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顽固性癫(癎)的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顽固性癫(癎)的致(癎)灶定位和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6例顽固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视频脑电监测(VEEG)和CT/MR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定位致(癎)灶.采用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7例;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4例;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加低功率皮层热灼术5例.结果 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满意6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2例,效差2例.结论 准确定位致病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癎)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癎的几种联合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顽固性癫癎患者中,10例病灶位于功能区,采用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脑膜下横切(MST);22例病灶及致癎灶位于非功能区,采用病灶、致癎灶切除加周边区MST;11例病灶位于侧裂、前颞叶内或癎灶位于颞叶内,采用病灶、前颞叶切除加颞叶新皮层MST;3例致癎灶广泛存在于一侧或双侧大脑半球,采用广泛性额叶MST加胼胝体前2/3切开。结果本组48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5年,平均3.4年。有效率(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91.67%,显效率(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81.25%,效差或无效8.33%。结论顽固性癫癎的联合性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致癎灶位于脑主要功能区的癫癎病人,采用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ultiple subpial transection,MS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继发性癫癎病人,在术中硬脑膜切开后,先用皮层电极核实致癎灶的方位和范围,在显微镜下切除非功能区的病灶及其周围的皮层致癎灶;对功能区的病灶也予以切除.第二次用皮质脑电图检查,对功能区存在的或残留的致癎灶(棘波),使用软膜横切刀,切断癎性放电传导的神经元树突.最后用皮层电极复查,如仍有棘波存在,再补行几道横切,直至脑电波全部趋于正常为止.结果 在癫癎控制方面,除1例无改善外,其他14例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随访1~35个月,满意6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5例,较差2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MST能使脑主要功能区癫癎在不引起任何机能损害的情况下,术后癎性发作得到有效的控制,是神经外科目前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顽固性癫癎患者行联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multiplesubpialtransection,MST)+致癎病灶切除+胼胝体前部切开术3例;MST+胼胝体前部切开术11例;MST+致癎病灶切除19例;MST+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12例。术中进行皮层电极及深部电极监测。结果术中进行皮层电极检测定位更精确。患者术后随访3-28个月,发作完全控制17例(37.78%),显著改善24例(53.33%),良好2例(4.44%),效差2例(4.44%),术后神经功能均保存完好。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顽固性癫癎病人,评估单独应用癫癎病灶切除术与联合应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癫癎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癎病人80例,其中53例采用几种术式结合的方法;每个病人术前均经过2年以上的正规系统的抗癫癎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癫癎发作,每月发作3~4次以上;癫癎发作形式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以及伴失神发作;采用的手术方式:术中均进行皮层脑电描记(EcoG);局部致癎灶切除术27例,局部致癎灶切除术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11例,局部致癎癎灶切除术 MST 皮层热灼术9例,局部致癎灶切除术 胼胝体前部切开术 颞前叶及海马切除术 MST33例。结果80例手术病人术后无死亡,术后2例脑水肿,1例颅内出血,1例肾功能衰竭;术后均服用一种抗癫癎药物,随访6~24个月,51例癫癎临床发作完全消失(63.8%),12例较术前显著改善(15.0%),8例有效(10.0%),6例效果差(7.5%),3例无效(3.8%);手术总有效率为88.8%,优良率为78.8%。结论应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顽固性癫癎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脑图及皮层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癎手术治疗中致癎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对15例难治性癫癎病人术前、术中定位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例均在术前及术中记录到癫癎样放电,为手术定位切除病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术前脑电图结合影像学检查,术中皮层监测可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继发性药物难治性癫癎的临床特点,讨论如何改进手术方法.将几种手术结合使用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继发性药物难治性癫癎病例.这16例术前均行VEEG监测及MRI检查,其中5例行头PET检查。手术在皮层脑电监测下进行,2例行单纯病灶切除术.13例行病灶切除+灶旁皮层热灼术,1例行病灶切除一灶旁皮层热灼术十胼胝体切开术。结果所有病人随访6个月至4年.