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免疫细胞在抗病毒免疫中并不是独立起作用的,而是与不同种类的免疫细胞协同合作的[1]。为此,我们研究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体内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频率改变,及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T细胞(NKT)间的动态改变。探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在病毒清除及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有异型细胞及癌细胞的浆膜腔积液50例,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HE染色,并进行CK、CK7、CK20、CDX-2、MC、Calretinin、Vimentin、TTF-1、CA125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选择性标记.结果 常规细胞涂片厚,背景不清晰;离心沉渣包埋切片细胞多而集中,背景清晰,染色鲜艳,并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效果较好,阳性定位准确,可靠性高.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能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的检出率,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遗传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NHL-B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骨髓标本直接涂片Wright-Gimsa染色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24例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程度各异,淋巴瘤细胞形态多样。CD20和CD79a对B细胞来源、CD3对T细胞来源淋巴瘤有诊断价值。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病例占54%(13/24),2例骨髓轻度受累患者检出核型异常。结论综合细胞遗传学、免疫细胞化学和细胞形态学检测,有助于NHL骨髓侵润的诊断,特别是对无表浅淋巴结肿大的NHL患者可能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石蜡包埋细胞块及细胞芯片的简易制作方法及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送检细胞学标本,采用简易方法制作成石蜡包埋的细胞块及细胞芯片,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TUNEL检测法验证其应用价值。结果此方法能简易制作出细胞块及60个点阵左右的细胞芯片,经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凋亡染色证实,染色效果良好,结果可靠。结论本方法制作的石蜡包埋细胞块及细胞芯片的操作容易,设备简单,细胞形态和抗原保持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细胞免疫治疗是针对自身免疫细胞能力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的一种新型补充疗法,包括基于T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疗法,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CAR-NK)疗法和自体细胞免疫疗法(CIK),还有基于其他免疫细胞如单核吞噬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输注治疗。其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像T细胞一样通过工程化改造后靶向治疗肿瘤,还能够进行同种异体来源的NK细胞输注治疗,弥补了T细胞自体来源受限和异体免疫排斥的缺点。研究证实,输注异体NK细胞的患者不会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disease,GVHD)。N K细胞不仅扩大了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细胞种类,还为形成较低成本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提供了广阔应用前景。但是目前仍存在NK细胞质量不稳定,制备流程缺乏统一质量标准等问题,虽有部分NK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  相似文献   

6.
癌症是威胁全球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虽有进展,但癌症患者的预后仍不令人满意。发展新治疗策略仍迫在眉睫。由于树突状细胞疫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能活化机体免疫细胞,通过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杀灭肿瘤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目前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是一种过继免疫细胞,因其具有来源广泛,体外易于扩增,非MHC限制性,GVHD效应弱,副作用小及对多种肿瘤具有强大的杀伤活性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过继免疫治疗的焦点.但是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杀伤活性,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这一问题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现从CIK细胞的培养体系,CIK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改变CIK特异性及其他因素等方面来讨论影响CIK细胞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病人进行靶向治疗提供准确可靠、方便快捷检测方法。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针穿刺、电子支气管镜刷检液和胸水病例40例。用细针吸取标本、电子支气管镜刷检液和胸水离心标本制作细胞块、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的EGFR和ALK表达情况。结果 40例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结果:EGFR阳性15例(阳性率37.5%);ALK阳性3例(阳性率7.5%)。结论细胞学可制备高质量的细胞块,能够为病人进行靶向治疗提供准确可靠、方便快捷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DC-CIK细胞疗法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DC-CIK细胞疗法是自体免疫细胞回输疗法的简称,就是取出患者自身的DC(即树突状细胞,它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DC前体细胞进入外周血后再进一步分化成熟,摄取抗原是启动DC成熟的最重要的因素,DC依靠细胞本身的巨泡饮作用和细胞表面受体介导摄取肿瘤、病毒等相关抗原,激活机体对  相似文献   

