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采用后正中切口、270°减压、椎体间植骨、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患者共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6~50岁.T12 3例,L1 7例,L2 3例,L3 1例.Denis分型爆裂型8例,屈曲分离型4例,骨折脱位型2例;载荷分享评分为8~9分,平均8.6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例,C级5例,D级3例,E级1例.术后随访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切口长度4.8~7.5cm.平均5.6cm;手术时间2.8~5.2h,平均3.8h;1例术中出血达4700ml,其余病例出血量900~1800ml,平均1250ml.术中未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4例患者X线检查显示后凸角矫正15°~28°,平均21.6°,CT显示椎管减压彻底,钛网植骨位置良好.随访1年以上12例,失访2例.3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1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5例C级患者中,4例恢复至E级,1例至D级;3例D级患者恢复正常.随访12例患者植骨界面均见骨性融合,未发生内固定器或植骨材料松脱、移位及断裂.结论经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可以从单一入路同时完成椎管彻底减压、前中柱重建,恢复脊柱三柱稳定,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117例胸腰椎骨折,观察其畸形纠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由39.4%和92.0%恢复至术后的83.6%和96.1%;椎体后凸Cobb角及侧凸均有显著改善;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后方人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能有效进行减压,完成内固定,恢复脊柱的解剖序列,最大限度地创造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6月.膻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单节段或双节段内固定治疗Denis分类不稳定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3岁.骨折部位:T12 9例,L1 22例,L2 6例,T12合并L1、L5 1例,T12、L1 2例,L1、L2 3例.骨折Denis分类:A型21例,B型18例,E型4例.31例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8例,D级13例.经胸入路12例,经胸膜外腹膜后入路25例,经腹膜后入路6例;16例行单节段固定,27例行双节段固定.均采用Antares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单节段固定平均手术时间为150±70min,出血量平均428±85ml;双节段固定平均手术时间为260±78min,出血量平均830±126ml.胸腔引流时间3~5d,平均3.1d,伤口均一期愈合,3例合并肺部感染,治疗后均痊愈.单节段组融合节段平均后凸角5.2°±3.3°(2.1°~10.4°).平均矫正率为(63.9±1.4)%.双节段组融合节段平均后凸角4.9°±2.0°(2.5°~11.2°),平均矫正率为(66.2±2.2)%.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614个月,无内固定失败.矫正度无明显丢失,均获得良好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16例患者神经功能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前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彻底,使用Antares脊柱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前路伤椎大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与效果。方法41例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均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及钢板内固定。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局部脊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4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5年,平均(30±7.8)个月,椎体间均获骨性融合,时间4~8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7例恢复至B级5例,2例无恢复;B级15例恢复至C级10例、D级4例,1例无恢复;C级10例恢复至D级9例,1例无恢复;D级7例恢复至E级;E级2例无变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伴神经损伤,前入路手术直视下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好,Ⅰ期植骨融合内固定前路重建脊柱稳定性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后路内固定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告5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Ⅰ期内固定及侧前方减压。42例平均随访2年8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48%恢复到92.4%,Cobb角由平均17.4°恢复到2°。椎弓根距由增宽11.5%下降到增宽1.2%。CT示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结果显示:采用棒套筒器械复位满意,经后路行侧前方减压彻底。其优点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复位好。  相似文献   

6.
邹鹏  杨俊松  黄小强  郝定均  赵元廷 《骨科》2020,11(5):450-452
目的 比较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WPS)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58例中青年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病人,随机分为MWPS组(30例)和PPS组(28例),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置钉准确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结果 MWPS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PS组(P均<0.05)。MWPS组和PPS组的辐射量分别为(0.236±0.134) mSV、(0.963±0.125) mSV,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1.7%、79.2%;两组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下降,且在术后3、6、12个月时,MWPS组的VAS评分均优于P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WPS与PPS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MWPS相对于PPS有更高的置钉准确率、更低的辐射量,能更迅速地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骨折的前路减压内固定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交通及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已较为常见,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回顾了2001年至2004年我科经前路手术治疗的82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2例中,男54例,女28例;年龄18~67岁,平均32.3岁。其中新鲜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T10~L2),一般是由于屈曲压缩暴力引起,致残率较高,多需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笔者自2001~2005年,分别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技术与后路环状减压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79例。现对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应用指征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
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附82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2例胸腰椎骨折病例,并分析前路手术的优缺点、适应证及手术入路,内固定的选择。结果所有病例脊髓均获有效减压,经平均31个月的随访,发现植骨融合良好,未有脊柱后凸畸形及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伤椎高度平均恢复96%,术后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5°恢复到5°。Frankel分级恢复一级者59例,恢复二级者10例,恢复三级者2例,无变化者11例。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直视下直接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完成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旭 《脊柱外科杂志》2007,5(2):115-116
