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标准表并联法流量标准装置的结构原理、特点,着重分析了这种装置的不确定度,证明了采用标准表并联法不会降低装置准确度。这种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具有很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浮筏装置结构动力参数的选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介绍了隔振降噪浮筏装置设计中结构动力参数的选定,并以两台柴油发电机组的浮筏装置为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各主要结构、动力参数对装置隔振、降噪效果的影响。作为比较,文中还给出了单台机组的双层隔振装置的计算分析,指出了设计良好的浮筏装置在隔振降噪效果方面和双层隔振装置相比是同等的,而在重量、体积指标方面则要更好些。  相似文献   

3.
周宏彦 《安装》2014,(3):44-47
Flamcomat定压补水装置适用于闭式循环水系统,是一套自动定压、自动脱气、自动补水的全自动定压补水装置。此装置能自动补水,补充系统由于受温度变化造成的系统内水体积的变化及系统渗漏而造成的少量缺水。本文阐述了该装置各部件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介绍了该装置在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中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针对该装置的局限性,在工程中对系统进行了改进,增设了快速补水接口,保证了空调冷冻水系统安全、可靠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固定式a、β个人表面污染监测装置主要应用于核电站,放射性核素生产等涉源单位,是辐射工作人员从热区进入冷区的必经装置。固定式a、β个人表面污染监测装置的表面发射率表征了该装置的主要性能,是评价该类装置能否正常工作的主要参数依据。本文介绍了用a、β标准平面源测量表面发射率响应的方法与结果,提供了对固定式a、β个人表面污染监测装置性能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高压聚乙烯一装置于2010年6—8月进行了控制系统改造。2010年9月29日、11月21、22、30日、12月3、5日装置先后发生了6次反应一峰超温分解,产重影响装置的平稳生产,车间通过多次分析及经验摸索找到原因,采取有效办法及措施,最终解决了这一生产难题,保证了装置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节能冲水装置通过对普通绳拉式水箱冲水装置简单改造,将冲水开关转移到门把手,利用门开、闭实现冲水传动装置的分离、传动,纯机械式装置,避免了公用厕所由于人为不冲水造成的卫生问题,打破了自动冲水依赖电控装置及电能的传统局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在交通系统与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与之递增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对目前道路斑马线上进行改进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并由此萌生出了这套装置的想法。这套装置包括了红外线提醒装置,机械横栏强制措施,灯光、语音提示装置。  相似文献   

8.
对苯精制装置自投料开车以来,装置所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对制约操作的不利因素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确保了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高效运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丙酮氰醇装置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生产工艺落后,设备和管线日趋老化,90%的设备使用寿命均达到了20年以上。特别是提供装置冷量的制冷压缩机至今还延用老式压缩机,为压缩机冷却的循环水和工业水逐年增加。为实现装置的节能降耗工作,对于装置存在的可节能降耗潜力部位,装置通过T101塔底再沸器充分利用0.3MPa蒸汽、水环真空泵替代蒸汽喷射器、盐水载冷剂从氯化钙更换LM-4型冰河冷媒、装置伴热系统进行改造等技术措施来消除瓶颈,从根本上实现节能降耗,实现装置耗能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ROS小车的基础上,使用SolidWorks设计、利用3D打印机制作了收集装置;使用Python语言和OpenCV计算机视觉库编程获取目标物的位置,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测距等功能,设计了一款校园烟头拾取机器人装置。文章介绍了该装置的整体结构、功能,详细叙述了系统机械臂、ROS小车、控制系统以及收集装置等硬件组成;给出了整个系统的编程思路和实验过程举例。最后调试结果证明,该装置成品模型运动状态和调试期望相一致,自动工作的准确率接近80%,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正弦力校准装置量程无法完全满足动态力校准需求的现状,为了扩展正弦力校准范围,降低动态力的测量不确定度,研制了(2.5~250)kN正弦力校准装置,旨在解决我国动态力溯源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并为建立高精度正弦力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振动离心机是地震研究和飞行器离心振动复合环境试验研究的重要工具,顺臂振动是其重要的运行工况,而顺臂隔振是振动离心机在该工况下稳定运行的关键。在分析振动离心机顺臂振动工况的基础上,利用空气弹簧的动刚度小而轴向承载力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安装于振动离心机转臂上可测不平衡力的顺臂隔振系统。基于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通过解析简化获得该系统的力传递率解析方程,并分析了影响该系统隔振能力的主要因素。针对某振动离心机,利用解析方程计算了其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并通过隔振系统力学模型对其传递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理论计算及仿真所得的力传递率基本一致且均较小。结果表明:以空气弹簧为主体的顺臂隔振系统可有效隔离振动离心机的顺臂振动冲击,力传递率解析方程可用于隔振系统隔振能力评估计算。  相似文献   