术后抗癫癎药减少.12例服用1种抗癫癎药,2例服用2种抗癫藕药。癫癎发作完全控制11例.显著改善3例。无变化2例.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结论病灶切除+灶旁皮层热灼术联合应用不但提高了控制癎性发作的疗效.还尽可能多地保护神经组织免遭切除或损害,这是治疗继发性药物难治性癫癎较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额叶癫癎的致痴灶定位和手术治疗的策略。方法 分析29例额叶癫癎患者的术前综合定位、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术式选择及术后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 影像学检查结合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以为12例定位致癎灶;而结合颅内脑电图长程记录,24例可以定位致癎灶,其中包括10例影像学检查阴性的病例。随访1年以上,按照Engel’s效果分级:Ⅰ级13例,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5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以及颅内脑电图长程记录和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相结合的综合定位方法,可以提高额叶癫癎的致癎灶定位效果和手术疗效,其中颅内电极记录尤其有助于定位影像学检查阴性病例的致癎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源影像引导的神经导航技术在显微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癎的作用。方法顽固性癫癎病人14例,术前行视频脑电图、磁共振、脑磁图等检查,综合评估确定致癎灶的位置。术中运用磁源影像引导的steal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及皮层脑电图,进行显微手术。结果术中皮层脑电图与术前定位符合率100%,术后癎样放电消失9例明显好转5例。患者神经功能保持良好。10例随访疗效满意。结论致癎灶的定位需要综合分析,磁源影像是一重要的定位方法,神经导航的应用有助于癫癎的微侵袭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颞叶癫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1例颞叶癫癎患者,术前均行EEG、MRI检查,其中6例行PET检查,经定侧定位后,行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5例行病灶切除+致癎灶切除,3例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中应用皮层电极或深部电极进行监测;神经导航下海马钙化切除1例.结果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均取得满意近期效果.结论海马硬化是颞叶癫癎发生的主要原因;手术是治疗颞叶癫癎的重要手段,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涉及中央区难治性癫(癎)的手术治疗.方法 3例患者术前除常规致癫(癎)灶评估外,还应用fMRI作皮质功能区定位.术中通过皮层EEG(ECoG)对致癫(癎)灶定位,通过皮层诱发电位(SEP)及皮质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对位于功能区以外的致疒间灶行切除性手术,功能区内的致疒间灶行软脑膜下横行纤维切断术.结果 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术后3月,2例病人无癫(癎)发作,1例偶有部分性发作;术后8月,1例无发作,1例偶有部分性发作,1例减少75%发作. 结论术前功能区评估、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助于保护皮质重要功能和提高手术癫(癎)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癫痫的神经病理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癎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方法对35例顽固性癫癎病人采用皮质脑电图描记下致癎灶切除,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病理报告肿瘤10例;血管畸形5例;颅内囊肿6例;炎性肉芽肿3例;外伤性软化灶3例.余8例为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含铁黄色素沉积,淋巴细胞侵润等.结论顽固性癫癎的致癎灶组织均存在着病理改变,且病理改变与临床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视频脑电图(V-EEG)对癫癎致癎灶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常规EEG及头皮V-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癎灶部位的10例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及开颅术,植入硬膜下皮质条状电极或(和)深部电极进行长程V-EEG监测,观察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常规EEG、V-EEG、磁共振(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检查结果以及术中皮质及深部电极EEG对癫癎灶进行综合定位,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评估疗效及颅内V-EEG的准确性.结果 10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3~14 d,捕捉到临床自然发作5~44次,记录到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10例患者颅内电极V-EEG定位结果与术中皮质及深部电极定位结果完全一致,据此定位结果切除致癎灶;术后随访1年,按Engel疗效分级,痊愈7例,显著改善2例,良好1例.结论 颅内电极V-EEG监测可为癫癎外科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皮层脑电图监测在颅脑病变伴发癫(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8 例皮层脑电监测下手术切除病变及致(癎)灶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在切除病变后复查皮层脑电图仍有(癎)样放电,其中37 例行扩大皮层切除,18 例加行皮层热灼术,3 例加行MST.术后1 /2 ~6 年随访发现癫(癎)控制达到EngelⅠ级32 例,EngelⅡ12 例,Engel Ⅲ级3 例,Engel Ⅳ 11 例,术后癫(癎)控制有效率为84.48%.