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台独”倾向的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新一任“总统”,台湾政局由此发生重大变迁.民进党取代国民党成为台湾’‘执政党”,两岸关系朝非和平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民进党的上台,美国出于基本战略利益的考虑,在其对台政策核心不变的情况下,也相应调整了对台关系。本文分析了美国调整对台关系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对美国对台政策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端,这反映了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出现新变化。美国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但自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正在走向“战略清晰”,具体表现为美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空心化”、美国启动与台湾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政策的新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企图利用台湾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台湾海峡两岸互动影响的结果。美国对台政策可能将进一步清晰化,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自40年代末以来的对台政策几经嬗变,形成当今的格局.其政策主线是谋求台湾与大陆的分离.期间,曾有一个短暂的时期,认为中共将乘胜大举攻台,故一度作出了放弃台湾的决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其远东战略及台湾地位作了重新估量,决定暂使台湾"中立",并将台湾海峡付诸冻结.艾森豪威尔执政后,为促成朝鲜战争停战的早日实现,一时采取了"放蒋出笼"的权宜之策.其后,台湾海峡曾出现了三次危机,在此期间,美国分离台湾的政策逐渐定型,即一方面要阻止中共夺取台湾,另一方面又不支持台湾"反攻大陆".美国为避免与中共发生直接冲突,并为一劳永逸地分离大陆和台湾,先是不愿协防外岛,继则逼蒋弃守外岛,美台分歧终以妥协告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对华实行"双重军事战略".其继位者则沿着"双轨制"的轨道完成了从"介入"到有条件的"不介入"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台湾、大陆三方关系异常复杂的时期,也是台湾问题出现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主客观条件的改变,美国在追求最大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目标的驱使下制定了一系列对台政策。美国对台政策使海峡两岸关系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成为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尽管美国对台政策在这一时期的策略手段和表现形式花样迭出,但从其历史背景、基本原则、发展导向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看,在总体上体现出历史传承性、多重性、现实主义趋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赵洪宝 《阴山学刊》2002,15(1):66-68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问题。因美国插手台湾 ,且把它作为遏制中国的基地 ,打乱了中国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面对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美国又调整对台政策 ,严重干扰了祖国的统一进程。面对未来我们应在经济、政治及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进一步发展 ,做好一切准备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6.
日本民主党政权试图推行的"美亚并重"外交促使日美关系进入调整和磨合期,中日关系则大幅度改善与提升,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大为下降.民主党将在台湾问题上推行较自民党更为稳健的"维持现状"政策,即继续秉持<中日联合声明>"一个中国"政策的根本立场,将日台关系控制在非官方层次,以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然而,受党内派系分歧、国会亲台势力鼓动和台湾岛内政界人士游说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民主党仍然可能会继续有限度地推动日台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因为美国因素的卷入 ,本是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和影响中美关系发展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美国台海政策的调整变化也就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最直接和最有分量的因素。比较全面地理解多年来美国不肯抽身于台湾问题及其台海政策调整的原因 ,除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外 ,了解美国国内政治中亲台势力所组成的“台湾游说集团”的作用 ,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梳理台湾游说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对其组织网络和行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并总结归纳其对美游说的特点和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国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关键的外部因素。近年来,中美两国顺应形势的变化和共同利益的需求,适时调整了各自的对台政策与策略,两国处理台湾问题更加理性、务实、灵活。美国政府逐渐加大了遏制“台独”的力度,并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与互动,使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发生了积极而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国际因素一直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冷战后20多年来俄罗斯对台政策受到不同地缘政治思潮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历经了"大西洋主义"——"新斯拉夫主义"——"新欧亚主义"等几次演变。俄罗斯在俄台关系的政治方面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与台湾发生官方关系,在经济方面积极发展与台湾的互补性经济联系,与台湾的文化合作也不断深入发展。进入21世纪俄罗斯对台政策更加谨慎,但是仍然体现出一定的两面性。