10.
陈佳红  宋晓萍  孙雪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30-2331,2334
目的通过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进而建立正常子宫内膜的体外模型,同时观察不同月经周期内膜细胞的培养特性。方法选择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术的12例患者,取子宫内膜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鉴定。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培养成功,在不同月经周期取材的内膜标本其培养细胞生长的数量、质量、成活率及形态上无明显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间质细胞CK19染色阴性,Vimentin染色阳性,阳性率90%,阳性细胞胞质呈棕黄色;腺上皮细胞CK19染色阳性,Vimentin染色阴性,阳性率85%,阳性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结论本实验成功对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了体外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为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以及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同时认为内膜细胞的各种培养特性不存在明显的月经周期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正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_17细胞(Thl7)分别是两类功能独特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等疾病及排斥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1型糖尿病是一种选择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的激活及自身抗体分泌的增加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免疫炎症损伤有关。本文参考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Treg细胞和Thl7细胞在1型糖尿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劭夫 《新医学》1999,30(11):673-674
1 引 言免疫系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在免疫系统形成过程中免疫细胞不断凋亡,以清除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这种以细胞凋亡方式而进行的“阴性选择”对自身免疫耐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可参与其他细胞凋亡的过程,维持多细胞生物体的稳定。淋巴细胞在其分化成熟过程中,约95%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以细胞凋亡形式被清除,而大多数识别自身抗原的B细胞则在骨髓内以同样方式被清除。可见,细胞凋亡对清除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具有关键作用。细胞凋亡的过程受到许多不同信号和途径的作用。正是这种多重性影…  相似文献   

13.
<正>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细胞,恢复与增强患者的免疫监视和杀瘤能力,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外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目前,体外扩增的树突状细胞(DC细胞)、自然杀伤(NK)T细胞、T细胞及NK细胞等免疫细胞已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获得体外扩增能力强、杀瘤识别谱广、抗癌杀伤力高、毒副作用小的免疫细胞,并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已成为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制片方法及免疫化学染色可行性,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冲洗液行打点涂片,纯甲醇固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切除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统计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涂片中可见大量异形性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Her2阳性者6例,P53阳性者4例。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86(P〈0.05)、0.5876(P〈0.05)。结论乳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学诊断乳腺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和P53蛋白方法可行,结果可靠。能术前了解乳管内微小病灶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控细胞 ,它所产生的趋化因子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趋化吸引免疫细胞参与Th1或Th2类免疫反应 ,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 ;介导其他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交互反应以及优化炎症反应 ,使其向有利于机体的方向发展等。树突状细胞可能还有更多的免疫学作用由趋化因子实现 ,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控细胞,它所产生的趋化因子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趋化吸引免疫细胞参与Th1或Th2类免疫反应,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介导其他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交互反应以及优化炎症反应,使其向有利于机体的方向发展等。树突状细胞可能还有更多的免疫学作用由趋化因子实现,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免疫细胞表面表达有多种抗原或受体,如各种CD系列分子等,有的可作为临床实验室检定T、B细胞和CD细胞等参与免疫应答反应细胞的特异性标志,或用以研究细胞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相应受体的变化,或用以探讨诸多表面分子参与免疫应答的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8.
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NKT)是不同于自然杀伤细胞的另一类新型杀伤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该文就NKT细胞的概念、来源、分布、表面标志、活化途径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背景:动物实验已经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可分化为表皮细胞。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细胞的分化及表皮细胞角蛋白表达。方法:采用Ficoll-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CD33、CD34标记物进行鉴定。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30%条件培养基诱导其向表皮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与细胞角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胚胎骨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细胞成分均一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后,出现细胞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后可能发生向表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L-33和T_H1、T_H2、T_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中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6例URSA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_H1、T_H2、T_H17及Treg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IL-33浓度。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URSA患者血清IL-33浓度显著下降,此外,外周血T_H1和T_H17细胞比例更高,而T_H2和Treg细胞则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IL-33浓度与T_H1和T_H17细胞比例均显著负相关,而与T_H2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性,但与Treg细胞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URSA患者外周血IL-33浓度显著下调,并与T_H1、T_H2和T_H17等免疫细胞比例相关,提示在URSA患者中IL-33可能与T_H1、T_H2和T_H17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