结论 对于颅脑病变伴发癫(癎)的患者,应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手术,且在切除病变的同时一并将致(癎)灶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的致病灶定位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视频脑电监测(VEEG)和CT/MR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定位致痫灶。采用颞前叶及海马、杏仁核切除+广泛致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25例;额叶癫痫+周围皮层低功率皮层热灼术5例,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低功率皮层热灼术4例,行单侧病灶切除+胼胝体前部切开+致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2例。结果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满意29例,显著改善5例,良好2例。结论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最可靠的治疗方法是致痫灶的切除,但对于全面性发作的病人,其致痫区往往比较广泛而无法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可以减少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和改变发作形式,提高治疗效果。准确定位致病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难治性癫痫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痈的几种联合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顽固性癫痈患者中,10例病灶位于功能区,采用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脑膜下横切(MST);22例病灶及致痈灶位于非功能区,采用病灶、致痈灶切除加周边区MST;11例病灶位于侧裂、前颞叶内或痈灶位于颞叶内,采用病灶、前颞叶切除加颞叶新皮层MST;3例致痈灶广泛存在于一侧或双侧大脑半球,采用广泛性额叶MST加胼胝体前2/3切开。结果本组48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5年,平均3.4年。有效率(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91.67%,显效率(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81.25%,效差或无效8.33%。结论顽固性癫痈的联合性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额叶癫(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EEG、MRI、PET等方法对66例额叶癫(癎)灶定侧、定位,并据此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采用皮质刺激以确定运动皮质.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定位,MRI和EEG分别对42例及46例作出定位诊断.6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病灶切除+癫(癎)灶切除42例;癫(癎)灶切除11例;癫(癎)灶切除+软脑膜下横切术7例;癫(癎)灶切除+胼胝体切开术6例.术后癫(癎)控制:满意39例,显著改善15例,良好5例,效差7例.无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结论:手术治疗额叶癫(癎)可取得较满意疗效,EEG和MRI是主要的定位手段,术中采用皮质电刺激可避免运动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埋植硬膜下电极定位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致癎灶的准确性和手术效果.方法术前根据EEG、MRI、PET表现,对24例癫癎病人埋植硬膜下电极,记录皮质脑电信号,定位致癎灶,并采用点对点刺激定位功能区.在术中皮质脑电监测下行致癎灶切除和(或)热凝癎灶皮质.结果4例致癎灶位于左侧语言功能区,3例位于语言功能区和周边,3例临近语言功能区;左侧3例、右侧5例位于中央前回运动区,左侧2例、右侧1例位于运动区和周边;左侧1例、右侧2例临近运动区.行单纯病灶切除4例,单纯皮质热凝10例,病灶切除加热凝10例.术后13例癫癎表现完全消失,9例发作减少75%以上,2例发作减少50%以上.无神经功能缺失.结论术前埋植硬膜下皮质电极可对功能区和致癎灶精确定位,提高了手术切除致癎灶的可能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的疗效.方法对27例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病人采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切除病灶前先行皮层电极描记,确定癫(癎)波的范围,然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再次描记确定残余的癫(癎)波的位置,并使用皮层热灼术进行皮层热灼,直到癫(癎)波消失为止.结果27例病人中胶质瘤13例,脑囊虫病7例,脑膜瘤3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炎症1例.手术中在切除病灶前使用皮层电极描记出癫(癎)波,病灶切除后在病灶周围仍残余有癫(癎)波,使用皮层热灼术热灼后癫波消失.27例病人手术后25例未再有癫(癎)发作,2例手术后一周内有癫(癎)发作一次,以后未再有癫(癎)发作.26例病人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加重,一例短期内出现偏瘫加重,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是一种侵袭性小、疗效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的疗效.方法对27例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病人采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切除病灶前先行皮层电极描记,确定癫(癎)波的范围,然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再次描记确定残余的癫(癎)波的位置,并使用皮层热灼术进行皮层热灼,直到癫(癎)波消失为止.结果27例病人中胶质瘤13例,脑囊虫病7例,脑膜瘤3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炎症1例.手术中在切除病灶前使用皮层电极描记出癫(癎)波,病灶切除后在病灶周围仍残余有癫(癎)波,使用皮层热灼术热灼后癫波消失.27例病人手术后25例未再有癫(癎)发作,2例手术后一周内有癫(癎)发作一次,以后未再有癫(癎)发作.26例病人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加重,一例短期内出现偏瘫加重,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是一种侵袭性小、疗效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