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节约能源以及降低高压静电电源的负荷,通过对静电除尘高压电源工作过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负反馈控制机制并设计了相应的装置.利用此装置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负反馈工作模式下,电源电压随灰尘量增大而增大;在传统工作模式和负反馈模式下,电源温度都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但是负反馈模式增长的较慢;在负反馈工作模式下,高压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灰尘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气固两相流中,流动参数的精确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且这种流动必须在散装固体颗粒运输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环式静电传感器是用于气固两相流流量测量的传感器之一。本文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该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对传感器的空间灵敏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及迭代法对解析模型进行了优化处理。最后通过实验结果与优化处理之后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完善了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涡模拟(LES)和离散颗粒法(DPM)耦合对颗粒流在同轴射流中的振荡弥散模式进行了模拟.在考虑孔隙率和颗粒间碰撞作用的情况下,在Fluent中通过自定义函数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LES-DPM能较好地再现颗粒流在同轴射流中振荡弥散的模式,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获得了振荡弥散时的流场结构,加深了对振荡弥散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传感器随机数学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这两个新问题,概述了各种建模方法,着重介绍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若干种传感器数学模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推导了含流动汉体管道耦合系统自由振动方程,对管内流体声压的特征,不同周向模式(n=0,1,2,5)和不同轴向波数所对应的波类型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决定流体管道中能量流的基本波类型。  相似文献   

6.
流动速度是反应气固两相流流动情况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实现气固两相流流动速度准确而方便的检测,根据静电感应原理,设计了新型阵列式静电传感器,在分析了传感器电荷信号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微弱信号处理电路,搭建了用于气固两相流流速检测的重力输送实验装置。通过互相关算法得到了固体颗粒流动平均速度,与其他相关测量装置比较,该装置能够稳定、准确的实现气固两相流流速的检测,同时,更便于现场使用安装。  相似文献   

7.
静电传感器空间滤波效应及频率响应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静电传感器空间率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静电传感器空间率波特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在重力输送颗粒流装置上对静电传感器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静电传感器在空间频域上充当低通滤波器,而且径向位置越小,空间频带越窄;电极轴向长度越小,空间频带越宽;在时间频域内测量系统相当于带通滤波器,电极的轴向长度和颗粒径向位置对频带宽度的影响与空域频率特性相似;此外,颗粒速度越大,时域频带越宽,颗粒尺寸越大,频带越窄.  相似文献   

8.
气固两相流静电传感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点电荷的概念,设计了气固两相流传感器的静电感应实验装置,并实验研究了传感器环状电极的几何尺寸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直径相同的电极,其长度越短,所构成的传感器的通带频宽越大,但传感器的能量传递系数却变小.因此在设计传感器时,应综合考虑频宽与能量传递系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静电传感器气/固两相流质量流率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气/固两相流本身具有复杂的流动形态,从流体力学角度分别建立了下行管道传送、上行管道传送和水平管道传送的固相质量浓度的表达式.结合静电传感器互相关技术测量得到气/固两相流的速度参数,根据固相质量流率计算公式和固相质量浓度的表达式,完成了气/固两相流固相质量流率的间接测量.  相似文献   

10.
静电声和超声传感器的进展(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2 0世纪声学测量静电 (或电容 )传感器的实验和理论的进展作了简短综述。重点放在微加工传感器及其理论建模。本文还讨论了传感器的分类 ,当前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显示了微加工声和超声传感器正将声学测量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颗粒流广泛存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分析颗粒体系的流体动力学特征越来越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但是人们对于其机理认识的还不深入。介绍了描述颗粒流动的数学模型,深入分析了各个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对水平放置的内径为40mm的钢管内的油水两相流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针对钢管内油水2相油滴分散流的流型进行了描述,从实验和理论2方面分别对含水率和混合流速等因素对油滴分散流摩擦阻力压降规律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实验表明,含水率和混合流速是影响压降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流型下,同一因素对压降规律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非均质油藏内部渗流规律,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地层中流体流动规律及分布特征,揭示流场变化与储层特征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基于水动力学原理及流线簇方程,提出储层中波及范围内具有相似流动规律及储层特征的渗流区域为微观流动单元,建立流量贡献率、流动单元流量非均匀分布曲线和流量强度差异系数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流动单元的区域流量对总产量贡献的大小进行划分,建立流动单元高速流动区与低速流动区的划分准则。通过对五点井网一个注采单元的模拟,结合流线簇方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速流动区能量充足,其占整个流动单元面积的53.7%,提供了总流量的61.7%,为流量的主要贡献区域;低速流动区域占整个流动单元总面积的46.3%,只提供了总流量的38.3%。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流动注射和固定化试剂技术,以五倍子酸对luminol-K3F3(CN)6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为基础,研制出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流通式五倍子酸传器,线性范围:0.05-100ng/mL,检出限:0.02mg/mL,相对标准偏差(RSD):3.5%,该传播器可连续使用300次以上,采样频率30次/h.  相似文献   

1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流量测量原理,使用流体计算软件建立了热消散式流量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了管内传感器与流体的湍流换热过程,计算出在不同流速下的传感器探头温度分布情况,分析了流体温度、传感器封装材料、加热功率以及安装方式对传感器测量精度和适用量程的影响.计算结果对热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果树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光强、叶温和叶龄为输入变量的光合作用模型,从该模型可以导出果树叶片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综合响应曲面。以实测龙眼光合作用数据模拟检验,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颗粒流离散元程序并基于片麻花岗岩室内物理试验,建立数值热固耦合模型,针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片麻花岗岩的热损伤演化规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导致片麻花岗岩内部产生初始损伤,且初始损伤随温度升高而累积增加;单轴压缩过程中,温度越高片麻花岗岩损伤越早且越剧烈;温度高于80℃,片麻花岗岩有由脆性向韧性转变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片麻花岗岩的温度损伤评估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对线-板式静电分离器中微米级别油滴(2μm)的流动特征进行可视化研究,得到在充分发展的层流条件下(进口气流流速0.16 m/s)电流体随施加电压变化的典型流型及速度分布。结果表明:电流体流型和速度的分布随着施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在外加电压低于起晕电压(小于8 kV)时,流场没有明显变化;随着电压的升高(8~12 kV),放电电极附近及分离器的下游油滴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以喷嘴的形式向两个收集电极移动,径向运移速度和放电电极上游轴向速度随电压升高而升高;当施加电压大于12 kV时,在放电电极上游电流体二次流以两个对称的反向旋转涡的形式出现,涡的大小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径向运移速度最高可达0.4 m/s,同时在静电分离器下游出现回流,二次流和回流的出现阻碍了流体沿轴向运移;分离效率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