在脊柱创伤中胸腰段骨折发生率占首位,且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多见。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行骨折复位、脊髓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术。1996年7月~2004年11月我院采用椎管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plate(钛合金制)内固定术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24例,女8例;年龄31~64岁,损伤平面:T1213例,L111例,L28例。受伤原因:车祸27例,跌伤5例,均为新鲜爆裂骨折,后凸Cobb角5°~25°。CT检查结果:压迫均来自椎管前方,致压物为骨折块及椎间盘组织。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7例,C级13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固定方法,观察其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3例前路减压植骨并用自行设计的双凤尾档板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前后凸成角27.5°,术后为6°。骨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无一例不愈合。22例有Frankel分级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经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固定可同时进行,采用大块植骨双凤尾档板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可获得脊髓神经功能最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种手术人路,较传统手术入路具有显著的优势[1].目前多数报道应用在T11~L3椎体骨折的手术中[1,2].笔者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经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8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骨折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已得到普遍认同,但在县级医院开展较晚、较少.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胸腰椎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椎体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术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后正中单切口经椎弓根入路和Ⅰ期前后路联合切口入路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段骨折伴脊髓压迫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间,从连续收治的108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中选取需要行360减压的胸腰段骨折(T10-L2)病例1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6.7岁(22~72岁),13例采用Ⅰ期前后路联合切口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后路联合组,A组)。5例采用后正中单切口经椎弓根入路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单切口组,B组)。纪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第24小时VAS评分及吗啡用量,纪录术前、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ASIA等级。所有病例获得良好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3月(12~25月)。结果两组在病人的性别、年龄、损伤节段、Frankel/ASIA等级等构成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1>0.05)。两组在手术时间(A组:(3.53±0.61)小时,B组:(4.02±1.28)小时,P=0.4515)、术中出血(A组:(1210±424.3)ml,B组:(1642±578.6)小时,P=0.098)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在术后第24小时VAS评分(A组:(4.85±0.80)分,B组:(2.00±1.41)分,P=0.008<0.001)和减少吗啡用量(A组:(33.85±2.63)mg,B组:(29.4±0.89)mg,P<0.001)两方面比A组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Frankel/ASIA等级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后正中单切口经椎弓根入路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严重骨折与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一样是安全、有效的,术后疼痛较轻、吗啡用量减少、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Kan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行前路减压植骨,并采用胸腰椎前路Kaneda器内固定。结果:13例获得13-72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4例获得2级改善,8例获得1级改善,1例完全截瘫无改善。结论:胸腰椎爆理解骨折并截瘫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Kaneda内固定,重建脊柱,固定高度稳定,脊柱神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两种显露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两种显露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显露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33例(A组);传统后入路显露51例(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疼痛评分、切口并发症、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疼痛评分、切口并发症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但因术中暴露范围有限,在手术适应证上有其局限性。术中需行椎板开窗探查、减压、椎管内骨块复位以及不稳定脊柱骨折需加用横连接、棘突钢丝内固定者,应选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腰椎骨折常伴有脊髓损伤,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除了原始创伤暴力的作用外,脊髓前方椎体碎骨块及椎间盘组织的挤压也是重要因素.2000年7月~2006年9月,我们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能否采用单纯后路手术取代传统前路手术来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方法]2009年9月~ 2009年11月采用6只家猪T11~L3完整标本,行前路椎体切除后钛网加钉棒重建术(术1),后路椎体切除后单钛网加钉棒重建术(术2)和双钛网加钉棒重建术(术3)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即刻稳定性;在人尸体标本上行后路椎体切除后不同直径、长度钛网置入的解剖学研究,获取钛网最佳方向、长度及直径.2009年5月~2011年2月对McCormack评分≥7分的10例胸腰椎骨折病人行后路椎体切除、钛网加钉棒重建术,随访6~19个月,观察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生物力学研究示术2、3在4N载荷下T12 ~L2各方向运动范围均较完整标本小,后伸运动中术3,1存在统计学差异.解剖学研究显示在T10、L1、L3中,钢管的平均最佳直径分别为1.54.1.94、1.96 cm,平均最佳长度分别为2.92、3.24,3.32 cm,斜向下前有利于钛网的置入.10例病人术后1周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平均37.82 mm,占上下椎体高度的96.61%,Cobb角矫正至2.72°,7例钛网位置良好.末次随访上述指标不变,钛网未见移位;术后2周8例ASIA分级均有1~2级的恢复,末次随访未变.[结论]对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单纯后路椎体切除后钛网加钉棒重建术可能取代传统前路手术,此术式能够一次完成固定、减压、复位、融合.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椎体内固定术与经皮椎体内固定术在治疗青中年胸腰椎骨折的价值,探讨哪一种术式更加微创。方法 纳入2018.1-2019.1我科收治的58例22-57岁青中年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wiltse组、经皮两组,每组各29例.比较两组每组透视暴露时间、置钉错误率、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Wiltse组患者平均年龄41.7(±8.6)岁,经皮组的平均年龄为43.2(±8.3)岁(p=0.695)。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分数要低于经皮组。其他如BMI、性别、抽烟、术中出血量、椎体高度、cobb角组间无明显差异。经皮组辐射量远远大于wiltse组。结论 Wiltse与经皮都是胸腰椎椎体骨折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而wiltse则在手术时间、VAS、并发症等方面优于经皮,且大大的降低了辐射。  相似文献   

20.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左侧经胸膜(腹膜)外入路,截取合适长度肋骨嵌插植入于椎体间隙并行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年。术后9个月时X线片复查植骨均牢固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植骨块脱出、塌陷,无内固定钉、板(棒)断裂。术后1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1例恢复至B级,B级3例均恢复至C级,C级5例均恢复至D级,D级6例恢复至E级。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术野清晰,减压彻底,植骨可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