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义 《家庭健康》2011,(1):21-21
别看俺年逾花甲。两鬓霜染,可俺的思想和心理一点也不老,俺也喜欢网上冲浪,几乎每天都要上网逛逛,你可以叫俺老网虫、老网迷。对网上流行的一些新名词一点也不陌生,例如“小麻豆、微友、白骨精、抛砖、潜水、森女”等等,其中的意思俺全懂。  相似文献   

2.
雷明 《大众健康》2011,(4):86-87
电视遥控器的故事 女人的宣言:我的家,我主宰。 男人的真心话:劳驾,那也是我家!  相似文献   

3.
黄树海 《现代养生》2011,(10):34-34
晚上九点左右,我带着一身的烟味儿和疲惫从麻将室回家。推开客厅的门,见儿子、儿媳和外孙女边看电视边窃窃私语。我坐在沙发上,这时,外孙女拿过来一个日记本,满脸严肃:“外公,这是我写的日记,好好看看吧!”  相似文献   

4.
史宇 《大众健康》2011,(3):86-87
说起“拖延症”,很多人甚至不需要询问它的确切含义,就可以肯定自己有这方面问题,还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十有八九就是个拖延症患者。虽说明知道做事总往后拖不是个好习惯,但是下回难保不这样。拖延者一方面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拖延的弊端,想摆脱,另一方面却发现自己对此欲罢不能,一边自责一边明知故犯,那叫一个纠结。  相似文献   

5.
姐妹们聚会,到尾声时,有几个拿出手机,打电话给“另一位”。我一听,不外乎是“吃饭没”、“几点回来”之类的惯常问话,只有小涵捧着茶杯不动,待大家放下手机后,她打趣道:“你们真是的,怎么不缩小一点钻进他们的口袋里,不就可以24小时盯着了吗?”  相似文献   

6.
<正>典型案例:晓凡是"迟到大王",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底线:看着闹钟起床,比如他要7点半起床,即便到了7点29分,他也会眼睁睁看着闹钟走过那一分钟再起床,然后风急火燎地洗漱  相似文献   

7.
冯海新 《家庭医学》2006,(11):35-35
小芳大学毕业,好不容易被某公司招聘,全家人十分高兴。公司对应聘人员进行了全面体检,小芳各项检查都顺利过关,惟独心电图检查诊断为:两点半综合征。小芳怀着不安的心情找到了主检医生,询问两点半综合征是一种什么病,影响不影响招聘。主检医生看了看心电图又结合其它检查项目,对小芳说:你的心电图是一种正常变异,体检可以过关。小芳又问两点半综合征需不需要治疗?主检医生爽快地给小芳讲解。  相似文献   

8.
袁睿 《大众健康》2007,(8):64-65
仓促结婚,留下隐患 “婚”,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就是,女人一昏,就找人去结了。可等到链子一套上,才发现这个人并不适合自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傍大款”成了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话。而在食品行业,也渐渐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傍名牌,不少名不见经传的食品摇身一变,无论从名字、包装、样式、色泽等,粗眼看去,绝对“以假乱真”,让粗心大意的您把“山寨食品”当“品牌食品”买回家。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小区内75岁的刘二爷因多次对邻居实施纵火,而被警方抓走。刘二爷也因此成了整个地区前所未有的年纪最大的“纵火犯”。警方介绍说,在短短两个月内,刘二爷连续5次纵火,烧毁附近居民住房12间,财物若干,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又是一年“幼小衔接”(幼儿园到小学)的时间。 有个妈妈说,儿子就要上一年级了,本来并不担心,也没什么特殊准备,因为幼儿园的老师都说儿子很聪明,上学肯定没问题。  相似文献   

12.
珊瑚 《家庭医生》2010,(16):54-55
前夫:为“爱”而分 我和方刚也曾有过恩爱的时候。有十年时间,他让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有人说十年是个劫数,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对男人来说,移情别恋真是太容易了。  相似文献   

13.
《大众健康》2011,(2):12-12
大脑在听音乐时的感觉可以比享受美食更好,这正应了孔子当年听过美妙韶乐后的一句夸张感叹,“三月不知肉味”。  相似文献   

14.
景岳 《健康世界》2011,(2):42-43
“电眼”、“美瞳”,如果你也想拥有一双明亮而迷人的双眼,下面的内容你可要瞪大眼睛看仔细了。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日本发生核泄漏,中国的老百姓又认识了一个化学名词——碘-131。为此,举国上下恐慌不已,还爆发了一场抢盐风波。  相似文献   

16.
【特征】曾经的“丁克”族,以前不要孩子,大龄时后悔了,想要孩子却难如愿。  相似文献   

17.
执行“紧急任务”,我的心在流泪 眼前的所见所闻,同报纸上所谓“最阴险、最凶恶、最狡猾、最歹毒的阶级敌人”的说法反差太大,怎么都对不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瘦成皮包骨头,病得奄奄一息,靠鼻饲维持生命,全身没有一条好血管,牙齿只剩下七个,连说一句话的力气也没有的垂危的老人。——李用胡回忆当年的情景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8.
他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个体户。他并非出身于“面人”传统世家.却将这项中国传统手工艺不断发扬光大,几乎垄断了北京的”面人—市场。他将自己的手艺无私地授之于人,徒弟已超过千人。他就是被称为京城“面人彭”的彭小平先生。  相似文献   

19.
民众     
《大众医学》2011,(7):5-5
“社交网络重度痴迷”算不良嗜好吗? 魏武挥:如果要在那些婚介网站中填写个人档案,“不良嗜好”这一栏,我觉得除了抽烟喝酒之外,  相似文献   

20.
李艳鸣 《大众健康》2010,(8):102-103
“你还在生病,这个东西是‘发物’,你千万不能吃。”这一观点流传已久,至今仍被一些人当作是“教条”来奉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