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聚合引发剂、分散剂、终止剂、聚合稳定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开发了高透明性PVC树脂。试验结果表明:高透明性PVC树脂具有表观密度小、增塑剂吸收量大、白度高、光学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当前国外采用的聚氯乙烯(PVC)优良的分散剂。在无锡市化工研究所和湘潭市化工五厂完成合成研究的基础上,哈尔滨化工研究所和吉化公司电石厂合作,将其用于PVC聚合技术。从八个聚合分散体系对PVC聚合作了考核。现试产PVC疏松型树脂208吨,初步测试表明,所得树脂鱼眼少,粒度分散集中,假比重高,高吸油率并具有良  相似文献   

3.
近日,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聚合装置6^#聚合釜顺利实施。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公司年PVC树脂生产能力将达到14万吨以上,为公司总体生产能力优化配制、节约生产成本及资源消耗、降低产出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聚合装置的其他技改项目也将顺利进行,将为该公司创建全国电石法PVC树脂第一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PVC树脂质量的好坏,最终归结到加工性能是否优良。这表现在:流动性能、熔融时间、增塑剂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等。这些加工性能又与PVC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颗粒形态、粒度、密度等密切相关。影响树脂质量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一、聚合釜的结构(反映在釜  相似文献   

5.
国内简讯     
<正> PVC效性剂EVA-VC接枝共聚树脂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EVA-VC)接枝共聚树脂主要用作PVC抗冲改性剂,它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及加工性能,原料EVA中VA含量低(VA14%,MI=3.5—5)。浙江省化工研究所与徐州电化厂经过小试、中试、模试研究,在3m~3聚合釜装置中进行了400吨/年试生产。化工部科技局于1986年3月26—28日在徐州组织有关单位对该技术成果进行了鉴定。会议认为该  相似文献   

6.
在聚合升温的控制中要求以最快的时间升到反应温度,并且到达设定值时,温度不超调。采用动态规划的控制理论通过DCS来完对PVC升温的控制,对提高PVC树脂的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悬浮法聚氯乙烯(PVC)聚合工艺中常用聚乙烯醇(PVA)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复合分散剂,为了满足树脂质量要求,也常加入第三组分分散剂(FSJ3)。分散剂体系对聚合过程体系的稳定性、所形成树脂的颗粒粒径及粒径分布、颗粒空隙率和表观密度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探讨了上述分散剂对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颗粒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聚合装置6#聚合釜顺利实施。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公司年PVC树脂生产能力将达到14万吨以上,为公司总体生产能力优化配制、节约生产成本及资源消耗、降低产出比具有十  相似文献   

9.
聚氯乙烯树脂(PVC)是中国应用最广泛的有机合成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PVC生产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70 m3悬浮法PVC聚合的生产过程及工艺特点,并针对生产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的控制特点和难点做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这些环节相应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SAN树脂简介     
文章介绍了SAN树脂的性能和应用,以及SAN树脂和生产状况,对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法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本体法产品的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基本性能、塑化性能、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氯乙烯树脂聚合度的增加,树脂的基本性能变好,而加工性能和流变行为变差。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PVC合成小试装置上详细考察了添加扩链剂法HP-PVC P-1700树脂的合成工艺及树脂性能。按小试优化配方在中试装置上生产出P-1700树脂。电缆料挤出加工试验结果表明,P-1700树脂物理机械性能优良,可作为高档电缆料的原料树脂。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整 2种高效过氧化物水乳液引发剂的复合配比 ,在中试装置生产出平均聚合度在 70 0~ 13 0 0的通用聚氯乙烯树脂。在氯乙烯悬浮聚合中使用过氧化物水乳液引发剂 ,可以缩短反应时间 ,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考察3种不同聚合工艺对聚合收率、树脂基本性能、树脂加工性能及制品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扩链剂结合聚合后期升温工艺的聚合收率较恒温聚合工艺、聚合后期升温工艺有所提高,达到88%;3种工艺制备的树脂基本性能无明显变化;而采用聚合后期升温工艺制得的树脂制品机械性能下降,另两者制得的树脂机械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5.
韩丽 《齐鲁石油化工》2008,36(2):153-157
简述国内PVC树脂的生产工艺与发展情况,分析PVC树脂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做出了相关的预测,并对国内PVC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电线电缆对PVC树脂及PVC电缆料的要求、PVC树脂在电线电缆及汽车电线领域的应用情况,国内外汽车电线的标准化状况以及我国汽车电线的市场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7.
C9石油树脂的改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涉及的改性石油树脂是用C9石油树脂与马来酸酐的加成物再与异辛醇反应后得到的。由于在改性石油树脂中引入了柔性和极性基团,使其与聚氯乙烯(PVC)具有良好的共混性,提高了PVC的抗冲性能。本文研究了C9石油树脂改性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及改性石油树脂的用量对共混物机械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交替共聚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体配比St:MA=1:1(摩尔比),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交替型聚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结构和树脂的固体形态等,并讨论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实验表明,本工艺条件下SMA树脂颗粒形成的机理符合沉淀聚合颗粒形成机理模式,本法是典型的非均相溶液(沉淀)聚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PVC树脂颗粒进行分级,研究了不同粒径树脂对表观密度、干流性、输送能力、增塑剂吸收和塑化性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