 8)、11.92~238.40μg·m L-1(r=0.999 6)、6.85~137.00μg·m L-1(r=0.999 9)、5.60~112.00μg·m L-1(r=0.999 4)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6.9%、99.0%、97.8%、96.9%,RSD依次为1.4%、1.4%、1.6%、0.71%(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鼻咽清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同时测定野菊花栓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方法采用HPLC-DAD法,Thermo 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5%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分别在0.105~2.100μg(r=0.999 9)、0.165~3.300μg(r=0.999 8)、0.081~1.620μg(r=0.999 7)、0.060~1.200μg(r=0.999 6)、0.317~6.340μg(r=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99.54%、99.34%、98.83%和99.26%,RSD值分别为0.87%、1.04%、1.06%、1.29%、0.9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野菊花栓中有机酸和黄酮类多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HPLC-DAD法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7个酚酸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7个酚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结果:80min内7个待测组分分离度良好,在各自的检测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8,加样回收率为96.1%~103.9%。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了清开灵注射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共7个成分的含量,并对5个不同批次的注射液进行了含量测定,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本法可为清开灵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分析药用菊花中14个成分的HPLC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菊花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样品以70%甲醇超声提取,采用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8 nm,柱温30℃;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菊花中14个化合物(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1,3-O-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槲皮苷、芹菜素、黄芩苷、芦丁、咖啡酸、蒙花苷、香叶木素)的含量,并建立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14个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1~150.0μg·mL^(-1),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3个浓度水平加样回收率为91.6%~100%,RSD为0.40%~3.36%。28批样品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分别为2.38~7.27、1.98~32.66、3.66~14.01 mg·g^(-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8批样品可分为两大类(昆仑雪菊与其他品种菊花),或依据不同品种细分为8小类;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菊花在化学成分的组分和含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验证了上述分类结果。结论:通过对菊花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菊花药材的化学计量学及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菊花中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差异不仅与菊花品种有关,还与产地、成熟度、储存及加工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白英叶中绿原酸、咖啡酸及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Angilent Zorbax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前加保护柱;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质量浓度在2.16~43.20μg.·ml-1(r=0.999 5)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1.29%;咖啡酸质量浓度在2.15~43.04μg·ml-1(r=0.999 8)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1.65%;芦丁质量浓度在5.24~104.74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60%,RSD=1.74%。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良好,能同时测定白英叶中的3种有效成分,可用于白英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乔静  李洪亮 《中国药师》2011,14(7):985-98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卫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30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绿原酸在10~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85%,RSD=1.02%(n=9);连翘苷在10~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0.99%(n=9);黄芩苷50~6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1.10%(n=9)。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准确、快速测定大卫颗粒中的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李志浩  李鹏  朱雪松  郑芳  朱军 《中国药师》2009,12(9):1235-123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神农香菊中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乙腈(B)-0.8%磷酸溶液(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分别在4.5~90.0μg·ml^-1(r=0.9993)和10.5-210.0μg·ml^-1(r=0.9996)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2%,97.7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神农香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野菊花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XD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选用甲醇-0.6%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334nm,柱温为30℃,样品温度为20℃。结果绿原酸、木犀苹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分别在0.078~1.56μg(r=0.9992)、0.013-0.26μg(r=0.9992)和0.101~2.02μg(r-0.9996)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8.8%和98.1%,RSD均〈2.0%;不同购买地野菊花中3种成分的含量均〉0.1%。结论本方法方便、准确,可以用于野菊花药材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潘鹏飞  陈立柱  孙菲 《中国药师》2011,14(12):1757-175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消炎片中绿原酸、秦皮乙素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 (250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8 nm;流速1.0ml·min -1;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绿原酸、秦皮乙素和咖啡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16 ~40.400μg·ml-1(r=0.999 9,n=7)、5.164~129.100μg ·ml-1(r=1.000 0,n=7)和1.344~ 26.880 μg·ml-1(r=1.000 0,n=7);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9.08%(RSD=0.6%,n=6)、98.81%(RSD =0.4%,n=6)和98.92%(RSD=0.9%,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赵冠人  申健  彭明丽 《中国药师》2014,(11):1853-185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菊兰感冒颗粒中绿原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等3种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sil 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为327 nm(绿原酸和黄芩苷)、360 nm(木犀草素)。结果:绿原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0-9.96μg·ml-1(r=0.999 8)、10.10-202.00μg·ml^-1(r=0.999 5)、0.10-2.04μg·ml^-1(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3%、98.80%、99.62%;RSD分别为0.65%、0.26%、0.57%(n=6)。结论:该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菊兰感冒颗粒中绿原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陈建琴 《中国药师》2014,(12):2010-2012
目的:建立UPLC双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银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三个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波长切换,0-5 min在324 nm波长测定绿原酸含量,5-12 min在277 nm波长测定黄芩苷、连翘苷的含量。结果: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分别在浓度39.4-355.0μg·ml^-1(r=0.999 7)、90.0-810.0μg·ml^-1(r=0.999 9)、9.4-84.6μg·ml^-1(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4%、98.82%、98.64%。结论:该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测定银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菁  瞿京红  李志浩  李鹏 《中南药学》2011,9(11):824-82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蒲公英软膏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una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1磷酸二氢钠(0.5%磷酸调pH=4.0)(14∶86),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23nm。结果咖啡酸和绿原酸分别在0.81~16.20μg·mL-1(r=0.999 8)和3.22~64.30μg·mL-1(r=0.999 6)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98.0%;RSD<2.0%。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蒲公英软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吴明侠  许闽  崔永霞  王丽果 《中国药房》2013,(43):4090-4092
目的:建立测定野菊花中二咖啡酰奎尼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为确定其较佳加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6nm,柱温为25℃,流速为0.8ml/min。结果: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4,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进样量分别在87.36~873.60、65.81~658.10、32.00~320.00n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为0.9999、0.9999、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9%、99.65%、99.50%,RSD分别为1.53%、1.78%、2.27%(n均为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野菊花中二咖啡酰奎尼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野菊花中二咖啡酰奎尼酸类成分的含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烘晒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惠红  李玲 《中国药业》2009,18(17):10-11
目的建立银翘感康胶囊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VP—ODS柱(250mm×4.6mm,5g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8:85:1:0.3),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4/1//1。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102~3.07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0.49%(n=6)。结论HPLC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银翘感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