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对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刀医学治疗、护理技术,配合牵引、理疗、功能锻炼等动静结合康复指导方法,病人获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例痊愈119例,95.2占%;好转2例,占1.6%;未愈4例,占3.2%;结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针刀护理学的特点和针刀医学护理技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员针刀治疗提供高质量全程护理是保证疗效及其功能恢复正常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刀配合高压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针刀和高压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机理。方法将2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刀配合高压氧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针刀治疗,每组各10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08例患者中治愈60例;显效26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8.14%。对照组108例患者中治愈44例,显效28例;好转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7.0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高压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安全,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液体疗法及颈椎卧位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结果痊愈12例,占40%;好转15例,占50%;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简便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其中脊髓型14例,神经根型5例,混合型2例。结果治疗效果优1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71%。其中脊髓型优12例,良2例,优良率占92.31%。神经根型良2例,优良率占40%,可2例,差1例。混合型优1例,良1例,优良率占100%。结论脊髓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明显较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好。对脊髓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症状和体征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对于神经根型椎间盘突出症行前路手术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前后路在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5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局麻和影像监视下将胶原酶注入突出的椎间盘。再经留置的硬膜外导管注入颈椎间盘突出的相应硬膜外间隙,首次注入900u,1周后再注入600u。结果术后12个月的随访观察表明,55例患者中45例(占81.8%)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临床效果优。8例(占14.5%)效果良。2例(占3.6%)效果差。结论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经前后路在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志伟  白鹏  于嫣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20-1620,1667
目的:对颈椎间盘突出症重叠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3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经皮切吸与国产胶原酶重叠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8例.在影像学监视和局部麻醉下进行,对突出节段切吸后,把稀释的胶原酶100U注入突出的间盘,术后留观3天,抗感染、脱水、抗过敏治疗2天.随访8~12个月.结果:优54例,占79%;良10例,占14%;可4例,占5%.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叠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费用低,无危险性,疗效好,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赵定麟[1]提出在椎间盘突出症中,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达15%,张佐伦等[2]报告在1990年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中,并发腰椎间盘突出者8例,占17%.一般认为两段症状均不严重时应先行保守治疗,有报道[3]采用保守疗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92.8%;而颈、腰两节段都比较重时,多主张手术治疗.化学溶盘术作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优点.我院从2001年4月-2004年4月,共收治此类病人30例,其中无突出间盘钙化、后纵韧带骨化及骨性椎管狭窄者24例(占80%),采用该法进行治疗,现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推拿为主,配合牵引、针刺、TDP灯照射治疗20岁以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TDP灯照射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牵引、针刺、TDP灯照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5%,好转率为27.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30%,好转率为50%,无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20岁以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臭氧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60例行臭氧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有计划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获3个月至6个月随访,58例效果明显、2例效果不佳,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臭氧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针对性地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颈椎间盘类出症常由于颈部突然的过度活动及颈部外伤或因连续劳累所引起。2005年7月—2007年11月,我们采用针刀松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7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颈椎间盘突出,其中脊髓型53例,神经根型12例,均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脊髓型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明显较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好,脊髓型优艮率92.45%,可、差类10例患者中,神经根型占50%。结论脊髓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症状和体征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对于神经根型的行前路手术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做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12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颈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高士杰  管蕊  李逦 《中外医疗》2010,29(6):150-150,152
目的总结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致颈髓损伤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2003年2月至2008年3月手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伴颈髓损伤34例,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尽可能做好适应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及处理,指导饮食,加强康复训练。结果患者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手术后并发窒息2例,脑脊液漏2例,肺内感染1例,体温失调高热1例,均经适当处理而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尽早采用前路手术减压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伴颈髓损伤,配合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观察,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2005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同时椎体间植骨融合术60例,颈椎前路钢板19例,椎间融合器与钢板11例.结果8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5个月-6年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2个月;46(53.5%)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并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综合疗效评定得分优良率为73.2%.结论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明显,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于经保守治疗不见好转的患者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前路手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直接切除脊髓椎管前方的致压物,彻底减压;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的痛苦.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在护理上要求较高.2000~2004年,我科应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5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07年至2011年我院接收的20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术前为两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使用硬膜外麻醉术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包括推拿、针灸、中药治疗等等,针对并发症进行处理。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半年,研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分析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9%,对照组为89.67%。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很好的对椎间盘突出症起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朱国太  谢跃 《海南医学》2006,17(11):121-121,36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41例,均采用前路减压后植骨内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均或随访,随访时间6月~3年,按Odom评分,优11例,良24例满意6例,优良率85%.结论 颈前路减压术是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P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观察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参考John等标准制定评价方案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13例术后即时症状减轻,术后3个月至1.5年的随访,优12例,良2例,差1例,无效1例,优良率达87.5%.无效患者术后35 d后行前路手术减压治疗后痊愈.结论 APCD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有效、微创、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巨辉  程智  吴云松 《中外医疗》2008,27(15):69-7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颈前外侧入路行颈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解术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在CT引导下.采用经颈前外侧入路穿刺进入椎间盘内,继续进针抵达突出物根部注射欧乃派克0.3ml,观察造影剂分布良好,注胶原酶400.单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此方法治疗后随访3个月~1年,优良率述90%.结论 对诊断明确,有适应证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颈前外侧入路行胶原酶溶解术,具有定位准确、安全、效果好、治疗时间短、痛苦小等优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术结合胶原酶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9月收治的4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分2组,A组20例使用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治疗,B组20例行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术结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40例患者术后1周,6个月后使用VAS评分对比术前VAS评分差值行t检验.术后1周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检测结果 B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结合胶原酶治疗颈椎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且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均可,远期疗效与单纯颈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结合胶原酶治疗更为安全、副作用小、风险小、近期与远期疗效均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