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菌条件下切取毒源马铃薯茎尖于MS培养基中培养,当毒源试管苗长至10 cm时切取单节段扩繁。通过免疫电镜法、电镜负染法和DAS-ELISA法鉴定,筛选出4管纯毒源材料。筛选出的试管苗毒源经18个月保存病毒仍存在,将毒源试管苗移至花盆中栽培,试验管苗表现出马铃薯病毒A(PVA)侵染症状,用毒源马铃薯汁液接种的指示植物也表现典型PVA症状,说明毒源试管苗保存的PVA具有侵染力。用试管苗保存马铃薯病毒,可提高毒源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2.
培育健壮马铃薯试管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马铃薯茎尖锐毒和试管苗繁殖过程中发现,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嫩黄与带有高效浓度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及几种主要马铃薯病毒有关。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夹心法检测筛选出无病毒的试管苗作为试材,排除类病毒和病毒侵染的干扰,以提高培养基中营养元素含量作为培育健壮试管苗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2倍MS液体培养处理的试管苗生长茁壮,浓绿,加速了干物质累积,使继代培养周期3-4周缩短为2-3周  相似文献   

3.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鉴定筛选马铃薯无毒核心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电镜和负染法检测马铃薯试管苗中的微量病毒。试验表明,二者都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复合血清免疫电镜检出率比负染法闹出7.4个百分点,从而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试管匦的无毒化。  相似文献   

4.
在马铃薯生产上,马铃薯Y病毒引起马铃薯种性退化,导致产量降低,所以必须研究出鉴定马铃薯Y病毒的方法,以便减少病毒对马铃薯的危害。通过接种指示植物,研究出了马铃薯Y病毒的分离方法、试管毒源的保存方法、生物学鉴定马铃薯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自然温度与恒温培养条件下,不同PP333浓度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长期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温度培养对马铃薯试管苗延缓生长,延长保存时间,提高存活率更有利,存活率可达100%,还有促进试管苗结薯的作用,随PP333使用浓度的增加,抑制试管苗生长的作用也增强,保存时间也相应延长10mg/L处理经300天培养后株高几乎与原接种时一样,经PP333处理的试管苗比对照矮壮、叶数增多,根数少而粗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延缓剂B9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马铃薯种质试管苗保存质量,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B9在不同浓度范围(10~60 mg/L)对费乌瑞它试管苗株高、叶数、可用节数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9对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B9浓度40 mg/L可明显延长试管苗的保存时间,使培养234 d的试管苗成活率仍能达到90%,且不影响试管苗继代.结论:用40 mg/L的B9保存马铃薯种质试管苗,可减少试管苗转接次数,降低污染比例,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而快速评价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早疫病的抗性水平,选取D5、D19、D30、A1、B1、C3的6个马铃薯品种的脱毒试管苗和马铃薯早疫病菌为试验材料,将脱毒试管苗接种马铃薯早疫病菌,调查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脱毒试管苗接种适当浓度的早疫病孢子囊悬浊液,可判断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试管苗的抗性,其中,B1品种抗病性表现最强。使用孢子悬浊液接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是可行的,可用于对抗性资源的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8.
黄萍  马朝宏  颜谦 《农技服务》2012,(3):277+279
以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保存的马铃薯种质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植物生长激素、植物生长延缓剂、活性炭及培养方式对试管苗复壮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植物生长激素和植物生长延缓剂的长期使用,均可造成马铃薯种质试管苗长势的退化;降低或不添加外源植物生长激素或延缓剂,可一定程度缓解马铃薯种质试管苗长势退化、复壮试管苗;活性炭的添加和液体培养对马铃薯种质试管苗生长势的恢复有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马铃薯试管苗构建、病毒检测、保存培养及保存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总结,以确保马铃薯资源实验室试管苗保存的安全性,降低或避免因保存方法的欠缺而带来资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给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有效保存提供试验依据,以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添加不同甘露醇浓度(1%~5%)的继代培养基对其进行增殖培养,比较不同甘露醇浓度对试管苗生长和有效保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甘露醇浓度均对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延长了试管苗的保存时间,其中以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2%的甘露醇的保存效果最为理想,可使试管苗保存7个月以上,成活率达50%,且不影响试管苗继代.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巴西牵牛试管苗检测甘薯组培苗病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改进甘薯组培苗的病毒检测工艺,以甘薯病毒指示植物巴西牵牛(Ipomoea setosa)种子在MS+GA3 2.0 mg/L培养基上萌发苗的茎尖为外殖体,在MS+IBA 0.2 mg/L的培养基上茎尖能够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且能够以单叶节扦插通过腋芽再植株生长方式快速繁殖;在试管中将巴西牵牛试管苗和甘薯试管苗茎段进行试管微嫁接后在MS0培养基上培养,15天后,与带病毒的甘薯试管苗嫁接的巴西牵牛茎段所带的叶片均表现出黄化、花叶等阳性反应。与不带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所带的叶片都正常生长;用甘薯试管苗的无菌研提汁液感染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切口后在MS0培养基上培养,15天后,被带病毒甘薯试管苗研提汁液感染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所带的叶片都表现出黄化、花叶等阳性反应,继续培养叶片枯死。被不带病毒甘薯试管苗研提汁液侵染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所带的叶片都能正常生长;以上2种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巴西牵牛种子苗网室嫁接检测法”检测甘薯组培苗是否带有病毒。具有灵敏度高、检测结果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检测成本低、培养条件可控、不受季节性限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乔楠  曹佳  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11-15313