13.
李同杰  孙启国  王娟 《振动与冲击》2007,26(4):144-146,150
将叶轮转子系统简化为Jeffcott转子,建立了不平衡离心叶轮转子在非线性横向流体激振力和非线线轴承油膜力作用下的振动模型,并推导了系统的无量纲运动方程。运用数值积分法研究了系统的分岔特性。最后分析了横向流体激振力以及叶轮不平质量对离心叶轮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简述10MN叠加式力标准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横梁、加载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测试系统进行创新设计,并采用新的力值加载结构和满足称重传感器、标准测力仪的测试系统,成功研制高精度10MN叠加式力标准机。该10MN叠加式力标准机示值重复性不大于0.02%,力值误差在±O.05%内,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1%(k=2)。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叠加式力标准机的原理及影响叠加机力值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参考标准,用于测量参考力值的叠加系统及力值施加机构基础上,论述并评估了叠加机力值不确定度的理论值。同时给出实际评估结果与本文理论评估结果一致性。文中所述内容对有关同行在建立叠加式力标准机及进行力值不确定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测力仪器在动态力测量与静态校准中的表现有较大差异,因此动态力校准对广泛使用的动态载荷测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两种典型的动态力校准方法及相应装置的能力状态进行简单介绍;然后结合实际校准与测量工作提出动态力校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动态力校准装置的力传递形式及相关设计参数对校准结果有较大影响;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原则,为建立动态力校准装置给出需要考虑的设计参数,也为编制动态力校准的规范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一套3自由度主从式遥控机器人系统研究了力觉临场感技术,在双向力反应控制系统中采用了力反馈-位置型控制方案。力觉保真度及可操纵性实验表明,此控制方案具有可行性,对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种非线性力作用下高参数涡轮转子复杂运动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油膜力、气流力和密封力等三种非线性力,建立单跨对称弹性转子的动力学方程。采用Matlab软件对方程进行数值积分,研究系统在转速、气流速度和密封间隙改变时的动力学行为,并考虑到高转速、大的气流速度等高参数及密封小间隙影响。结果表明:转速的改变,使系统出现周期1运动、周期3运动、周期4运动和概周期运动等复杂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A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or the force vib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terative regularization method, i.e. the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CGM), is examined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control force in a damped system having time‐dependent system parameters such that the desire (or design) system displacements can be satisfied. It is assumed that no prior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functional form of the unknown control func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us, it is classified as the function esti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present algorithm by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the desire system displacements. Results show that an excellent estimation on the optimal control force can be obtained with arbitrary initial guesses within a couple of second's CPU time at Pentium III‐500 MHz PC.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冗余驱动振动台台阵系统误差不仅会造成单个振动台内力,也会使振动台之间产生台阵内力,这会减小系统的净出力,甚至损坏试件。首先应用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动力学原理,分析冗余驱动振动台台阵系统内力的形成机理;建立台阵系统的内力耦合模型,推导系统的机械安装误差、位移测量误差和伺服阀零偏三种主要误差因素与振动台内力和台阵内力的数学关系式,进而定量地分析上述误差对系统内力的影响机理。然后结合动力学关系得到振动台的内力合成矩阵和自由度广义力合成矩阵,并根据系统内力的形成机理和影响机理,分别设计了比例-积分控制器对振动台内力和台阵内力进行抑制。最后,利用Sim Mechanics软件建立冗余振动台台阵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Simulink软件建立其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台阵系统内力影响机理分析正确和提出的内力抑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系统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