俄罗斯国内主张加强对台关系的声音一直存在,但不会真正影响俄罗斯的对台政策,俄罗斯也不会支持台湾独立等危及台海和平的举动,而俄罗斯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则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印太战略主要体现了美国以"点"带"面"、"以海制陆"和"战略对冲"三重地缘政治逻辑。为推动渐进式台独,台湾蔡英文当局积极加入美国印太战略,强化美台关系,充当美国战略支点,争当美国印太海权盟友;同时,坚持以"新南向政策"对冲"一带一路"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态势,岛内经济社会陷入困境,致使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此外,蔡英文当局加入印太战略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对抗性,导致地区安全局势脆弱化;最终,引发地区国家的"示范效应",加速了美国印太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对台湾政策随着其全球战略的变化,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由最初承认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赞同中国收回台湾、不干涉台湾事务,逐步演变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宣称台湾地位未定、支持台独活动、企图搞联合国托管等,进而公开抛出“两个中国”政策,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作者对美国的对台政策的这一变化尤其是“两个中国”政策的起源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对其变化的具体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枏 《云梦学刊》2023,(1):37-46
自拜登执政以来,美国一直延续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台政策,将台湾问题置于“中美全球战略竞争”的大框架下,掏空“一个中国”政策。拜登政府在积极发展美台双边关系的同时,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并积极为台湾地区拓展“国际空间”,使其尽可能加入国际多边机制。不仅如此,美国国内政治也在严重干扰中美关系,加剧台海局势升温,台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在加大。一旦中美两国无法建立有效管控分歧的机制,台湾问题将随时成为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台湾的早期认识始于1784年,一个在台湾东部探险的匈牙利人带给了美国有关台湾岛的讯息。此后,美国大量出版了介绍台湾的书刊,宣传夺取台湾对美国的巨大利益及其侵略的合法性。适应这一需要,美国商人开始到台湾从事非法贸易,美国也开始了对台湾的资源勘探和军事与物产的调查工作,为侵略台湾作准备。19世纪50—60年代,有三个美国人提出了侵略台湾的主张和政策,这就是佩里的台湾太平洋基地论,哈里斯的购买台湾论和帕克的最后手段说。这些主张成为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美国对台湾的日益垂涎,美国开始武装侵犯台湾,一手挑起了侵台的“罗佛号”事件,失败后,美国改变策略,支持日本割取了台湾,企图从中渔利。  相似文献   

14.
进入第二任期的奥巴马政府,将东亚政策调整为"再平衡"(rebalance)。无论是美国还是亚洲,人们对该战略都给予了"太多"关注。然而,中东问题使奥巴马无法专注于其东亚再平衡战略,其对亚洲的"忽视"遭致批评,而且其明显的偏袒倾向已导致亚洲地区的不安,使得该战略还能走多远愈发受到质疑。评估"东亚再平衡"战略得失,分析其东亚政策的结构性矛盾,有助于对该战略的未来走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酝酿对华政策调整的时代.在约翰逊政府时期,以提出"遏制而不孤立"为标志,美国战略界和政策研究部门在认识上基本完成了对华政策的调整,为尼克松政府实际调整对华政策打下了基础.这种调整的战略思路为一直到现在的美国对华政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框架.分析这种调整的战略思路,对认识历史和现实的美国对华政策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制定并调整了一系列对台经贸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台湾当局渐进地放宽了对大陆经贸政策。同时,民间企业也开始奔赴大陆投资办厂。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直接带动了两岸间接贸易的快速发展。80年代末期台湾主要的出口对象开始呈现出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虽纯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但国际因素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其中,俄罗斯的对台政策,对两岸的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在经济合作上,还是政治关系,军事问题上,俄罗斯都一再强调台湾是中国信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较好地处理了中国十分关注的俄台关系问题。俄罗斯之所以坚持这样的对台政策,是反思过去两国关系,并考虑其自身国家利益和维持两国良性互动的结果,但从客观上说,支持了中国大陆,牵制了美国,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冷战在亚洲的结束具有相对的非彻底性,即冷战结束的遗变性。这种遗变成为美国调整台湾战略的重要因素;同时,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加强,也塑造和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遗变性特色。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涉台思想内容丰富且自成体系,学术界对邓小平涉台思想仅作"一国两制"理解是片面的。从体系方面看,邓小平的涉台思想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台湾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对策。在邓小平看来,台湾问题是美国霸占和控制的结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统一问题,是一个主权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焦点;台湾问题比较复杂。无论从民族角度,还是从领土归属方面看,台湾应当同大陆统一。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是可行的。要解决台湾问题,必须进行思想舆论斗争;展开外交斗争;寻求政治解决途径;开展两岸经济交往合作;建立爱国统一战线,推动祖国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20.
后冷战时期美国在台湾的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利益,其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面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基本的、长期的利益。同时,美国在台湾的重要利益还包括地缘政治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