[目的]构建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3种马铃薯主要易受感染的病毒多重PRC(multiplex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VA、TMV、PVY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建立3种马铃薯病毒的多重PCR方法;通过构建3种病毒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质粒用于制备标准品进行敏感性验证,利用PVX(Potato virus X)、PVM(Potato virus M)、PVS(Potato virus S)、PVV(Potato virus V),CMV(Cucumber mosaic virus)等其他马铃薯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并对11份疑似发生病毒病的马铃薯块茎采集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研究中构建的马铃薯3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最低检测下限:PVA为100 copies/2μl,PVY为100 copies/2μl,TMV为1 000 copies/2μl,与PVX、PVM、PVV、PVS、CMV等其他马铃薯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1份疑似发生病毒病的马铃薯块茎中7份样品检出3种病毒感染阳性。[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马铃薯PVA、TMV、PVY病毒的多重PCR方法,为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应用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1号的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3~4 d,用玻璃化溶液PVS2室温下处理20~30 min,直接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然后接种在MS添加2.50 mg/L KT、1.25 mg/L IAA和1.25 mg/L 6-BA的培养基上,经过恢复培养,茎尖成活率可达42.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A,PVA)、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virus,T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Y,PVY)3种马铃薯主要易受感染的病毒的多重PRC(multiplex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VA、TMV、PVY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建立3种马铃薯病毒的多重PCR方法;通过构建3种病毒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质粒用于制备标准品进行敏感性验证,利用PVX(Potato virus X)、PVM(Potato virus M)、PVS(Potato virus S)、PVV(Potato virus V),CMV(Cucumber mosaic virus)等其他马铃薯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并对11份疑似发生病毒病的马铃薯块茎采集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研究中构建的马铃薯3种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最低检测下限:PVA为100落copies/2μl,PVY为100copies/2μl,TMV为1000copies/2μl,与PVX、PVM、PVV、PVS、CMV等其他马铃薯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1份疑似发生病毒病的马铃薯块茎中7份样品检出3种病毒感染阳性。[结论]研究成功构建了马铃薯PVA、TMV、PVY病毒的多重PCR方法,为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应用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对彩色马蹄莲试管苗生长及微型种球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多效唑对彩色马蹄莲试管苗快繁和试管微型种球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加入多效唑处理后对彩色马蹄莲试管苗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多效唑处理后试管苗矮化、节间变短、叶变小,苗高是对照的30.9%,茎粗是对照的137%,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多效唑处理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是对照的141.4%,叶绿素b是对照的122.9%,总叶绿素是对照的136.1%;提高试管苗移栽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多效唑的存在使微型种球的诱导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云南马铃薯A病毒(PVA)分布及其外壳蛋白的分子变异,2007年至2011年分别从云南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及滇南马铃薯种植区采集381份马铃薯样品,进行马铃薯A病毒DAS-ELISA检测,结果表明,PVA阳性样品共43份,其中滇西北22份,滇中17份,滇东北4份,滇南未检出。对带有PVA的部分样品进行电镜负染色观察,电镜下观察到长约750 nm、直径约15 nm的线状粒子。根据已报道的PVA外壳蛋白基因(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带毒样品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得到807 bp目的片段,克隆测序并对其推导的外壳蛋白(CP)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区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分子变异。结果表明,云南不同地区PVA分离物与GenBank中登录的部分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3%~100%,依据不同PVA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云南PVA分离物与中国福建分离物(AF483279)亲缘关系较近,形成一个进化簇。PVA不同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分子变异分析表明,不同分离物CP氨基酸变异位点主要分布在氨基酸序列的N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彩色马铃薯茎尖培养方法,获得彩色马铃薯无毒试管苗,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对21份彩色马铃薯后代品系组培苗形成的影响,并用RT-PCR方法对试管苗进行马铃薯主要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组合(MS+NAA0.05mg·L~(-1)+6-BA0.1mg·L~(-1)+GA30.2mg·L~(-1)+泛酸钙0.2mg·L~(-1))可作为闽薯1号茎尖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优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在不同的彩色品种茎尖分化和植株形成差异较大,试管苗经RT-PCR检测6种马铃薯病毒(PVX、PVY、PVS、PVA、PVM和PSTVd),获得了11份彩色马铃薯脱毒苗,可用于大田生产用试管苗。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移栽基质对莲瓣兰试管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移栽基质配比对莲瓣兰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为莲瓣兰试管苗移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莲瓣兰组织培养生根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移栽基质的种类和配比对莲瓣兰试管苗移栽的影响。[结果]影响莲瓣兰试管苗移栽基质效果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为栗树叶〉红仙土〉碎树皮〉珍珠岩,以栗树叶:红仙土为4:1配比的移栽基质成活率最高,根生长情况最好。[结论]栗树叶:红仙土为4:1配比的移栽基质可以作为莲瓣兰试管苗移栽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