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戚晓蓉  赵雪林 《癌症进展》2019,17(9):1102-1105,1116
目的探讨整合式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合式心理干预,包括错误认知干预、不良行为干预、情感心理支持、疑惑解答支持和运动放松支持5个方面,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干预。分别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简明心境量表调查患者的心理负担和负性情绪,应用依从性调查表从运动、饮食、心理和药物4个维度评价患者的遵医行为。比较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6周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和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为(61.05±6.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54±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愤怒、疲劳、困惑5种负性情绪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运动、饮食、心理、药物方面的遵医行为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合式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肺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孔薇  李亚南  王娟 《癌症进展》2021,19(16):1714-1716,1723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暗示疗法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将12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64,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和观察组(n=6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暗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量表(SDS)评分、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暗示疗法能够减轻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8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出现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和症状子量表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iper疲乏修定量表(RPFS)平均分显著优于对照组,RPFS评分为重度的人数更低,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症状子量表总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应用心理护理的干预,能减缓放疗过程中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加重,减少重度患者,减缓不良症状,相对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胶质瘤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8例显微镜下胶质瘤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癌因性疲乏情况[癌症疲乏量表(CFS)]、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行为严重程度、认知、感知、情感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行为严重程度、认知、感知、情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阿胶浆联合个性化综合护理对宫颈癌化疗致骨髓抑制及癌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复方阿胶浆联合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疲乏程度评分、外周血象指标、中医症状积分、KPS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综合疲乏程度评分、综合疲乏影响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和CD8~+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CD4~+和CD4~+/CD8~+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KPS评分和CD3~+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联合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宫颈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和癌性疲乏症状,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切除术,术后治疗组患者给予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日常护理,护理周期为1个月。结果护理期间治疗组患者的行为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和与医师交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生理、社会及家庭、情感和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对于健康宣教、心理沟通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至2015年4月1日,治疗组患者的生存率与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遵医行为和术后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全程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遵医行为和消化道症状。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遵医用药和合理休息等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和腹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遵医行为,并降低术后消化道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南宁  徐彩霞  谭建成 《癌症进展》2021,19(17):1812-1815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7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癌因性疲乏(CRF)量表评估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估生活质量.心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57%,低于对照组的39.02%(P﹤0.05).结论 团队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阶段认知行为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遵医行为、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P<0.01),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P<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71%(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4.13±2.0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评估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RPFS和WHOQOL-10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R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SAS、SDS、R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卵巢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念放松训练对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88例首发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正念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复发担忧惧量表(CARS)、癌症疲乏量表(CF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中,除女性特征担忧维度外,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除催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两个维度,对照组仅有睡眠时间维度,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心理总分、癌因性疲乏总分和睡眠质量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心理和癌因性疲乏,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尹小英  王丽  陈敏  邓琼 《现代肿瘤医学》2021,(20):3609-3613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管理模式对前列腺癌患者总体幸福感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宣教,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辅以授权教育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幸福感、自我管理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社会、角色、情绪、认知等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和满足、对健康的担忧、精力、愉快或忧郁的心情、对行为和情感的控制、松弛和紧张及幸福感总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诸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和躯体、认知及情感疲乏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前列腺癌患者行授权教育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总体幸福感,改善自我管理效能,降低癌因性疲乏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护理对策制定。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癌因性疲乏评分和负面情绪评分。结果患者癌因性疲乏总评分为(99.34±3.11)分,条目总评分为(4.79±1.34)分。护理后,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缓解其癌因性疲乏状况,改善负面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协同干预模式对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将150例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协同干预模式管理。干预前后,采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G-SGA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和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PG-SGA评分、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和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干预模式可改善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16年01月至2018年06月,将我院救治的60例脑转移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每组。对照组实施替莫唑胺同步放疗,观察组实施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癌因性疼痛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期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疼痛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贫血、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1年存活率、2年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替莫唑胺同步放疗基础上应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提高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癌因性疼痛和疲乏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存活率,且不良反应未增加,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缓解鼻咽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80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放疗期同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运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放疗第1天开始实施连续7周的低强度有氧运动.结果:观察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胰腺癌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胰腺癌手术患者按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及对照组(78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胰腺癌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能量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晚期肿瘤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晚期肿瘤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已完成放化疗超过30d,对照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能量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癌症疲乏自评量表(PFS)、癌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b值、KPS评分、EORTC QLQ-C30各维度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FS各维度得分及疲乏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能量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晚期肿瘤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和健康状态,减少癌因性疲乏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能量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晚期肿瘤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晚期肿瘤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已完成放化疗超过30d,对照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能量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癌症疲乏自评量表(PFS)、癌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b值、KPS评分、EORTC QLQ-C30各维度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FS各维度得分及疲乏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能量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晚期肿瘤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和健康状态,减少癌因性疲乏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